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后人文主義”的啟示

中國藝術研究院 韓少玄

在正式進入對本文的正題——即是否可以把“后人文主義”的某些思想作為網絡文藝、網絡文藝批評的價值參照——的討論之前,應該首先思索這樣幾個問題:何謂網絡文藝?網絡文藝的特點是什么?網絡文藝與傳統文藝的區別何在?網絡文藝需要什么樣的批評以及應該如何展開批評?如此等等。問題很多,這里不可能一一展開。

何謂網絡文藝?

毋庸置疑,盡管究竟應該如何準確地定義網絡文藝,研究者和網絡文藝的關注者相互之間還存有大量的爭議,甚至不同觀點之間還存在著針鋒相對、水火難容的現實情形,但是對于網絡文藝這個概念本身卻已經沒有太多爭議了。也就是說,至少在既定事實的意義上,網絡文藝作為切實存在的文化現象和理論術語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而這種認可最大限度上保證了我們討論一切關于網絡文藝問題的合法性。不確切地說,所謂網絡文藝,就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進而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審美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選擇與構建,一種依托于現代互聯網技術、根源于互聯網時代人類的審美需求的文藝形態、文藝創作方式應運而生,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討論的網絡文藝。不過,這里需要申明的是,網絡文藝絕對不是指存在于互聯網時代、僅僅把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傳播手段的傳統文藝樣式,而是特指新近出現并且區別于傳統文藝的在創作中體現著網絡時代思維、審美、文化特征的一切文藝門類和作品。彭文祥、付李琢把網絡文藝界定為:“受網絡技術、新媒體和社會變遷作用與影響而稟賦互聯網藝術思維,并以新型藝術生產方式來表征時代生活、表達現代性體驗和思想感情的審美藝術形式。其外延包括網絡文學、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網絡音樂、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網絡演出等。其質的規定性有互聯網藝術思維、新型藝術生產方式、審美藝術三個主要方面。”彭文祥,付李琢.何謂網絡文藝?[N]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12).由此可見,只有真正具有“網感”的文藝作品才能夠被稱為網絡文藝。“網感”是網絡文藝研究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但也是一個不太容易準確定義的概念。下面這段話雖然沒有直接定義“網感”,卻也概括了“網感”某些重要特征:“‘網生一代’的年輕受眾追求個性化、娛樂化,不喜歡正襟危坐的訓導;喜歡簡單直接的表達方式,容易被張力強的內容所吸引;重視自我表達的話語權和社群化的認同感。這些總結,正是綜藝節目希望借助‘網感’能給予受眾的觀感體驗。”張瓊子.“網感”——“網生一代”觀感呈現[EB/OL].(2017-03-21)[2018-08-25]. https://wap.jzwcom.com/jzw/a3/16795.html.

在此基礎上,進而可以討論關于網絡文藝批評的問題。是否可以說,網絡文藝批評的工作就是把“網感”作為一種既定的評價標準(或者用另外的概念、思想),去一一衡量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網絡文藝作品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鑒于網絡文藝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未完成”是其最根本的存在狀態,所以批評家的工作在這里應該有所調整。胡一峰在《網絡文藝評論重“網感”更要重“美感”》一文中談到了對網絡文藝批評家的期許:“……一個熟諳傳統意義上的美學或藝術理論評論家,面對網絡文藝大家族特別是其新生代成員時,理論手段和概念工具的缺失就會清晰地凸現出來。而隨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達,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文藝對感官的觸動還將迎來一場全新的變革,一種前所未有因而也很難套用現成理論加以闡釋的美感體驗也將來臨。這些都在呼喚一種新的美學,要求網絡文藝評論不但要從個體和群體兩個維度深入研究互聯網對人的認知、心理、情緒以及真假、美丑、善惡等價值判斷的影響,而且要探究這種影響發生的機制,在此基礎上追蹤美感在網絡文藝語境下產生和變化的軌跡,進而闡明網絡文藝重塑美感體驗的內在機理。”具體而言,目前網絡文藝所需要的批評不僅是判斷、裁定,更是校正、扶持、規劃與建構。在某種程度上,網絡文藝的創作者和批評者需要采用更為融洽的合作關系,在不同角度上運用各自的方式共同促成網絡文藝不斷趨于完成(盡管不太可能有最終的完成,那種完成同時也意味著終結)。對于網絡文藝來說,批評與理論建構是同步的,一切都還處于謀劃、行進、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不可能有一個絕對適用的評價標準為批評者所掌握。面對網絡文藝的未來,創作者和批評者懷有同樣的期待,也懷有同樣的困惑。介入網絡文藝批評的時候,批評家不應該再是“局外人”,如果不能適時完成轉換,那么網絡文藝批評的有效性是值得懷疑的。

如上的討論是本文展開的基礎。

基于對網絡文藝、網絡文藝批評的認知,決定了在本文中被反復討論的“后人文主義”僅僅只是被作為一個思索的起點,并且假設由此開始的對于網絡文藝的討論,終將有助于網絡文藝自我形象的塑造、自我價值的構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鄱阳县| 昌邑市| 乌拉特中旗| 贡嘎县| 四子王旗| 千阳县| 望江县| 民和| 延长县| 乡城县| 水城县| 晋宁县| 云浮市| 富阳市| 宜春市| 大渡口区| 万源市| 临邑县| 中牟县| 包头市| 贺兰县| 托克托县| 襄垣县| 定安县| 昆明市| 怀柔区| 抚顺市| 云南省| 商南县| 祁东县| 马关县| 通江县| 康保县| 隆德县| 台前县| 蚌埠市| 雷山县| 双柏县| 张家港市| 平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