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文化設計時代

作為一種歷史社會形態,消費社會無論是物質還是形式,觀念上都對我們既有的秩序產生了巨大沖擊。歷史總是如此一致。回顧人類歷史,明顯可以發現,在人類歷史的社會形態轉變中無不存在著巨大變革,以及此變革對人自身呈現形式的沖擊。如果說人在地球生物中呈現為一種狀態,那么這種狀態在人的長河中總是在變化的,人從來沒有在某種狀態下更成為人本身,人在自身的歷史中,盡可能地讓人自身作為可能性的部分呈現出來。人總是在歷史社會形態中呈現自己。

消費社會初露端倪始于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然而“消費”作為對象被關注,則一直在經濟領域和道德領域徘徊,其作為對象被分析,多是出于當時的社會“斗爭性”考慮(從道德領域對權力階層的維持,從民族國家領域與相對方的競爭等)克里斯托弗·貝里.奢侈的概念(第二、三部分)[M].江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從此中可以發現,在對消費的關注與爭論中,消費始終與財富相關。二戰以后,消費開始在經濟領域顯現對民族國家發展的重要性,開始與整個社會的財富增加、社會穩定、人民富裕相關,通過消費,人類增加了貿易、交換,也增加了交流。

二戰以后,人類物質文明高速發展,同時兼有對20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的反思,理論與社會理論研究開始關注工業文明(以法蘭克福學派為代表),自波德里亞等開始真正關注“消費”為主導的“消費社會”。這些理論從以消費為主導的力量對傳統社會各個方面產生沖擊開始分析,矛頭直指消費社會的“弊端”。

從歷史角度看,三次工業革命后,人類從20世紀中后期開始了飛躍性的發展。這些理論批判所指向的歷史現象正是第三次工業信息化革命,以及由此引起生產方式的改變、大眾傳播的改變、現代交流方式的改變,全球政治出現新的趨勢。進入21世紀,再談論這些理論時,我們也許應該意識到,人類正在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文化設計蔣榮昌定義的文化設計是指以“現存生活方式”這一巨大表意系統的基本詞匯和語法背景開創新生活方式的創作技術、產業和創作行為。并指出,文化產業在某種程度上涵蓋了人類的所有制作行為。因此,文化設計作為高端文化產業是廣義文化產業的核心和靈魂。在全球消費化的背景下,文化設計從傳統藝術和傳統設計領域進入廣泛領域,不僅僅是相關創意產業,同時包括日常生活及日常生活品的設計等。有學者指出文化設計體現出了價值觀和人文精神,已經是一種文化存在。革命。也許不應該稱之為“工業革命”,而是人類整體的認知革命。因為在這個時代,“產品就是文本“文本”一詞在本文中是從廣義語言學的角度說的,或者是廣義文化符號學的角度。文本自羅蘭巴特引入文論批評始,本來是用來取代“作者”概念,用以打破文論批評的作者“霸權”,賦予“文本”以獨立性。至20世紀80年代,開始把圖像視覺等納入文本概念,“文本”概念開始廣泛化,蔣榮昌指出這一概念變化的理論推進或者說進程是研究由“文學研究”進入“文化研究”,在文化研究中,一切被視為精神性映照或者說文化類的形式范圍都可以說是一個文本。因此,小至一段音樂、一個器物,大至整個社會形態都可當作一個文本。文本存在簡單文本和復雜文本。。它總在人與人之間傳達或表示某種‘生活意義’。文化設計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找到產品、品牌或任何有待設計的對象最有可能形成的生活感召能力的意義場域,并用精確、清晰、有力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img alt="蔣榮昌.文化設計與廣義文化產業[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3)."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545C/14572805104497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404973-lg2lTrN2HZMzNabZLqoBAdaDOcXIhJ4J-0-0a34a3669221dc643947cc845c405da7">文化設計是從全球化的角度,以“物(產品)與人的表達關系”蔣榮昌.文化設計與廣義文化產業[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3).為目標的意義革命。不再簡單地表現為現代傳播方式帶來的信息交流,更不是簡單地表現為物質文明的發展,而是進一步對世界文化的整合與創新,是整個人類在自然平等身份開始顯現基礎上的意義需求表達。在可見人類史上,從來沒有哪個時代的人有如此廣闊的視野,也從來沒有哪個時代的個體能如此重視自我的意義。

在此情況下,對于“消費社會”這一社會形態的發展我們應該具有新的認識,應該看到“大眾消費領域的任一產品,其實都是一個創作門類”蔣榮昌.文化設計與廣義文化產業[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3).,消費也是一種精神行為。整個人類文化經由生產、消費進入日常生活領域并轉化為意義表達,文化成為主要的“需求性”材料,意義生產(創意)成為最大的需求。

從文化設計的視野出發,在理論研究上,消費社會研究不再囿于波德里亞、詹姆遜等消費社會批判理論,而是從現代社會的規范性如何建構層面上展開了對消費社會的論證探究,對消費社會的積極性探究也取得了理論性的突破。此處將基于這些理論成果,在一些細分的領域進行進一步推進。同時,為了論證思路的連貫和清晰,本文將由波德里亞等人的觀點入手,交互引用兩方面的理論進行邏輯推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安国市| 武安市| 南开区| 苗栗市| 志丹县| 武清区| 青海省| 塔河县| 大新县| 竹山县| 满洲里市| 马鞍山市| 高阳县| 宜兰市| 三门县| 西宁市| 梅河口市| 新巴尔虎左旗| 阿荣旗| 沙田区| 宾阳县| 嵊州市| 垣曲县| 东安县| 比如县| 德阳市| 中阳县| 邵东县| 永寿县| 龙江县| 连南| 平武县| 且末县| 保德县| 平遥县| 阳城县| 鱼台县| 曲阳县| 顺昌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