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名編輯研究
- 葉新 易文翔 周麗錦
- 819字
- 2020-03-05 18:22:56
羅伯特·戈特利布何以成為天才編輯
我不認為編輯是一種最具創造性的天才,那是非常難得的……人們從我身上發現的作為編輯的那些品質,譬如眼光啊,善意啊,品位啊,耐心啊,以及旺盛的精力啊什么的,這些都沒什么了不起的!我對這些素質反倒不看重……我其實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保護和培育一個藝術家的才華。我的工作就是呵護這些美妙的天才。
——羅伯特·戈特利布
編輯的本質是躲在榮譽之后的、不被注意的藝術。編輯的勞動往往體現在作家的作品當中,因此一個偉大作家誕生的身后往往站著一個同樣偉大的編輯。羅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 1931—)可能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而在大西洋兩岸的一代作家中,戈特利布絕對是一個傳奇。毫不夸張地說,戈特利布也許是近幾十年來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編輯。
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戈特利布逐漸成為一位備受尊崇的編輯、出版人。他還是美國文壇的常青樹,70多歲了仍然活躍不已。他以編輯出版約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第22條軍規》(Catch-22)起家,曾經擔任過西蒙-舒斯特公司(Simon & Schuster Inc.)的副總裁兼總編輯、克諾夫書局(Alfred A.Knopf)的出版人兼總編輯,還曾經出任過5年的《紐約客》主編。在其50年的編輯生涯中,他編輯過不下1000本書。在由戈特利布擔任過圖書編輯的知名作家中,既有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保爾(V.S.Naipaul, 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 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這樣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世界級作家;也有約翰·契弗(John Cheever)、芭芭拉·塔其曼(Barbara Tuchman)、羅伯特·A.卡洛(Robert A. Caro)這樣的普利策獎得主;還有像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華盛頓郵報》老板格雷厄姆夫人(Mrs. Graham)、著名演員凱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burn)這樣的各界名流。而從他的寫作生涯來看,說他是一位作家也并不為過。
比爾·克林頓曾在他的書中評價說“戈特利布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編輯”,這并不是一時的褒美之詞。而從他50年的編輯生涯來看,要成為一個偉大編輯,獲得各界的至高贊譽并非一日之功,必備的幾項素質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