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句子分類

作為語言基本的使用單位,句子起到完整地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作用。

一、根據句子的基本用途,邏輯漢語的句子可分為四類: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

(一)陳述句

陳述句是指述說一件事情或表明一個看法等的句子。例如:

(1)這是一本書。

(2)<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的。

(3)他總是努力地學習。

(4)我的頭正疼著。(我頭疼。)

(5)第二天,他就坐了火車從<北京>去<上海>。

(6)老劉’的神色突然地嚴肅了起來。

(7)她在瑤寨已經住過很多年兒,很了解那里的風土人情,你請她來介紹吧。(她在瑤寨住過很多年,很了解那里的風土人情,你請她來介紹吧。)

(8)這個現象說明兩個事實兒,一是篇章單位與句法單位之不一致性,二是篇章結構與句法結構之不一致性。(這個現象說明兩個事實,一是篇章單位與句法單位的不一致性,二是篇章結構與句法結構的不一致性。)

有時某個陳述句雖然包含疑問詞,但它仍是陳述句,所以句末仍要用句號。例如:

(1)我們的班長已經通知了同學們幾點開會。

(2)怎么樣辦好我們的學校是一個問題急待去被解決。(怎么樣辦好我們的學校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二)疑問句

疑問句是提出問題的句子。邏輯漢語的疑問句有以下七種。

1.一般問句

通常,一個陳述句只要在句尾加語氣詞“嗎”等并讀升調就可以構成一般問句。例如:

(1)那時她認識了你嗎?(那時她認識你嗎?)

(2)她正在等嗎?

(3)你已經收到了我的信嗎?

(4)我們將坐火車去嗎?

(5)我可以進來嗎?

(6)這個月有三十一天兒嗎?

回答一般問句時,可以用“是的”“對”“對了”“嗯”或“不”“沒有”等,表示對問句的肯定或否定。例如:

你是中國人嗎?——是的。

A:小李將不去<南湖>去劃船嗎?(小李不去南湖劃船嗎?)

B:嗯,他將不去<南湖>劃船。(嗯,他不去南湖劃船。)

B:不,他將去<南湖>去劃船。(不,他去南湖劃船。)

還有一種一般問句是在句尾加語氣詞“吧”或“啦”來提問。這種一般問句帶有推測的意味。它既可以是肯定句式,也可以是否定句式。例如:

(1)這是你的女兒吧?(這是你女兒吧?)

(2)現在時間快是十二點啦吧?

(3)老張將不來啦吧?(老張不來了吧?)

2.特指問句

特指問句是含有疑問詞的問句。邏輯漢語的特指問句通常由疑問詞以下面方式構成,即疑問詞作主語時位于句首,作賓語或補語時一般位于句尾,作定語時位于句中被修飾語之前,作狀語也是位于句中。例如:

(1)教你們數學?(主語)

(2)你剛才去了哪里?(賓語)

(3)你覺得這兒的天氣怎樣?(補語)

(4)你點到了?(定語)

(5)他將什么時候回國?(他什么時候回國?)(定語)

(6)這個句子怎么被分析?(狀語)

(7)他們的工廠有多少工人們?(他們工廠有多少工人?)(定語)

(8)他的孩子是大的啦?(他的孩子多大了?)(狀語)

特指問句句尾一般不用加語氣詞,但有時為了表示親切意味也可以加“啦”“呢”之類語氣詞。例如:

(1)誰是你們的體育老師呢?

(2)他的孩子是多大的啦?

3.選擇問句

選擇問句是提出兩種可能,問哪種情況屬實。例如:

(1)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2)你喝咖啡還是喝茶?(你是喝咖啡還是喝茶?)

(3)是<黑龍江>冷些還是<新疆>(冷些)?(黑龍江冷還是新疆冷?)

(4)你將去,還是不去?(你是去,還是不去?)

(5)你將去<人民公園>,還是去動物園?(你是去人民公園,還是去動物園?)

選擇問句的語調一般是前半句升,后半句降,且只在句末用一個問號;而兩個分句之間可以不用標點符號,也可以在前面的每個分句的后面用逗號。

4.委婉問句

這種問句由兩部分組成,前面是陳述句,后面用“好嗎”“行嗎”“成嗎”“對嗎”“可以嗎”“對吧”“是嗎”等簡短問句來提問,表示提問者委婉地征詢對方意見。例如:

(1)這是你的辦公室,對吧?

(2)你是南方人,是嗎?

(3)我們明天將一起去<長城>,好嗎?

(4)你是泰國人,對嗎?

(5)借我詞典用用,行(成)嗎?

回答時,一般只用肯定或否定的答語即可。肯定的答語:“好(的)”“對”“行(成)”“可以”;否定用“不”“不對”“不行”“不可以”。

5.反問句

反問句通常并不需要回答,形式上是個疑問句,但實際上是表達一種主觀的想法,該想法完全有可能是和客觀相符合的。

(1)你昨天沒看見他嗎?

(2)難道他會考不及格嗎?

(3)這樣的好事為什么不做?

這種問句一般讀降調,如果有一點疑問,才用升調。

6.正反問句

用肯定、否定并列的方式表示疑問,而回答者選擇其中一個作為答語。例如:

(1)你想不想看這本書?

(2)他今天能不能打球?

(3)你的母親工作不工作?

(4)你有沒有《現代漢語詞典》?

(5)同學們去了沒有?

(6)這病人腰疼不腰疼?

有時可以加一正反疑問短語“是不是”“好不好”等來構成這種問句。例如:

(1)我們是不是找她談一談?

(2)這部影片是非常好的,是不是?

(3)下午我們將一塊去打網球,好不好?

7.強調型特指問句

此類問句由特指問句與連系動詞“是”和語氣詞“的”一起構成。有時連系動詞“是”也可以為沒有主語的獨立連系動詞,直接連系后面的整個帶邏輯主語的名動詞短語,被強調的部分位于“是”后面,而語氣詞“的”通常位于句尾,有時也可以位于表示行為的名動詞后面。例如:

(1)血液是由什么構成的?

(2)是誰告訴你的?

(3)是誰給你起的這名字?那么好-聽!

(三)祈使句

祈使句是指要求或希望別人做什么事或不做什么事的句子,即提出命令、請求、叮囑等,句末用句號或感嘆號。例如:

(1)住嘴!

(2)保持聯系。再見!

(3)小劉,你過來,幫我一下。

(4)讓我再試一次。

(5)請坐。

(6)別急!

(7)禁止游泳。

(8)你別胡說八道。

(9)將這混合液置于鍋中,加熱它至攝氏300度,然后令其冷卻,隨后對它進行分析。(將混合液置于鍋中,加熱至攝氏300度,然后令其冷卻,隨后便可進行分析。)

(10)快跑!

(11)我們馬上離開這里!

(12)把那照片掛得再高的點兒!(照片掛得再高點兒!)

否定的祈使句由否定副詞加上動詞(短語)構成。例如:

(1)別走!

(2)不要相信他!

(3)別宣傳。

(4)嚴肅點兒,不許笑!

(5)不要那么啰唆!

(6)別喝得醉醺醺的!

(四)感嘆句

感嘆句是指帶有感情的句子,抒發強烈的喜悅、贊賞、憤怒、悲痛、厭惡、驚訝等情緒。例如:

(1)喲!你也來啦!

(2)多美的花啊!

(3)祖國萬歲!

(4)祝您身體健康!

二、從句子的結構上,邏輯漢語的句子可分為三類:單句、復句和合句

(一)單句

此類句子只有一套主謂結構。例如:

(1)李明和劉英都愛跳舞。

(2)在旅途中,小王不但是他們的翻譯,而且還起了向導的作用。

(3)他站了起來,走過去,開門。

(4)人才問題是百-年大計。

(5)我帶著孩子上了那車。

(6)中國人用筷子吃飯。

(二)復句

句子有兩個或更多互不依從的主謂結構,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意思上有聯系的單句組成的句子。每個單句也可以稱為“分句”。例如:

(1)我們選了小王當代表,明天他就要去開會啦。(我們選了小王當代表,明天他就要開會去了。)

(2)那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而是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而是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3)我的妹妹學<英文>,我的弟弟也學<英文>,他們的成績都是很好的。(我妹妹學英文,我弟弟也學英文,他們的成績都很好。)

(4)這是新書,那也是新書。

(5)張老師教三班,李老師教四班。

(三)合句

合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思和結構都相互依從的主謂結構,即由兩個或更多的句子組成的一個句子,或者說一個句子有一個或更多的成分由句子擔任,但它們的作用有主次之分,起主導作用的句子叫“主句”,而另外的句子只是“主句”的一個成分或從屬于“主句”,因此稱為“從句”。例如:

(1)培養兒童具有健康的體魄(主語從句)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的目標。

(2)我說了半截話,抬頭看見老洪笑呵呵地從外邊走進來(賓語從句)。

(3)你有什么事我可以為你做(后置定語從句)嗎?

(4)那小姑娘哭了得她的眼睛都紅了(補語從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太和县| 安庆市| 淮南市| 民勤县| 阳新县| 河津市| 盐津县| 南宫市| 柳州市| 客服| 城口县| 阳东县| 五河县| 宣威市| 武强县| 博爱县| 古田县| 蓬溪县| 绥阳县| 深州市| 池州市| 临泉县| 苏州市| 闸北区| 辽宁省| 莱阳市| 苍山县| 鄂州市| 南漳县| 忻州市| 镇沅| 郓城县| 上杭县| 来凤县| 额尔古纳市| 瑞昌市| 大洼县| 侯马市| 永善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