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2018年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趨勢

(一)業態數字化帶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業態的數字化,尤其云計算、大數據、智能三方面技術的應用在文化資源、文化生產、文化傳播、文化消費環節,對于促進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傳統文化、娛樂、新聞、出版、金融等產業的跨界融合一浪高過一浪,新興業態不斷拓展。

目前數字化多體現在運用數據創新開發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從實物產品到體驗產品的轉變、多渠道戰略以及智能供應鏈管理上。定制化和多渠道戰略正在成為可能,業態數字化帶來的產品生產個性化、銷售網絡低成本擴張、運營基于大數據更精益等優勢進一步體現。

推動產業升級,重點在優質內容與創新運營兩個方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業態數字化對于提升數字文化產業文化內涵、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有重大影響,發揮數字化技術對內容創作、產品開發、模式創新的支撐作用,提高產品品質、豐富表現形式。深化“互聯網+”,深度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有效對接,是文化產業轉型的方向所在。

(二)新技術催生文化體驗的革新

AR、VR、全息成像、交互娛樂引擎等新的沉浸式技術發展,在連接消費者與文化產品形成情感共鳴的過程里、在文化體驗服務里,將形成一批新增長點。沉浸式技術的實物再現、實時交互、現實模擬等功能,目前在文化產業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如互動影視、藝術展示;在創意的支持下,未來科研與產業將在以下方面催生革新。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把現實中已經不存在的歷史文物、文化場景或者消費者不容易到達的目的地實景進行再現和還原,在博物館、考古、科普、旅游等領域可以廣泛應用;作為新媒體的一種形態,虛擬現實技術必然帶來內容產業的創新,在影視、動漫、游戲、演藝等領域創造出新型的內容產品;教育產業也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虛擬現實技術主要應用在軍事領域,士兵通過模擬戰斗、虛擬駕駛等進行訓練。在學習教育上,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彌補教育領域的不足,在醫學、化學、物理、自然等學科上,通過模擬演練、模擬操作、環境體驗等方式進行學習;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行業已經開始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新聞報道、賽事直播等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出版領域,通過二維碼和智能終端的結合,實現了紙質出版物和場景再現的結合,未來的出版必然迎來更多的出版物形態。

未來人類將迎來體驗經濟時代,企業將在構建體驗經濟文化科技融合生態上展開競爭,包括交互體驗類文化產品生產,交互體驗類硬件設備,交互體驗類文化媒介,交互體驗類創意服務,交互體驗類裝備制造等領域。

(三)科技化、智能化路徑加深

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態勢已經日趨明顯,科技化與智能化路徑將逐步加深,人文元素也在注入科技發展。從現階段大數據的應用、云平臺的搭建、3D打印的推廣以及VR、AR技術應用探索等成果來看,文化科技的融合創新正在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撐。

在文化產業領域,目前人工智能已有的大量應用主要集中于音樂、新聞出版、視頻、旅游等數字內容和電商平臺。如智能化、個性化的閱讀客戶端,頭條號、天天快報等推薦引擎根據受眾的興趣進行推薦服務,已經遍布人們的智能終端設備。隨著科技發展,人工智能在深度學習、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以及用戶畫像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文化產業+人工智能”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最新亮點,也將是未來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一大趨勢。文化產業的科技化、智能化路徑將不斷加深。

科技的發展不能只是技術的進步,更要有人文關懷和社會擔當。科技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而文化則是讓其與生活聯系更加緊密的黏合劑。要把握科技的人文性,為科技注入“情感”的含義。未來高科技產品將不只是當作一種工具,而是能與人類進行感情互動的生靈。產品設計者在設計產品時注重人性化,把情感融入設計中,考慮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使產品更加符合人類的情感需求。

(四)區塊鏈技術變革文化金融

文化產業具有重創意、輕資產的特點,加上后期成本回收風險很高,導致融資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攔路虎”。文化企業大的核心資產主要是知識產權、版權和收費權,而缺少土地、廠房等能作抵押的不動產。以區塊鏈解決文化版權問題,探索區塊鏈+文化領域,文化金融模式將得到改變。

首先,區塊鏈技術可能成為金融服務的一種共性技術和“基礎設施”。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金融模式開發將利用區塊鏈進行變革,所以區塊鏈技術首先將改變文化產業的金融服務模式。其次,區塊鏈技術在版權管理領域有重要應用。文化產業的核心是內容產業,內容產業的核心是版權,而文化金融的基點之一就是版權資產。區塊鏈以分布式存儲解決了版權確權問題,提供包含所屬權和時間戳的數字證據,多節點,不可逆,不可篡改,對權屬認定具有單一主體認證模式不可比擬的優勢,這對版權登記和保護進行了革命、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和可信性。最后,可編程的智能合約保證了區塊鏈上的文化資產擁有極大的流動性。科技和金融是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雙驅動力,區塊鏈作為一種金融科技,將文化金融和文化科技融合在了一起,對于文化產業意義重大。

(五)5G時代推進萬物萬聯

隨著5G網絡的成熟和新的通信技術的進步,萬物互聯在未來幾年內也將基本完成,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人與服務的互聯互通。第五代通信技術帶來更快的傳輸率、更寬的網絡頻譜、更靈活的通信方式、更高的智能、更高的通信質量,傳輸速度可達10Gbps,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十倍到百倍,解決海量無線通信需求,將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太空互聯網等新網絡形態不斷涌現,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生活等應用技術不斷拓展,將形成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環境,對人們的交流、教育、交通、通信、醫療、物流、金融等各種工作和生活需求作出全方位及時的智能響應,推動人類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生活方式、學習和思維方式等發生深刻變革。

(六)政策持續精準發力、實時跟進

政策為文化產業提供支持與解決制度性問題。文化科技方面,2016年起,人工智能領域建設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政府不斷出臺各種政策激勵,并將其定位成我國未來產業升級和參與世界經濟競爭的一項利器。2016年的《“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7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未來幾年內,人工智能產業有望持續獲得國家大力支持,預計更多細化政策將陸續出臺,加速人工智能需求落地。數字文化產業方面,2017年3月,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發布手機(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標準號T.621),2017年4月,文化部出臺《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層面針對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給出宏觀性、指導性政策,向全社會發出了鼓勵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文化大方向上,2017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對于文化發展從傳統的資源開發到今后各個層面的文化交流做了全面部署,文化發展到了新的節點和新的平臺。文化金融方面,從2016年開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內容被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2018年政策將會繼續精準發力、實時跟進。第一,完善文化娛樂產品的內容監管,引導文化娛樂市場良性發展。文化產業領域放管服的核心是減少行政審批。第二,為企業參與文化產業創造機遇。民營企業、社會力量參與文化產品創造需要實現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第三,推進國有文化企業改革。要打破行政區劃,按照市場規律來兼并重組,提高市場競爭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平定县| 扎赉特旗| 和政县| 梅河口市| 东至县| 仪征市| 怀远县| 嵊州市| 黑龙江省| 河北省| 林芝县| 华容县| 余干县| 安远县| 石景山区| 万安县| 泰安市| 棋牌| 四川省| 汝阳县| 镇宁| 巴南区| 大丰市| 祁阳县| 达日县| 青岛市| 鄂州市| 若尔盖县| 凤山市| 泰安市| 梁平县| 东安县| 陆丰市| 弥勒县| 博野县| 定南县| 沙河市| 纳雍县| 蒲江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