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阻斷
人在看見慘狀、恐怖局面或不愿看見的事物時,會下意識地閉上雙眼,主動切斷或阻斷自己的視線接受自己大腦不愿接收的信號,這種行為可以被稱作“阻斷反應”。阻斷反應也可以是指通過某種具體的物體在景象和自己面前建立屏障。
例如,人在害羞的時候會害怕他人看見自己,并希望減少被關注的程度,這時就會用手掌或手中的書本等物擋在自己的視線之前,避免自己看見大家的目光,實際上這并不是對他人的阻斷,而是一種阻斷自己的象征性方式,可以為自己造成錯覺,從而減輕心理的不適。
眼睛在象征性阻斷中最為常見,因為只要將眼睛閉上,就達到了最簡單且最有效的阻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俗語:“眼不見為凈。”因此,通過行為學的觀察和研究,當人將手放在額頭處遮住額頭或眼睛,或是用手來摩擦額頭或眼部的皮膚,實際上就可以被理解為是在試圖阻擋你給自己的視線,阻斷外界對自己的關注,從而減少自己被挖掘或看透的可能性,這種阻斷就被稱作“視覺阻斷”。
嘴部的阻斷反應大多是針對自己說過的話或是發出的聲音而言的,也可以適當地表達驚訝或是恐慌,即遮住自己因慌張而張大的嘴,同時避免自己發出慘叫。
臉部的阻斷行為表現得較為徹底,即將整個臉部用手掌遮起來,除了在表達自己不敢相信或是不愿相信的心理狀態,也可以表達無奈和自責,認為自己“無顏”面對眼前的人,因此象征性地將自己的面部遮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