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導言 自控力成就人生
- 自控力
- 融智編著
- 5342字
- 2019-08-16 18:25:11
自控力使人強大
一個人能夠自我控制的秘密源于他的思想。我們在頭腦中貯存的東西會漸漸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如果我們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維、情緒和心態(tài),那么,我們就可以控制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所有情況。
我們都知道,當沸騰的血液在我們狂熱的大腦中奔涌時,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言語是多么困難。但我們更清楚,讓我們成為自己情緒的奴隸是多么危險和可悲。這不僅對工作與事業(yè)來說是非常有害的,而且還減少了效益,甚至還會對一個人的名譽和聲望產(chǎn)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無法完全控制和主宰自己的人,命運不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
有一個作家說:“如果一個人能夠?qū)θ魏慰赡艹霈F(xiàn)的危險情況都進行鎮(zhèn)定自若的思考,那么,他就可以非常熟練地從中擺脫出來,化險為夷。而當一個人處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時,他通常無法獲得這種鎮(zhèn)定自若的思考力量。要獲得這種力量,需要在生命中的每時每刻,對自己的個性特征進行持續(xù)的研究,并對自我控制進行持續(xù)的練習。而在這些緊急的時刻,有沒有人能夠完全控制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場災難以后的發(fā)展方向。有時,也是在一場災難中,這個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人,常常被要求去控制那些不能自我控制的人,因為那些人由于精神系統(tǒng)的癱瘓而暫時失去了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看到一個人因為恐懼、憤怒或其他原因而喪失自我控制力時,這是非常悲慘的一幕。而某些重要事情會讓他意識到,徹徹底底地成為自己的主人,牢牢地控制自己的命運是多么的必要。想想看有這樣一個人,他總是經(jīng)常表露自己的想法——要成為宇宙中所有力量的主人,而實際上他卻最終給微不足道的力量讓了路!想想看他正準備從理性的王座上走下來,并暫時地承認自己算不上一個真正的人,承認自己對控制自己行為的無能,并讓他自己表現(xiàn)出一些卑微和低下的特征,去說一些粗暴和不公正的話。
由于缺少自制美德的修煉,我們許多成年人還沒有學會去避免那傷人的粗暴脾氣和鋒利逼人的言辭。
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就像一個沒有羅盤的水手,他處在任何一陣突然刮起的狂風的左右之下。每一次激情澎湃的風暴,每一種不負責任的思想,都可以把他推到這里或那里,使他偏離原先的軌道,并使他無法達到期望中的目標。
自我控制的能力是高貴品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能鎮(zhèn)定且平靜地注視一個人的眼睛,甚至在極端惱怒的情況下也不會有一丁點兒的脾氣,這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其他東西所無法給予的力量。人們會感覺到,你總是自己的主人,你隨時隨地都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這會給你品格的全面塑造帶來一種尊嚴感和力量感,這種東西有助于品格的全面完善,而這是其他任何事物所做不到的。
這種做自己主人的思想總是很積極的,而那些只有在自己樂意這樣做,或?qū)δ臣绿貏e感興趣時才能控制思想的人,永遠不會獲得任何大的成就。那種真正的成功者,應該在所有時刻都能讓他的思維來服從他的意志力。這樣的人,才是自己情緒的真正主人;這樣的人,他已經(jīng)形成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他的思維在壓力最大的時候恰恰處于最巔峰的狀態(tài);這樣的人,才是造物主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理想人物,是人群中的領導者。
自控力營造幸福生活
在社會中,只有遇事不慌、臨危不懼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而那些情緒不穩(wěn)、時常動搖、缺乏自信、遇到危險就躲、遇到困難慌神的人,只能過平庸的生活。
自控是一種力量,自控使人頭腦冷靜、判斷準確。自控的人充滿自信,同時也能贏得別人的信任。
自控力強的人,比焦慮萬分的人更容易應付種種困難、解決種種矛盾。而一個做事光明磊落、生氣蓬勃、令人愉悅的人,無論到哪兒都是受人歡迎的。
在商人中間,自控能產(chǎn)生信用。銀行相信那些能控制自己的人。商人們相信,一個無法控制自己的人既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事務,也不能管理好別人的事務。一個人可能在缺乏教育和健康的條件下成功,但絕不可能在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成功!
無論是誰,只要能下定決心,決心就會為他的自制行為提供力量與后援。能夠支配自我,控制情感、欲望和恐懼心理的人會比國王更偉大、更幸福。
人生在世,若缺乏自控力,將會令生活一片狼藉。一個人若完全被情緒所控制,那樣傷害的不只是別人,你自己也會因此失去擁有幸福的機會。
許多名人寫下了無數(shù)文字來勸誡人們要學會自我克制。詹姆士·博爾頓說:“少許草率的詞語就會點燃一個家庭、一家鄰居或一個國家的怒火,而且這樣的事情常常發(fā)生。半數(shù)的訴訟和戰(zhàn)爭都是因為言語而引起的。”喬治·艾略特則說:“婦女們?nèi)绻苋讨切┧齻冎罒o用的話不說,那么她們半數(shù)的悲傷都可以避免。”
赫胥黎曾經(jīng)寫下過這樣的話:“我希望見到這樣的人,他年輕的時候接受過很好的訓練,非凡的意志力成為他身體的真正主人,應意志力的要求,他的身體樂意盡其所能去做任何事情。他頭腦明智,邏輯清晰,他身體所有的功能和力量就如同機車一樣,根據(jù)其精神的命令準備隨時接受任何工作,無論是編織蜘蛛網(wǎng)這樣的細活還是鑄造鐵錨這樣的體力活。”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情緒豐富不穩(wěn),自制力較差,往往從理智上也想自我錘煉,積極進取,但在感情和意志上卻控制不了自己。專家們認為,要成為一個自控力強的人,需做到以下幾點。
(1)自我分析,明確目標。一是對自己進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哪些活動中、何種環(huán)境中自制力差,然后擬出培養(yǎng)自制力的目標步驟,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自己的自制力;二是對自己的欲望進行剖析,揚善去惡,抑制自己的某些不正當?shù)挠?
(2)提高動機水平。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認識水平和動機水平,會影響一個人的自制力。一個成就動機強烈,人生目標遠大的人,會自覺抵制各種誘惑,擺脫消極情緒的影響。無論他考慮任何問題,都著眼于事業(yè)的進取和長遠的目標,從而獲得一種控制自己的動力。
(3)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高爾基說:“哪怕是對自己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更加堅強。”人的自制力是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小事中培養(yǎng)、鍛煉起來的。許多事情雖然微不足道,但卻影響到一個人自制力的形成。如早上按時起床、嚴格遵守各種制度、按時完成學習計劃等,都可積小成大,鍛煉自己的自控力。
(4)絕不讓步遷就。培養(yǎng)自控力,要毫不含糊地堅定和頑強。不論什么東西和事情,只要意識到它不對或不好,就要堅決克制,絕不讓步和遷就。另外,對已經(jīng)做出的決定,要堅定不移地付諸行動,絕不輕易改變和放棄。如果執(zhí)行決定半途而廢,就會嚴重地削弱自己的自控力。
(5)經(jīng)常進行自警。如當學習時忍不住想看電視時,馬上警告自己,管住自己;當遇到困難想退縮時,不妨馬上警告自己別懦弱。這樣往往會喚起自尊,戰(zhàn)勝怯懦,成功地控制自己。
(6)進行自我暗示和激勵。自制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在自我暗示和激勵等意念控制上。意念控制的方法有:在你從事緊張的活動之前,反復默念一些樹立信心、給人以力量的話,或隨身攜帶座右銘,時時提醒激勵自己;在面臨困境或身臨危險時,利用口頭命令,如“要沉著、冷靜”,以組織自身的心理活動,獲得精神力量。
(7)進行松弛訓練。研究表明,失去自我控制或自控力減弱,往往發(fā)生在緊張心理狀態(tài)中。若此時進行些放松活動,如按摩、意守丹田等,則可以提高自控水平。因為放松活動可以有意識地控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緊張,獲得生理反饋信息,從而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身的整個心理狀態(tài)。
強大的自控力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無法管好自己的人也無法管好別人
一個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往往情緒激動,指手畫腳,使本來可以辦成的事辦不成。這是成事一大戒,成大事者的習慣是:先控制自己,再控制別人。
自控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尊重自己、自己塑造自己。一個能自我管理的人,是一個成熟的人,是一個為自己負責任的人。
一個成功的人既要受別人的監(jiān)督,又要受自己的監(jiān)督。別人的監(jiān)督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現(xiàn)不了的事情,自己的監(jiān)督就是自制。
自控,就是自己給自己一個紀律。“紀律”這個詞來源于信徒,也就是跟隨者的意思。所以,當你把自己放在信徒之前,那就是說自己是自己的老師,是一個自我推動者、自我塑造者,是自己的跟隨者。你必須在思想上認定沒有人能夠比你更好地教你自己,沒有人比你自己更值得你去跟隨,沒有人能比你更好地改正你自己。你要愿意做這些事情,你要愿意教育自己,你要愿意跟隨自己,你要愿意在必要的時候懲罰自己。
服務于英國警界30多年的尼格爾·柏加,在日內(nèi)瓦舉行的一次國際退役警員協(xié)會周年大會上,榮獲“世界最誠實警察”的美譽。
尼格爾·柏加時年54歲,未婚。有一次,他到英格蘭風景如畫的湖泊區(qū)度假,發(fā)現(xiàn)自己在限速30千米區(qū)域內(nèi)以時速33千米駕駛之后,給自己開了一張違例駕駛傳票。他回憶道:“由于當時見不到其他警員在場,無人抄牌,而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把車停在路旁,走下車來,寫一張傳票給自己。”
駛抵市區(qū)后,他立刻把這件事報告交通當局。主管違例駕車案件的法官起初大感意外,繼而大受感動,他說:“我當了多年法官,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案件。”結果,他判罰尼格爾25英鎊。
尼格爾的自律是一以貫之的。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他都是一個嚴于律己的人。有一次,他的母親在公園散步時擅自摘取花朵作為帽飾,當他發(fā)現(xiàn)后毫不留情地把母親拘控了。不過,罰款定了以后,他立刻替母親交付那筆罰款。他解釋說:“她是我母親,我愛她,但她犯了法,我有責任像拘控任何犯法的人一樣拘控她。”
一生的時間,有的人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有的人卻一事無成。除了機遇不同外,有的人勤奮,有的人懶惰。有些人雖然勤奮,注意力卻不集中,老是漫不經(jīng)心,朝秦暮楚。漫不經(jīng)心是人最大的弊病,它使得人蹉跎一生,無所成就。要克服漫不經(jīng)心,就必須有一定的意志力來約束自己,讓自己一次只完成一件事。控制好自己,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循序漸進,慢慢培養(yǎng)自己的性格,也就獲得了通向成功大門的鑰匙。
人們常說以身作則,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讓別人信服。同樣,只有具有自制力的人,才能很好地控制其他的人。
凡成功者無不懂得自制
成功的一個基本要素是控制自我,沒有自控力的人終將一無所成,一點的刺激和誘惑都抵制不了,面對大的誘惑必將深陷其中。
控制自我情緒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人是有理性的,不能只依賴感情行事。
2000年,小布什擊敗戈爾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但你可想到,就是這樣堂堂的美國總統(tǒng),年輕時候卻放蕩不羈、缺乏自制力。
學生時代的布什,學習成績一般,但對于吃喝玩樂他卻樣樣在行。平時他除了與他那幫“狐朋狗友”四處游蕩之外,無所事事。他最大的喜好便是開著自己那輛哈雷·戴維斯摩托車,帶著時髦的女孩,在大街上飆車。除此之外,每天晚上,他總是泡在各色舞廳里,不到深夜不會回家,而且每次都是醉醺醺的。
老布什看兒子如此不濟,多次諄諄教導,但是,小布什總把父親的話當作耳旁風,依然故我。
直到有一天,一個很特別的姑娘出現(xiàn)在他面前,她的美麗和純潔一下打動了“花花公子”小布什。在這位姑娘的影響之下,小布什警醒了,他慢慢克制住自己的放浪行為,奮發(fā)努力,投入政界。經(jīng)過一番奮斗,他終于成就了自己的輝煌,登上了總統(tǒng)寶座。
托馬斯·曼告誡人們:“控制感情的沖動,而不是屈從于它,人才有可能得到心靈上的安寧。”
沒有自控力的人是可怕的,不但他的思想會肆意泛濫,行為更會如此。有人喝酒、上網(wǎng)成癮等,無一不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xiàn)。
一個失去自控能力的人是不會得到命運的眷顧與垂青的。
那些以為自制就會失去自由的人,對“自由”與“自制”的意義顯然還沒有深刻的領會。因為自我控制不是以失去自由為代價,恰恰是為了保證自由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
控制自我是能力的體現(xiàn)
控制自我情緒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藝術。一個不懂得控制自我的人,只會任由情緒的發(fā)展,使自己有如一頭失控的野獸,一旦不小心闖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則會傷人傷己。
人是群居的動物,不可能總是一個人獨處,因此,一旦情緒失控,必將波及他人。控制自我絕對是種必須具備的能力。
傳說中有一個“仇恨袋”,誰越對它施力,它就脹得越大,以致最后堵死我們生存的空間。你打我一拳,我必定想方設法還你兩腳,即使是好漢不吃眼前虧,也必當日后補上——大多數(shù)人都會這樣想。這樣做只能使對抗升級而無助于解決問題,更不論是誰對誰錯了。
1754年,身為上校的華盛頓率領部下駐防亞歷山大市。當時正值弗吉尼亞州議會選舉議員,有一個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據(jù)說,華盛頓與佩恩就選舉問題展開激烈爭論,說了一些冒犯佩恩的話。佩恩火冒三丈,一拳將華盛頓打倒在地。當華盛頓的部下跑上來要教訓佩恩時,華盛頓急忙阻止了他們,并勸說他們返回營地。
第二天一早,華盛頓就托人帶給佩恩一張便條,約他到一家小酒館見面。佩恩料定必有一場決斗,做好準備后趕到酒館。令他驚訝的是,等候他的不是手槍而是美酒。
華盛頓站起身來,伸出手迎接他。華盛頓說:“佩恩先生,昨天確實是我不對,我不可以那樣說,不過你已然采取行動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解決的話,請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從此以后,佩恩成為華盛頓的一個狂熱崇拜者。
我們在欽佩偉人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控制自我的重要性。許多偉人之所以能夠名垂千古,與他們的從容豁達、寵辱不驚有很大的關系。而蕓蕓眾生也許更多的是任由情緒地發(fā)泄,沒有利用好控制自我的作用。
一個成功的人必定是有良好控制能力的人,控制自我不是說不發(fā)泄情緒,也不是不發(fā)脾氣,過度壓抑會適得其反。良好的控制自我就是不要凡事都情緒化,任由情緒發(fā)展,而是要適度控制,這是一種能力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