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沉不住氣,勢必意氣用事動真氣

《大學》中有句話:“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蹦軌蛴幸环N淡泊寧靜的心態,我們的意志才會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我們的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我們才能安于處境,身心安泰;能夠身心安泰,我們才能處世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我們便能達到至善的境界。

心非靜不能明,性非靜不能養

古語云:“心非靜不能明,性非靜不能養,靜字功夫大矣哉!”意思是:要認識自己,必須先靜下心來,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只有這樣,才能明白自己的心性和本質,才能順著自己的心性,謀求發展。

人生每天都是現場直播,不能重新彩排。一個人很難把握住人生中的許多抉擇,因而總是在今日和明朝之間猶豫徘徊。以靜觀動就是一個積累經驗的好辦法,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以理性的態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狀態,把命運的主動權緊緊地握在自己手中。

40歲那年,歐文由人事經理被提升為總經理。3年后,他自動“開除”自己,舍棄堂堂總經理的頭銜,改任沒有實權的顧問一職。

正值人生的巔峰階段,歐文卻奮勇地從急流中勇退,他的說法是:“我不是退休,而是轉進?!?

“總經理”3個字對多數人而言,代表著財富、地位,是身份的象征。然而,短短3年的總經理生涯,令歐文感觸頗深的卻是諸多的“無可奈何”與“不得而為”。這令歐文很郁悶,也迫使他靜下心來,全面地打量自己。

歐文意識到:他的工作確實讓自己生活得很光鮮,周圍想討好他的人更是不在少數。然而,這些除了讓他每天疲于奔命、窮于應付之外,沒有給他帶來絲毫快樂。這個想法,促使他決定辭職,“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只有這樣,我才能更輕松?!彼麖娜莸卣f。

辭職以后,他把應酬減到最低。不當總經理的歐文感覺時間突然多了起來,他把大半的精力用來寫作,抒發自己在工作領域多年的體會與心得。

“人只有靜下來,從容起來,才會發現自己可以走更好的路?!彼V定地說。

事實上,歐文在寫作上很有天分,而且多年的職場生涯使他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后來歐文成為某知名雜志的專欄作家,期間還完成了兩本管理學著作,歐文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二次輝煌。

歐文并沒有因眼前的成功而迷失自我,相反,他直面自己內心的渴望,準確地認清了自己,靜下心來,發掘自己的潛力,找到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可見,內心的平靜是人生的珍寶,它和智慧一樣珍貴。能夠靜心,才能夠有健康、有成就。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比那些茫然無措的人更能夠找到前進的方向,體驗生命的真諦。

小林大學畢業后,走上了艱辛的求職之路。他賣過舊書,打過零工,做過銷售,曾經一度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什么工作更適合自己。一轉眼,小林畢業已經3年了,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干些什么,無奈之下,他打算考研,卻又不知道該考什么專業。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區就業局舉辦的創業培訓班。此后,他靜下心來,打算利用自己的專長,辦一家科技公司,專門從事軟件開發。就這樣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堅定這個方向不動搖。經過努力,現在小林的公司已經有20多名員工,已接了幾十個訂單。公司規模逐步擴大,事業蒸蒸日上。

生命的玄機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要達成人生的愿望,就要像小林一樣沉得住氣,靜下心來,根據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專長、優勢,客觀地設計未來,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我們應該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靜靜地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對自身多一些關照和內省,這樣有助于我們獲得內心的寧靜。常常靜思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意識和思想。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你要因此離群索居。靜思并沒有時間和地點的要求,散步、購物時,你要做的也只是經常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為了什么,價值何在。這種靜思可以讓你跳出成堆的文件和應酬,擺脫繁忙的工作和名利的困擾,達到身心如一的境界。

忍受痛苦和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真正的忍耐不僅在臉上、口上,更在心上,它是自然就如此,根本不需要刻意忍耐,是不需要力氣、分毫不勉強的忍耐。人要活著,必須以忍處世,不但要忍窮、忍苦、忍難、忍饑、忍冷、忍熱、忍氣,也要忍富、忍樂、忍利、忍譽。以忍為慧力,以忍為氣力,以忍為動力,還要發揮忍的生命力。

有一支剛剛被制作完成的鉛筆即將被放進盒子里送往文具店,鉛筆的制造商把它拿到了一旁。制造商說,在我將你送到世界各地之前,有五件事情需要告知:

第一件,你一定能書寫出世間最精彩的語句,描畫出世間最美麗的圖畫,但你必須允許別人始終將你握在手中。

第二件,有時候,你必須承受被削尖的痛苦,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件,你身體最重要的部分永遠都不是你漂亮的外表,而是黑色的內芯。

第四件,你必須隨時修正自己可能犯下的任何錯誤。

第五件,你必須在經過的每一段旅程中留下痕跡,不論發生什么,都必須繼續寫下去,直到你生命的最后一毫米。

鉛筆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一生,它用自己的生命勾勒著世人心中最精致的圖畫,書寫著最溫暖的文字,即使在生命漸漸消失的時候,還在創造著生命的美麗。但是,它所邁出的每一步,卻都踩在鋒利的刀刃上,它一生都在忍受著無窮的痛苦。

充實的生命,幸福的人生,需要能夠忍受寂寞,忍受他人的惡意羞辱,忍受生活的磨煉,在忍耐中堅強,在堅強中成長。

山里有座寺廟,廟里有尊銅鑄的大佛和一口大鐘。每天大鐘都要承受幾百次撞擊,發出哀鳴,而大佛每天都會坐在那里,接受千千萬萬人的頂禮膜拜。

一天深夜里,大鐘向大佛提出抗議說:“你我都是銅鑄的,你卻高高在上,每天都有人向你獻花供果、燒香奉茶,甚至對你頂禮膜拜。但每當有人拜你之時,我就要挨打,這太不公平了吧!”

大佛聽后思索了一會兒,微微一笑,然后安慰大鐘說:“大鐘啊,你也不必艷羨我,你知道嗎?當初我被工匠制造時,日夜忍受他們一棒一棒的捶打,一刀一刀的雕琢,歷經刀山火海的痛楚……千錘百煉才鑄成我的眼耳鼻身。我的苦難,你不曾忍受,我經歷過難忍能忍的苦行,才坐在這里,接受鮮花供養和人類的禮拜!”

大鐘聽后,若有所思。

忍受艱苦的雕琢和捶打之后,大佛才成其為大佛,相比之下,鐘受到的那點捶打之苦又算什么呢?忍耐與痛苦總是相隨相伴,而這樣的經歷,卻總是能夠將人導向幸福的彼岸。

在西方學者的眼里:“忍耐和堅持是痛苦的,但它會逐漸給你帶來好處?!倍谥袊湃说男闹幸灿型瑯拥暮x,例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如此一說,忍耐似乎成了人們必修的業績和取得成就的必需品。

忍是修行必需的一種精神,同時也是一個人獲得成就的不可回避的路程?!叭獭笔欠鸺业闹腔?,也是儒家學說的結晶之一,孔子所講的“克己復禮”就是“忍”的一種。其實,人生的種種都需要忍耐,事業失敗、感情受挫、學習艱苦、人際維持、家庭管理,如果你不能忍受這些,你將很難成功。人們為什么一定要忍耐和堅持,因為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

也許你不比別人聰明,也許你有某種缺陷,但你卻不一定不如別人成功,只要你多一分堅持,多一分忍耐,就能夠渡過難關,成就他人所不能。山洞的開鑿、橋梁的建筑、鐵道的鋪設,沒有一個不是靠著人性的堅忍而建成的。

通往成功的路通常都是艱難的,成功絕不是唾手可得的。生活中的苦澀,使人失望流淚;漫漫歲月的辛苦掙扎,催人衰老。人一生經歷的機遇、打擊、磨煉,都將化為百折不撓的意志,為事業的永恒做足心理準備。修行悟禪也好,成就人生也好,始終都要從困境里苦苦掙扎,最后臻至化境,而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顆能夠忍受痛苦和孤獨的心。忍,是人生的必修課。

從容是如何煉成的

南懷瑾先生曾提到過莊子有一個“心兵不動”的說法,他引用莊子的話,形容這種“心、意、識”自訟的狀態,叫作“心兵”,就是說平常的人們,意識中,隨時都在“內戰”。理性和情緒上隨時都在斗爭,自己和自己隨時都在爭訟、打官司。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按住“心兵”,自心的天下就太平了。一個人若能按住“心兵”而不動,不僅可以取得內心的平靜,而且還能無往而不勝。

鈴木大拙是日本著名的禪學思想家,他曾講到這樣一則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日本江戶時期的一個著名茶師,這個茶師跟隨一個顯赫的主人。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辦事,想讓茶師隨行。

當時社會動亂,處處都有浪人、武士恃強凌弱。這個茶師因為不懂武藝,所以很害怕,對自己的主人說:“您看我又沒有武藝,萬一路上遇到武士怎么辦?”

主人對茶師說:“那你就挎上一把劍,扮成武士的樣子吧?!?

茶師只好挎上劍,扮成武士的樣子,跟著主人去了京城。

主人出去辦事,茶師就一個人在外面閑逛。

不巧,迎面走來一個浪人,見到茶師,這個武士就向他挑釁:“你也是武士,那咱倆比比劍吧!”

茶師惶恐地回答道:“對不起,我不能和你比試。我不懂武功,只是個茶師?!?

浪人見他不會武功,更加盛氣凌人:“你不是一個武士而穿著武士的衣服,就是有辱武士的尊嚴,你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

茶師自覺無法躲過去,只好說:“你給我幾小時,等我完成主人的任務,今天下午我們在池塘邊見,到時再一決勝負。”

浪人答應了。

于是,這個茶師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館,直接來到大武師的面前,對他說:“求您教給我一種作為武士的最體面的死法吧!”

大武師十分吃驚地看著這名茶師說道:“來我這兒的所有人都是為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這是為什么?”

茶師就把和浪人比武的事情向大武師說了一遍,向大武師求教道:“我只會泡茶,但是今天不能不跟人家決斗了。求您教我一個辦法,我只想死得有尊嚴一點?!?

大武師對茶師說:“那好吧,你就再為我泡一次茶,然后我再告訴你方法。”

茶師覺得很傷心,他抱著必死的決心,給大武師泡茶。這是他在世界上最后一次泡茶了,因此,他做得很用心。他慢慢地看著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然后把茶葉放進去,洗茶,濾茶,再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大武師。

大武師緊緊地盯著他泡茶的整個過程,他品了一口茶說:“這是我有生以來喝到的最好的茶了,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

茶師驚奇地問:“為什么,您要教給我什么嗎?”

大武師說:“我不用教你,你只要記住怎樣泡茶,就怎樣對付那個浪人就行了?!?

茶師聽后,就去赴約了。浪人早已經在那兒等他,一見到茶師,就立刻拔出劍來說:“你既然來了,我們就開始吧!”

茶師一言不發。他想著大武師的話,如何以泡茶的心面對這個浪人。

只見他微笑地看著對方,然后從容地把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地放在旁邊;再解開寬松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面;又拿出綁帶,把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緊;然后把褲腿扎緊……他從頭到腳不慌不忙地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閑。

對面的浪人越看越緊張,越看越恍惚,因為他猜不出對手的武功究竟有多深。對方的眼神和笑容讓他越來越心虛。等到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后一個動作就是拔出劍來,把劍揮向了半空,然后停在了那里,因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么辦了。

這時浪人忽然“撲通”給他跪下了,說:“求您饒命,您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武功最高的人。”

茶師并不懂武功,也未出一招一式,就讓浪人棄械投降。究竟茶師是勝在何處呢?其實,茶師勝在心靈的勇敢,勝在那種從容、篤定的氣勢。內心平和的人是不可戰勝的。如果遇到棘手的事情,我們能夠像茶師一樣,保持內心的平靜,自然就可以無所畏懼,無往不勝。相反,如果一味地浮躁慌亂,就只能像那個浪人一樣不戰而敗。

從容是如何煉成的?馮侖在《偉大是熬出來的》一書中說過,從容,是建立在對未來有預期,對所有的結果和邏輯很清楚的基礎上的。你只要對內心、對事物的規律有把握,就能變得很從容。要做到對未來、未知的掌握,除了有必要的知識面跟眼光外,還必須有堅韌不拔的志向。我們要沉住氣,用喜悅、和平、寧靜之心來代替貪婪、恐懼、傲慢之心,這樣才能讓自己時刻保持一顆寧靜從容的心。否則,就等于是敗給了自己。

常懷平常心,生活就對了

“心平常,自非凡”,生活和工作當中,很多人并不是被自己的能力打敗,而是敗給自己無法掌控的情緒。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現實工作中,在激烈的競爭形勢與強烈的成功欲望的雙重壓力下,許多人往往會出現焦慮、急躁、慌亂、失落、頹廢、茫然、百無聊賴等困擾工作的情緒,如果這些情緒一齊發作,常常會讓人喪失對自身定位的能力,使人變得無所適從,從而嚴重地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使自己的工作效能大打折扣,生活也因此變得混亂不堪。古人云:“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鄙钪校灰軌蜻h離浮躁,沉住氣,常懷一顆平常心,就能夠超越自己,成為一名工作高效、生活幸福的人。

有人問慧海禪師:“禪師,你可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嗎?”

慧海禪師答道:“有!”

“那是什么?”這個人問道。

慧海禪師回答:“餓了我就吃飯,累了我就睡覺。”

“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有什么區別呢?”這個人不能理解。

慧海禪師說:“他們吃飯、睡覺的時候總是想著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睡覺。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什么也不想,所以飯吃得香,覺睡得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禪師繼續說道:“世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總是在權衡各種利害得失,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成為他們最大的障礙,他們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平常心’。要知道,生命的意義并不是這樣,只有將心融入世界,用平常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一個人能明心見性,拋開雜念將功名利祿看穿,將勝負成敗看透,將毀譽得失看破,就能達到時時無礙、處處自在的境界,從而進入平常的世界。

所謂平常之心,就是不能只想成功而拒絕失敗、害怕失敗,要能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成功了,不驕傲自滿,不狂妄自大;失敗了,也應該平靜地接受。失敗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沒有失敗的生活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沒有常勝將軍,任何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應該平靜地接受生活給予的各種困難、挫折和失敗。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競爭等也越來越多,擺正心態是時下最重要的心理課題,應該說,這時候擁有一顆平常心是必要的,也是難能可貴的。心態就是戰斗力,越是艱難越要沉得住氣,保持從容不迫的心態。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冠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保持平常心。在工作中更是這樣,只有保持平常心,我們才能保證自己高效率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張薇大學畢業后求職受挫,最后終于在一家小公司里謀得一份業務員的工作。盡管這份工作與她名牌大學的學歷不符,但她并不計較,因為她懂得:一個人只有讓自己的心靈回歸到零,保持一顆平常心,學會忍耐,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才會取得事業的發展。面對刁鉆的同事和無理取鬧的客戶,她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在學習,我要堅持。她咬緊牙關,忍受著各方面的壓力,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總結經驗、積攢力量。兩年后,她憑借出色的業務能力、堅忍的態度和堅韌的品格,成為該公司的業務經理。

生活中,這種不計較得失、不苛求回報的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

面對成功或失敗,必須保持一種健康平常的心態。保持一顆平常之心,并不是放棄進取之心、成功之心,而是通過平常之心,使進取之心、成功之心得到升華。保持平常心,實質是讓外在的世界和內心保持一種平衡,有了這種平衡,悲、歡、離、合皆能內斂,人會少一些焦慮、少一些浮躁,多一分安適、多一分恬靜。心似一泓碧水,清澈明亮,繼而胸襟為之開闊。

想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就要培養自己順其自然的心態。要讓自己的心情徹底放松下來,要沉得住氣,不要讓欲望牽著你到處奔跑。讓腳步隨著心態走,讓浮躁的心安頓下來,你就會體會到海闊天空。事實上,面對生活,你擁有何種心態,直接關系到你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多一分平常心,生活中就會多一分從容和灑脫。

品味生活中的“禪境”

生活與工作中,人們總是牽掛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心情起伏很大。被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的人,不可能活出灑脫的境界。只有沉得住氣,靜下心來,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讓世俗功利蒙蔽你的心靈,淡然面對得失,坦然接受成敗,才能超脫物我,得到生命的真諦。

劉星宇大學畢業后,在父親開的清潔公司干活。父親用一桶清洗液和一把鋼絲刷,頭頂烈日,為兒子上了重要的一課:每一件工作都好比是你的簽名,你的工作質量實際上等于你的名字,只要腳踏實地,以一顆虔誠的心對待你的工作,遲早會出人頭地。他按照父親的教導,用鋼刷蘸著清洗液把磚頭洗得干干凈凈。

后來,劉星宇在西南食品超市由包裝工升為存貨管理員,整天干著裝卸、擺放這些細小麻煩的工作,但他始終一絲不茍、樂此不疲。有朋友屢次勸他:“別把青春耗費在這種沒出息的事情上!”他卻不以為然,仍然堅守著自己的工作信條:工作無大小,干好當下每件事。朋友認為他是個大傻瓜,一輩子也干不出什么名堂來,他卻為自己能干好這件誰都不愿干的工作而自豪不已。他相信父親的話:“只要不斷努力,只要以一顆虔誠的心認真地做好每件事,上帝一定會眷顧你的。”

果不其然,數年后劉星宇脫穎而出,成為擁有8家商店、一年總營業收入達幾千萬的大老板。而當初勸他的朋友們大都默默無聞。

如果所有人都能像上面案例中的劉星宇那樣,沉得住氣,在每一天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努力,將每時每刻都當成是修煉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那么所有的煩惱、痛苦、困難和壓力等都將成為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最好動力。

有一天,奕尚禪師起來時,剛好傳來陣陣悠揚的鐘聲,禪師特別專注地聆聽。等鐘聲一停,他忍不住召喚侍者,并詢問:“剛才打鐘的是誰?”

侍者回答:“是一個新來參學的和尚?!?

于是奕尚禪師就讓侍者把那個和尚叫來,并問:“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樣的心情在打鐘呢?”

和尚不知道禪師為什么問他,于是說:“沒有什么特別的心情啊,只為打鐘而打鐘而已?!?

奕尚禪師說:“不見得吧?你在打鐘的時候,心里一定在想著什么,因為我今天聽到的鐘聲,是非常高貴響亮的聲音,那是真心誠意的人才會打出的聲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說:“禪師,其實我也沒有刻意想著什么。我尚未出家參學之前,一位師父就告訴我,打鐘的時候應該想到鐘就是佛,必須要虔誠、齋戒,敬鐘如敬佛,用一顆禪心去打鐘?!?

奕尚禪師聽了非常滿意,再三說:“往后處理事務時,不要忘記持有今天早上打鐘時的禪心?!?

我們可以想象,那個小和尚在將來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因為他有一顆虔誠的佛心。無論外界如何喧囂,我們都要固守一顆虔誠的心。虔誠的心是對正念的把握,是對信念的秉持。纖塵不染,雜念俱無,集念于一處,力量就是最大的。

每個人都希望能在事業、生活上有所成就,但如果不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進,理想和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秉持一種平和虔誠之心,沉得住氣,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祿,而是努力探索生命的意義,才能夠生活得安心、幸福,品味到生活的“禪境”。

沉潛是為了更好地騰飛

《莊子》開篇的《逍遙游》中有一段話這樣寫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莊子說深海里有條魚,突然一變,變成天上會飛的大鵬鳥。鯤化鵬這個故事含意豐富,包含了兩個方面——“沉潛”與“飛動”。潛伏在深海里的魚,突然一變,變成了遠走高飛的大鵬鳥。

《逍遙游》一開始便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生的某個時刻,或是一個人年輕之時,或是修道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或是倒霉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必須“沉潛”在深水里,動都不要動。只有修行到相當的程度,搖身一變,便能升華高飛了。相反,一個人若不懂得沉潛蓄勢,那么他的人生很難有真正的成就。

一位年輕的畫家,在他剛出道時,3年沒有賣出去一幅畫,這讓他很苦惱。于是,他去請教一位世界聞名的老畫家,他想知道為什么自己整整3年居然連一幅畫都賣不出去。那位老畫家微微一笑,問他每畫一幅畫大概用多長時間。他說一般是一兩天吧,最多不過3天。那老畫家于是對他說,年輕人,那你換種方式試試吧,你用3年的時間去畫一幅畫,我保證你的畫一兩天就可以賣出去,最多不會超過3天。

故事中青年的經歷不免讓人惋惜,可是現實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重復著和這位青年同樣的錯誤。其實,做人處世,沉潛的日子相當于長長的助跑線,能夠讓我們飛得更高更遠。《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曾云: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其實,這其中便蘊含著鯤鵬沉潛高飛之道。

放眼古今中外,有很多沉潛蓄勢、厚積薄發的故事。很多人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披荊斬棘,終于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用道家的智慧來解釋,就是人要先學會沉潛,才能最終騰飛,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便是深諳此道的人。

元末農民戰爭風起云涌,在幾路起義軍和較大的諸侯割據勢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東方國珍外,其余的領袖皆已稱王、稱帝。最早的徐壽輝,在彭塋玉等人的擁立下,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稱帝,國號天完。張士誠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劉福通因韓山童被害,韓林兒下落不明之故,起兵數年未立“天子”,至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壽輝被部下陳友諒所殺,陳友諒自立為帝,國號大漢。四川明玉珍聞訊,也自立為隴蜀王,一時間,九州大地,“王”“帝”俯拾皆是。

此時只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靜,他明白要想最終奪得天下,目前掩藏鋒芒,暫時沉潛,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他堅定地采納了“緩稱王”的建議。朱元璋成為一路起義軍的領袖,始終不為“王”“帝”所動,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才稱為吳王。至于稱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事情了。此時,天下局勢已明朗,也就是說,朱元璋即便不稱帝,也已經是事實上的“帝”了。

與其他各路起義軍迫不及待地稱王的做法相比較,朱元璋的“緩稱王”之戰略不可謂不高明。“緩稱王”的根本目的,乃在于最大限度地減少己方獨立反元的政治色彩,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對自己的關注程度,避免或大大減少了過早與元軍主力和強勁諸侯軍隊決戰的可能。這樣一來,朱元璋就更有利于保存實力、積蓄力量,從而求得穩步發展了。以暫時的沉潛換取最終的成功,這正是朱元璋的過人之處。

所以,做人要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根據外界形勢的變化,靈活地保存實力,關鍵時刻再出手以贏得勝利。當我們面前困難重重,出頭之日遙不可及時,何不學學朱元璋,暫時沉潛絕非沉淪,而是自強。

如果我們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氣來,不被困難嚇倒;在喧囂中也能沉下心來,不被浮華迷惑,專心致志積聚力量,并抓住恰當的時機反彈向上,毫無疑問,我們就能成功。反之,總是隨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會被命運的風浪玩弄于股掌,直至精疲力竭。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來,企鵝的沉潛原則,也適用于人的生存。

人生需要慢慢積淀,當時機成熟,風力充足,有了一定的能力才智作為本錢,定能一飛沖天。一個人想要最終獲得一個圓滿、成功、幸福的人生,就需要一個成功勢能積累的過程。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靜下心來日積月累地積蓄力量,才能夠“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從最低處獲得成功。

目標明確才能少走彎路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見身邊的人在抱怨,抱怨前途的迷茫與無助,每一天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生活中找不到一點歡樂。他們之所以感到煩惱和痛苦,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為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在人生的汪洋中四處飄蕩。空虛、無聊、恐懼等種種悲觀情緒占據著他們的心靈,因而他們總是難以尋找到歡樂的港灣停靠。

弟子們和禪師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們插的秧總是歪歪扭扭,而禪師卻插得整整齊齊,猶如用尺子量過一樣。

弟子們疑惑地問禪師:“師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

禪師笑著說:“這其實很簡單!你們插秧的時候,眼睛要盯著一個東西,這樣就能插直了!”

弟子們于是卷起褲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可是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彎曲的弧形。

禪師問弟子:“你們是否盯住了一樣東西?”“是呀,我們盯住了那邊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個大目標??!”弟子們答道。

禪師笑道:“水牛邊吃草邊走,而你們插秧時也跟著水牛移動,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們恍然大悟,這次,他們選定了遠處的一棵大樹,果然秧都插得很直。

不要只看著腳下,不要只看眼前的擁有,而是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固定的目標,如此才能朝著確定的目標前進,少走彎路。

而當一個人為自己制定了目標,確定了自己下一步的方向,他就會全心全意地為目標而奮斗,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胡思亂想在實踐目標中遇到的困難,也沒有空閑去領會別人的閑言冷語,他盡情享受著奮斗的喜悅與歡樂,最終也會收獲成功和自信。

其實,取得成就的人和其他庸庸碌碌的人比起來,機會是一樣多的。但是,在100個人當中,往往只有一兩個人清楚自己一生要的是什么,他們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么走,可以隨時掌握住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他們能夠獲得成功。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懂得目標的力量,給自己一個期望,建立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只有如此,才能在目標助推下,消除迷惘,泅渡心的冰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田县| 凌云县| 彭州市| 洛宁县| 沂水县| 四子王旗| 海南省| 航空| 鲁甸县| 崇左市| 南安市| 重庆市| 白银市| 榕江县| 德州市| 伊宁县| 五大连池市| 武城县| 鄢陵县| 吐鲁番市| 济源市| 囊谦县| 龙州县| 平阴县| 泽库县| 汉沽区| 伽师县| 曲沃县| 临猗县| 吕梁市| 寿阳县| 东台市| 全州县| 增城市| 南宁市| 榆中县| 泽普县| 河北省| 新营市| 岫岩|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