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賺錢是商人的天職——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

  • 猶太人智慧全書
  • 連山編著
  • 6117字
  • 2019-08-16 18:00:12

第一篇 猶太人的經商智慧

金錢是現實的上帝

金錢給人間以光明,金錢給眾生以溫暖。金錢讓說壞話的人舌頭發硬,金錢讓舉起屠刀的人呆立發愣。金錢給神購買了禮物,敲開了神那緊閉的門。

金錢對猶太人來說,絕不僅止于財富的意義。錢居于生死之間,居于他們生活的中心地位,是他們事業成功的標志。這樣的錢必定已具有某種“神圣性”。錢本來就是為應付那些最好不要發生的事件而準備的,錢的存在意味著這些事可以避免發生。所以賺錢、攢錢并不是為了滿足直接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對安全的需要!至今在猶太人家庭中還有一種習慣,留給子女的財產至少不應該比自己繼承到的財產少。這種心愿代表著猶太人對后輩的祝福。

猶太人認為金錢是上帝給的禮物,是上帝給人以美好人生的祝福。他們對金錢的熱愛不僅僅是局限于現實生存的需要,還是一種精神的寄托,更是美好人生的必須的手段和工具。

簡言之,金錢成為猶太人現實的上帝。

下面來看看金錢這位現實的上帝是如何救贖猶太人的。

由于歷史和宗教的原因,猶太人的命運始終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他們不止一次地“請”出了“錢”——這位現實的上帝。這時,我們或許能明白猶太人不惜一切賺錢的真正原因了。對他們來說,賺錢就是為了生存。

在歷史上,金錢曾多次充當了猶太人的“保護神”。17世紀的荷蘭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當時,荷蘭已經一方面擺脫了西班牙的軍事政治統治,另一方面擺脫了宗教的干涉和紛爭。工商業尤其是商業發展很快,它的資本總額比當時歐洲其他所有國家的資本總額還要多。

1654年9月,一艘名為“五月花”的航船由巴西抵達荷屬北美殖民地的一個小行政區——新阿姆斯特丹。這里屬于荷蘭西印度公司的前哨陣地。

“五月花”為北美帶來了第一個猶太人團體——23個祖籍為荷蘭的猶太人,他們是為了逃避審判而來到新阿姆斯特丹的。但當他們筋疲力盡地抵達這里時,出于偏見,當地的行政長官彼得·施托伊弗桑特卻不允許他們留在當地,而是要他們繼續向前航行,并呈請荷蘭西印度公司批準驅逐這些猶太人。

但是,施托伊弗桑特沒有想到,當時的荷蘭已不是中世紀的荷蘭,猶太人也不是毫無權利和任人宰割的。這些新來的猶太人一方面據理力爭,一方面設法與荷蘭西印度公司中的猶太股東取得了聯系。在猶太股東,也就是施托伊弗桑特的“雇主”的有力干預下(荷蘭西印度公司對猶太股東的依賴遠甚于對施托伊弗桑特的依賴),這個小行政區的行政長官不得不收回成令,準許猶太人留下,但保留了一個條例:猶太人中的窮人不得給行政區或公司增加負擔,應由他們自己設法救濟。這個條件對猶太人來說毫無意義,因為自大流散以來,猶太人就沒有向基督教會乞討過。他們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好自己。這些猶太人就此定居下來,并且建立了北美洲第一個猶太社團。以后,這里發展成了北美洲最大的猶太居住區。

就這樣,猶太人用金錢鑄造了一根魔杖。然而,這根魔杖的無上法力又指向何處呢?錢對于猶太人來說,絕不僅是財富的象征。在他們看來,金錢保證了生存,指揮了政治,推進了慈善。

在猶太人的歷史上,金錢這東西一直都是他們賴以存活的根本。金錢可以在他們被追殺時買通別人以得到收留;金錢可以在他們被人看不起時買回自己的尊嚴,得到尊敬……金錢對于猶太人來說是如此的重要。猶太人將其視為現實生活中的上帝也就不難理解了。

金錢無貴賤之分

金錢平等,因此人格平等,于是懷有賺大錢的欲望才好。金錢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它沒有高低貴賤的差別。

有一位演講者在一個公眾場合演講。他拿起了50美元,高舉過頭頂:“看,這是50美元,嶄新的50美元。有誰想要?”結果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然后,他把這張紙幣在手里揉了揉,紙幣變得皺巴巴的了,然后又問觀眾:“現在有人想要這50美元嗎?”所有的人舉起了手。

他把這張紙幣放在地下,用腳狠狠地踩了幾下。錢幣已經變得又臟又爛了。

他拿起錢來,又問:“現在還有人想要嗎?”結果還是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于是他說:“朋友們,錢在任何的時候都是錢,它不會因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爛,它的價值就會有任何的變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里花出去。”

為什么那張鈔票在那個演講者的手里揉皺了,又被他踩臟弄破了,還是有人想要它呢?

因為鈔票就是鈔票,鈔票是沒有高低貴賤的。它不會因為受到了什么“待遇”就有所差別。

它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價值,和其他等面值鈔票的價值是一樣的。只要它們的價值一樣,鈔票就都是平等的。

猶太人就是這樣的觀念。他們認為“金錢無姓氏,更無履歷表”。他們不會把錢分為“干凈的錢”或“不干凈的錢”。他們自信,不管通過什么方式、什么途徑,只要是通過自身辛勤勞動合法賺來的錢,都是心安理得的。因此,他們通過千方百計的經營,盡量賺取更多的錢。不管這些錢是農夫出賣產品得來的,還是知識分子以腦力勞動得來的,都是收之無愧,泰然處之。

賺錢有術的猶太人數不勝數,以放債發跡的亞倫就是典型的一例。

這位移居英國的猶太人從打工開始,用積蓄的一點兒小錢做些小生意。由于生意的擴大,他需要資金周轉,不得不向錢莊或銀行借錢。他在自己的實踐中發覺,向別人借錢的代價確實太高,往往與商業經營獲得的利潤相差無幾。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經營全為銀行打工,而且風險比銀行還大,倒不如自己從事放債業務合算。幾年后,他開始了放債業務。他一邊維持小生意經營,一邊抽出部分資本貸給急需用錢的人。另外,他又從銀行貸來利率相對較低的錢,以較高的利率轉貸給別人,從中賺取差額利潤。有些等錢應急的生產者或個人,寧愿以月息20%借貸,這樣,等于100元放貸1年,可獲得240%的回報率,這比投資做買賣更能賺錢。亞倫正是盯著這個賺錢的路子,才迅速走上發跡之路的。亞倫63歲逝世時,留下的錢財在當時英國是首屈一指的。

猶太人的經商活動,有一個看似簡單卻很難做到的特點,他們對顧客總是一視同仁,且不帶一絲成見。

猶太人觀念中,除了猶太人外,不管是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或意大利人等,一律被稱之為外國人。為了賺錢,不管你是哪一國的人,主張何種主義,都是他們交易的對象。

例如,住在美國的一位名叫合利·威爾斯頓的猶太鉆石商人,他聯合全世界的猶太鉆石商組成一個龐大的集團和其他國家的人做生意。又如居住在瑞士的猶太人,最能利用中立國的特性,同時聯絡美國的猶太人和俄國的猶太人來從事國際性的交易。在猶太人的腦海里,沒有意識形態之分。為了共同的目的,他們可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對付外人。在進行貿易往來時,無論你是美國人還是俄國人,無論你是西歐人還是非洲人,只要你和他的這筆交易能給他帶來利潤,他就可以和你交易。因此,如果有人對他們與蘇聯商人做生意而指責他們時,猶太人會疑惑不解地歪著頭反問:“和俄國人做生意有什么不好呢?”他們的目的就是賺錢,他們所信奉的就是做生意,獲得最大的利益。哈默就是突出的代表。在蘇聯剛剛成立時,世界上的資本家都不敢涉足這個國家,只有這個猶太人“膽大包天”,與蘇聯做生意發了大財。他也由此起步,成了20世紀世界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商人。

要賺錢,就不要顧慮太多,不能被原來的傳統習慣和觀念所束縛。要敢于打破舊傳統,接受新觀念。試想一下,如果因為和對方的思想意識不同,自己在原來成見的作用下,主動放棄了一次賺大錢的機會,豈不是太可惜,太不值得了!我們知道,金錢是沒有國籍的,所以,賺錢就不應當區分國籍,為自己設置賺錢的種種限制。聰明的猶太人很早就認識到了這點,所以他們很團結,結合在一起共同賺外國人的錢,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原因所在!

猶太人還認為金錢是沒有性質的,所謂的性質是人自己主觀強加給金錢的。如果說金錢在惡人手里就是罪惡的,那么讓善良的人把它賺回來就可以是善的了。猶太人認為,主觀區分錢的性質是件荒唐的事,那樣做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又束縛思想。

賺錢是游戲

金錢不神圣,不是高不可攀的圣物。

猶太人對錢持一種平常心。他們認為金錢同衣服一樣,不過是一件有用的物品而已。有許多猶太大亨,他們手中掌握著數以百萬、千萬、甚至億萬的財富的時候,他們感覺手里拿的不過就是一堆紙張而已,并不覺得這就是可以時刻給人帶來禍福安危的東西。如果他們把金錢看得很重,就不敢再那樣心不跳、氣不喘地賺錢了。

要想賺錢,就絕對不能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而是應該從容地、冷靜地對待。對金錢不感興趣自然賺不到錢,然而倘若把金錢看得太重,就會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

猶太人注重金錢,認為金錢是現實中萬能的上帝。金錢在他們眼中顯得無比的神圣,但是在賺取金錢的時候,他們已經把金錢當作是一種十分普通的東西,就和紙張、石頭一樣,絲毫不覺得金錢有燙手的感覺。

猶太人只把金錢當作是一種很好玩兒的物品。它在刺激著每一個人的神經去高度地投入它,人們投入資金的時候就是投入了一次次危險的但是有趣的游戲中。如果不是把賺錢當作游戲,而是看作一項沉重的工作,甚至是在拿命運做賭注的時候,心理的壓力會十分強大,以至于人們不敢去冒風險。

猶太人這樣形容自己:在賺錢的時候你就進入了一個游戲的世界。作為游戲的參與者,你要不停地和對手進行較量和角逐。你要采用一切辦法和手段來勝過其他的人,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贏得最后的勝利。

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就是這樣的賺錢觀念,即絕不讓賺錢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新鮮刺激的游戲。他認為只有以這樣游戲的心態去賺取金錢,才是最佳的賺錢心態。

摩根賺錢甚至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他一直有一個習慣,每當黃昏的時候,他就到小報攤上買一份載有股市收盤信息的當地晚報回家閱讀。當他的朋友都在忙著怎樣娛樂的時候,他則說:“有些人熱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時候,我卻喜歡研究怎么賺錢。”

在談到投資的時候,他總是說:“玩撲克的時候,你應當認真觀察每一位玩者,你會看出一位冤大頭。如果看不出,那這個冤大頭就是你。”

他從來不亂花錢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他總是琢磨怎么賺錢的辦法。有的同事開玩笑說:“摩根你已經是百萬富翁了,感覺滋味兒如何?”摩根的回答讓人玩味:“凡是我想要的東西而又可以用錢買到的,我都能買到。至于其他人所夢想的東西,比如名車、名畫、豪宅我都不為所動,因為我不想得到。”

他并不是一個為金錢而生活的人,他甚至不需要金錢來裝飾他的生活。他喜歡的僅僅是游戲的感覺,那種一次次投入資金,又一次次地通過自己的智慧把錢賺回來的感覺,充滿了風險和艱辛,但是也頗為刺激。他喜歡的就是刺激。摩根說:“金錢對我來說并不重要,而賺錢的過程,即不斷地接受挑戰才是樂趣,不是要錢,而是賺錢,看著錢滾錢才是有意義的。”

視錢為平常物,視賺錢為游戲,這就是猶太人的高明之處。唯有如此,才成就了那么多的猶太大亨。

看緊你的錢包

對錢財必須具有愛惜之情,它才會聚集到你身邊。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進你的口袋。

“緊緊地看住你的錢包,不要讓你的金錢隨意地出去,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你的錢每花出去一分都要有兩分錢利潤的時候,才可以花出去。”猶太巨富洛克菲勒是這個信條虔誠的遵守者。

洛克菲勒早年在一家大石油公司做焊接工,任務是焊接裝石油的巨大油桶。他細心地發現每焊接一個油桶要掉落的鐵渣每次不多不少正好是509滴,他想要焊接那摞得像山一樣的油桶要浪費多少焊條呀!于是他改進了焊接的工藝和焊接的方法,讓每次滴落的鐵渣正好是508滴,僅此一項改進,這家大石油公司全年的節約資金是5.7億之多!洛克菲勒本人也因此獲得了一次極佳的晉升機會。

努力掙錢是開源,設法省錢是節流。巨大的財富需要努力才能追求得到,同時也需要杜絕漏洞才能積聚。

洛克菲勒成為億萬富翁以后,他的經營管理也是以精于節約為特點的。他給部下的要求是提煉一加侖原油的成本要計算到小數點后的第三位。每天早上他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門將一份有關成本和利潤的報表送上來。多年的商業經驗讓他熟稔了經理們報上來的成本開支、銷售以及損益等各項數字。他常常能從中發現問題,并且以此指標考核每個部門的工作。1879年的一天,他質問一個煉油廠的經理:“為什么你們提煉一加侖原油要花19.8492美元,而東部的一個煉油廠干同樣的工作卻只要19.849美元?”這正如后人對他的評價,洛克菲勒是統計分析、成本會計和單位計價的一名先驅,是今天大企業的“一塊拱頂石”。

到了老年時期,有一天,他向他的秘書借了5美分。當洛克菲勒給秘書還錢的時候,秘書不好意思要,洛克菲勒當即大怒:“記住,5美分是一美元一年的利息!”由此可見,他對于金錢的節儉和計算真是到了極致。

猶太人的用錢原則就是只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他們認為不該用的地方,是一塊錢也不會花出去的。“對錢財必須具有愛惜之情,它才會聚集到你身邊,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進你的口袋。”

特別是猶太人不管多么富有,絕不會隨意揮霍錢財。在宴請賓客時,以吃飽吃好為尚,不會講排場濫開支;在生活中,以積蓄錢財為尚,不會用光吃光。猶太人測算過,依照世界的標準利率來算,如果一個人每天儲蓄1美元,88年后可以得到100萬美元。這88年時間雖然長了一點兒,但每天儲蓄2美元,大都在實行了10年、20年后很容易就可以達到100萬美元。可見對金錢除了愛之外,還要惜。也就是說,除了想發財外,還要想辦法保護已有的錢財。這就是猶太人經營致富的一個奧秘。

猶太人有句格言這樣說:“花1美元,就要發揮1美元100%的功效。”要把支出降到最低點。

很多猶太人老板,對任何的開支都精打細算,為的就是盡量地降低成本,減少費用。他們總是說:“要把一塊錢當作兩塊錢來使用。如果在一個地方錯用了一塊錢,并不就是損失一塊錢,而是花了兩塊錢。”

悉尼奧運會上曾經舉辦過一個以“世界傳媒和奧運報道”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在座的有世界各地傳媒大亨和記者數百人。

就在新聞發布會進行之中,人們發現坐在前排的炙手可熱的美國傳媒巨頭NBC副總裁麥卡錫突然蹲下身子,鉆到了桌子底下。他好像在尋找什么。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這位大亨為什么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做出如此有損自己形象的事情。

不一會兒,他從桌下鉆出來,手中拿著一支雪茄。他揚揚手中的雪茄說:“對不起,我到桌下尋找雪茄。因為我的母親告訴我,應該愛護自己的每一個美分。”

麥卡錫是一個億萬富翁,有難以計數的金錢,他可以買到一切可以用錢買到的東西,一支雪茄對于他來說簡直微不足道。如果照他的身份,應該不理睬這根掉到地上的雪茄,或是從煙盒里再取一支,但麥卡錫卻給了我們第三種令人意料不到的答案。

猶太人的這一節儉作風甚至為一些日本商人所仿效:

如果你到日立公司的日立工廠去,哪怕是酷暑,辦公室卻沒有冷氣設備。這是因為,日立的廠房很高,安裝冷氣太浪費。廠房不安裝,辦公室也不能特殊,職工都強忍著。辦公室里,用不著的電燈就一定要熄滅。日立的職工講究時間效率,日立的大甕工廠有一條標語——“1分鐘在日立應看成8萬分鐘”。意思是一個人浪費1分鐘,日立8萬職工就要浪費8萬分鐘。

日立的經理人員“惜量如金”。公司繪制了“代號一覽表”,將各機構、各負責人的代號告訴職工。如“吉田博總經理先生”只用日語讀音的第一個字母代替就行了。如果你在文件上加敬語。就會受到訓斥。

那么,我們能說猶太人很吝嗇嗎?并非如此,他們只是不付沒有道理的錢。猶太人認為這是他們自己的最大的優點,是重視金錢的表現。

看緊自己的錢包,愛錢的同時也要惜錢。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錢,這一原則已貫徹到猶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內化到他們的思想觀念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大化| 鄂温| 清流县| 姚安县| 舒城县| 开封县| 东辽县| 郎溪县| 洛扎县| 永新县| 星子县| 灵山县| 瓮安县| 陈巴尔虎旗| 海门市| 普格县| 武冈市| 宜兰县| 吉木萨尔县| 岱山县| 南投市| 平顶山市| 湖南省| 科技| 大石桥市| 冷水江市| 浦县| 丰城市| 九龙城区| 抚顺市| 万盛区| 喀什市| 米易县| 原平市| 西和县| 安平县| 玛曲县| 鞍山市| 云浮市|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