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沉思錄
-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愛比克泰德
- 6154字
- 2019-08-12 14:16:07
好人對凡事都抱著知足常樂的良好心態(tài),對命運羅盤所安排的種種都能做到坦然接受;好人也絕不會去玷污尊奉于心中的神,也不會因為各種雜念而改變信仰。
傾心享受你所發(fā)現(xiàn)的最美事物
我們應當認識到的是,因為我們的生命之火在時刻燃燒著,所以剩下的部分就會越來越少。此外,我們還應當知道的另一件事情則是,就算一個人能夠活得更長壽些,也并不代表他的理解能力就能把尚未領悟的事物之謎解開,而且他也不一定能繼續(xù)保持那種努力的狀態(tài),去獲得有關神與人的知識與思考能力。那是因為,雖然一個人在步入耄耋之年以前,他的各種基本功能如排汗、營養(yǎng)吸取、想象能力以及胃口等其他各個方面不會出現(xiàn)故障,但是那種運用我們自己的能力、達到我們責任高度標準的能力、透過現(xiàn)象清楚認清本質的能力、判斷一個人應否立即離開人世的能力等,絕對都需要一種要求較高的理性能力,而這些能力恰恰已經(jīng)出現(xiàn)衰退的跡象。所以我們必須抓緊時間、提高效率,因為我們不但在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我們對于事物的概念及對其的理解能力都會在第一時刻開始衰退。
我們也應當注意到:就算是那些依自然本性而生的事物,也會有著令人歡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舉例而言,面包的表面在烘烤時會出現(xiàn)一些不規(guī)則的裂紋,而這些意外產生的不規(guī)則裂紋本身,并非面包師本來想要獲得的效果。然而,這些不規(guī)則裂紋卻在某種角度上不失為一種錦上添花,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刺激人們的食欲。類似的例子還有無花果,無花果在成熟時也崩裂開一些不規(guī)則的小口子;橄欖的果實,也會在已經(jīng)成熟但尚未完全腐爛時給自身增添一種獨一無二的美味質感。因自身重量而被壓彎的麥穗、獅子臉上豎起的“劍眉”、野豬嘴里無意流出的唾液以及其他東西都是類似的例子。當我們獨立去觀察和評價這些東西的時候,會覺得它們并不是什么稱得上美的事物,但由于這些都是因自然本性而成的天然效果,故而在實際上依然是錦上添花,最終讓我們的心靈感受到了歡愉的體驗。所以說,如果我們對宇宙中形成的事物有一種先知先覺、深入核心的洞察力,那么所有這些作為自然結果而出現(xiàn)的事物,在我們看來都是經(jīng)過特意安排,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的。因此,當我們看到野獸齜牙咧嘴的兇狠模樣時,也能感受到某種獨特的樂趣,而且絲毫不遜色于用想象力來創(chuàng)作的相關圖畫或雕塑;在年事已高的老人身上,我們所能發(fā)現(xiàn)的是一種成熟穩(wěn)重和舉止得體的美;我們也可以用樸實無華的視角來欣賞年輕人身上所散發(fā)出來的可愛魅力;很多類似的事物都會這樣積極主動地自我呈現(xiàn),雖不一定能給每一個人帶來歡愉,但至少能給那些真正熟識自然及其產物的人帶來足以細細品味的效果。
希波克拉底的一生不知救治過多少病痛傷者,而他自己最終也難逃染病身亡的結局;占卜師們對很多人的死亡做出了預言,但也無法擺脫這一命運降臨在他們的頭上;亞歷山大、龐培和愷撒,一生攻城略地不計其數(shù),在戰(zhàn)斗中殺死的騎兵、步兵可謂尸橫遍野,但他們自己最終也難逃死亡的符咒;赫拉克利特對宇宙間的大災大難做了很多的思考與推測,但他自己卻因水腫病而死,而且臨終時得到的是全身淤泥覆蓋的慘相;德謨克利特被壞人搞得身敗名裂,蘇格拉底則被壞人在背后捅了一刀。所有這些例子意味著什么呢?你的一生就像經(jīng)歷著登船起錨、揚帆遠航、拋錨停船、登陸上岸的過程。如果你的人生在現(xiàn)實中經(jīng)歷著不同于此的生活,那么你真的不需要神的存在,因為神根本不會出現(xiàn)在那種情形之中;如果你的人生出現(xiàn)在另一個沒有情感的國度,那么你當然不用再受痛苦與喜悅情緒的左右,也不再成為血肉之軀的奴隸,此時的血肉之軀與尊貴靈魂之間,后者是充滿智慧和神圣旨意的,而前者則代表著凡塵俗世與腐化墮落。
如果你并沒有把自己的腦力奉獻給體現(xiàn)公共利益的目標,那么請不要把你所剩無幾的余生浪費在替別人思前想后的事情上。因為,如果你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那么你自己便失去了能做很多其他事情的機會。就是說,我們去注意別人在做什么事情、為何要這么做、說了什么、想了什么、意欲何為等,都會讓我們在探究我們自身支配能力的目標上南轅北轍。所以,我們應當在我們的思想行進中抑制一切漫無目的、毫無價值可言的怪想法,過于好奇的情緒以及充滿惡意的念頭;真正值得我們殫精竭慮去思考的問題應該是別人突然問到你的一個問題,即“你現(xiàn)在在想什么呢?”你要用那種毫不猶豫的坦率口吻立刻回答出你此刻在想的是具體哪一件事;只有從這樣的回答中才可以清楚地看出你內心的純潔與慈善,并且是一個在社交上合群的人。因為你不會對精神的歡愉及肉欲的滿足給予特別的關注,而且在待人接物上毫無敵意,也鮮有嫉妒和猜疑之心,所以,在問及你“你正在想什么”這類問題時,你絕不會面紅耳赤、尷尬難當。那些能夠做到這些標準或已經(jīng)躋身優(yōu)秀者行列的人,猶如神靈的司祭和侍從一般。因為他們可以將植于內心深處的神格品性濟世救人,而這一神格品性并不會讓人沉迷于精神上歡愉的追求,也不會受到肉體上痛苦的傷害。這一神格品性能讓世俗之人遠離身體上的冒犯,不會感受到精神上的罪惡感,最終成為一名品性高貴的戰(zhàn)士。而這位高貴的戰(zhàn)士可以做到不為一時的激情所動,同時做到正義的垂范;對已成定局的事物和命中注定的所得欣然接受。對他人所言所為所想的關注,往往是出于大局利益上的考慮,但這種事情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會偶爾為之。因為,這才是一個人生而有之的天性,也是每個人的行動準則;每個人都要經(jīng)常思考自己在總體事物中所占有和分配到的那一份,繼而才能做出與之相稱的自身行為,而且要勸誡自己:我所得到的份額已經(jīng)讓我滿足了。每個人的所得永遠與他自身共存,而他自身也與所得之物一生相隨。他還應該牢牢謹記的是:每一個理性的動物即人,都是他血脈相連的族人,關心人類整體利益是人的本性所在;我們無法對所有人的意見都認同,而只需要去堅持與認可那些明顯遵循了自然生活規(guī)律的看法與意見。對那些不按自然規(guī)律去生活的人,他們有各種類型,居家或外出,白晝抑或黑夜。要謹記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以及什么人會與他們一起過上這種不純潔的生活。相應的,對于任何這些人發(fā)出的贊美之聲,我們不會表示認同和贊許,因為他們對自己都沒有感到滿意過。
要做到心甘情愿地工作,關心公共利益事項,凡事都要做到審時度勢、考慮周全、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不要只注重形式上的修辭而放棄了實質上的思考,也不要去做一個夸夸其談的人,更不要做兩頭忙、最終卻碌碌無為的人。此外,還要讓你心中的神格品性庇護著你自己這個脆弱的生靈,學會勇敢果斷而成熟穩(wěn)健的作風,不要懼怕卷入政治。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羅馬人,就要把自己的奮斗目標定位為一個統(tǒng)治者。每個人都要做到在其位、謀其職,就像一個在等待上天隨時召喚的志士。時刻處于待命的狀態(tài),既不需要宣誓儀式,也不需要別人的佐證。這樣的人應該永遠保持內心快樂的狀態(tài),而且永遠不需要別人給予幫助與施舍,也不需要外界賜予才能達到內心的寧靜,應當自強自立,不需他人的扶持與擁奉。
假如你在人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什么是比正義、真理、禁欲和剛毅更有價值的東西,亦即說,你發(fā)現(xiàn)比心靈的自我滿足更好的東西,自我滿足是在你并未做出自主選擇的情況下分派給你的,這也是你按照正當?shù)睦硇匀バ惺碌脑蛩冢牵绻阏娴恼业搅巳松斜冗@更美好的東西,那就請你全身心地去追求它吧,請你傾心享受你所發(fā)現(xiàn)的最美事物。深植于你體內的神格品性,把你全部的欲望都收服,并對所有的表面假象進行檢視與審查。而且,正如蘇格拉底說的那樣,它把自身和感官判斷分離開來,并將其自身歸依于神靈,從此心系人類福祉。而如果現(xiàn)實中不存在比這更好的東西,即發(fā)現(xiàn)別的一切與其相比之下均顯得十分渺小,在價值上也相形見絀的話,那么就不要去尊奉別的東西了。因為,一旦你誤入歧途,在內心上傾向于別的東西,那么你就很難再集中精力去偏愛那些真正適合或屬于你的善事善物了。任何其他的事物,比如眾人的贊譽、權力的授予、歡樂的享受等都不應該拿來和理性、政治、實踐之善相媲美。所有這些東西,雖然在表面上似乎可以在對自身稍加調整的情況下適應于更好的事物,但其依然可能在即刻之后占據(jù)優(yōu)勢并統(tǒng)治著我們。所以我要說的是,你索性直接選擇更為美好的事物,不過要始終堅持、不得放棄。可是你說,有用性是事物好壞的判斷標準。那就更好說了,如果它對理性的你有一定的效用,那么就請對它不離不棄;但是,如果它只是對于動物性的你有用,那么就要放棄它了。不要傲慢地堅持你自己的武斷,而要以一種更為準確的辦法來探究。
不要把如下內容看作是對你有利的事情:那些足以讓你違背諾言、喪失自尊、陷入憎恨、猜疑、詛咒、偽善以及需要通過掩飾來滿足的欲望等之類東西。那些熱愛真理和神靈勝過其他、崇拜自然的完美、行為無過失、從不抱怨的人,既不冷漠孤僻,也不需要過多的朋友。而最重要的是,他既不會刻意去追求死亡,也不會在死亡面前當逃兵;無論壽命有多長或者有多短,他都毫無牽掛。就算在此刻就要離開人世,也能做到坦然面對,儼然一副即將去做一件既體面又自然的事情的樣子;在整個人生中,應該只關心一件事,即自己的思想有沒有偏離了一個理性動物和文明社會成員的正道。
在一個已經(jīng)經(jīng)過心靈磨礪和凈化的人身上,你是找不到什么腐朽的地方或者不潔之物以及潰爛的傷口。當命運召喚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他的人生早已功德圓滿,人們不會說他是一個沒演完戲就退場的演員。而且,在他心中既沒有奴才心態(tài),也沒有矯揉造作之處。他會與事物保持合適的距離,既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他無可指責,同時也沒有什么要逃避的。
英名即使流芳百世也有銷聲匿跡之時
尊重那種能夠形成判斷與看法的能力。因為,只有憑借這種能力,我們才能得出在靈魂中究竟有沒有與自然和理性動物的構造存在矛盾之處的結論。這種能力也使人們不會做出草率的判斷與定論,進而使你待人友善、對神服從。
拋棄凡塵俗念,心中牢記幾條箴言:每個人都只活于當下,而當下卻是一個無法被分割的點。人生的其他部分要么就是既成的過去,要么就是未定的將來。人生短短數(shù)十載,我們所生存的只是方寸之地;死后的英名即使流芳百世,也終有銷聲匿跡之時,只有通過可憐的人類后代來繼續(xù)沿襲。何況人生苦短,自知不暇,遑論久遠的前輩。
雖然上面說了很多,但我在這里還想再補充一些:對呈現(xiàn)在你面前的事物都下一個定義或概念性的描述,并通過這種方法來更加清楚地對事物內在本質進行了解,而且從事物的整體性視角去考察。因此,你可以為自己找出適合事物的稱謂,包括由這種事物所組成其他事物的名稱,以及這種事物分解后各個部分的名稱。因為,再也沒有比內心的升華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了,你要對人生中呈現(xiàn)在你面前的事物進行系統(tǒng)、客觀的調查,而且要在觀察事物時始終不忘洞悉宇宙的本原,還要去了解和知曉宇宙間處于運作狀態(tài)中的每一事物的機能與功用。最后,我們仍需要知道的是,其中每個部分相對于整體而言各有多少份量的價值,相對于人本身而言又有多少份量的價值。其中,人是最高城邦的一位公民,而所有其他的城邦則又像是這一最高城邦的子屬概念;我們要去了解每一單個的具體事物究竟是什么、由什么建構而成,去了解給你留下印象之事物在本性上究竟能維持多久的時間,還要知道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對待這一事物的態(tài)度,比如親切、剛毅、務實、忠誠、儉樸、知足還是其他。因此,不論在什么場合,我們都應該謹記:這都來自于神的旨意;各種機緣巧合和偶然事件等,其實也來自于命運輪回牽絲引線般的安排;這也來自我們共同的祖先、同族血親和我們的配偶,雖然他們無法確定他們的本性。這些我都很清楚,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依照仁慈與正義的自然交友法則去對待他們。同時,無論是多么無關緊要的事物,我都會努力去探清它的真實價值分量。
即使你不得不去做擺在你面前的工作,還是請你同樣拿出嚴肅認真、精力充沛和平靜如常的態(tài)度,并遵照正當?shù)睦硇栽瓌t去行事,絕不要讓其他因素使你分心,盡量保持你神圣的純潔本色,并假想你在下一刻就要將其物歸原主;如果你要開始做這件事情,那么還是請你用無所畏懼的態(tài)度去對待它,記得依自然本性而行。盡量在你說的每一句話中都吐露真誠,這樣你可過上心靈幸福的生活,并且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你。
正如醫(yī)生總需要隨身攜帶一些醫(yī)療器械以備不時之需一樣,你也必須懂得一些與神和人相關事項的法則,這樣才能做好任何事情,哪怕是那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而且,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還要盡量做到神與人完美交融的地步。那是因為,如果你在做事的同時不參照神的事物,那么就無法把有關人的事情做好。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理。
停止隨心所欲的到處游蕩吧,因為這樣下去的話,你既沒有機會追憶古羅馬和古希臘人的英雄事跡,也沒有時間去拜讀那些你專門為自己晚年時候收藏的精品書籍。如果你還在乎你自己,那么就趁你還有一絲力氣的時候行動起來,迅速找回現(xiàn)在就擺在你面前的理想目標,把游手好閑的空想拋到九霄云外,趕緊進行自我拯救吧。
如果你能有條不紊的處理任何事情,就能夠從中享受到種種樂趣。有很多人等到好運喪失殆盡才幡然醒悟。他們經(jīng)歷很多有趣的事情,卻總是行色匆匆,不知道享受樂趣,等到他們醒悟過來時,就會寄希望于時光能夠倒流。他們就像駕馭生活的騎手,因為要趕路而加快生活的步伐。他們妄想在一天之內就能夠吞下一生都難以消化的食物。他們總是自以為成功在望,而把享受拋在腦后。由于匆忙,所有的事情都會很快結束。即便是對知識的追求,也應該有所節(jié)制,以免浪費時間去學習那些無關緊要的知識。人生長久,而快樂短暫,行動宜速,享受宜緩。因為工作結束后會有娛樂相伴,而娛樂結束后卻只有悔恨相陪。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心想那些虛偽的東西,聲名顯赫卻不是以實在為根基的人是不會快樂的。那些表面看起來實在的人,要遠遠差過真正實在的人。在一些偽善者的頭腦中經(jīng)常會有各種各樣的欺詐的想法。而另外一些人與此類似,他們喜歡不切實際的想法,不喜歡真實。他們的妄想大多不會有好結果,原因在于它們缺乏堅實的根基。只有真實才能給你帶來名望,也只有真實才能使你受益匪淺。
盜竊、播種、買東西、保持肅靜、打破砂鍋問到底等各種事情,都是通過特定的人類詞匯來賦予特別的含義的;因為這一過程是肉眼所無法看到的,只能依靠心靈。
身體、靈魂、理性:讓身體擁有感覺,讓靈魂有所歸依,讓理性遵從法則。透過表面現(xiàn)象來形成感性認識的過程,是一般動物都能做的;完全被欲望之繩牽引下行事的作風,屬于野獸行徑,屬于把自己變成女人的男人,也是法拉利斯和尼祿之流的所作所為;心中沒有神靈的人、可以背叛祖國的人以及那些關起門來搞壞事的人,他們也有著屬于他們自己的一套所謂做事原則理性。退而言之,就算世上其他事情跟我上面提到的這些有著相同之處的話,但對好人而言仍然有著一些壞人所沒有的特質。因為好人對凡事都抱著知足常樂的良好心態(tài),對命運羅盤所安排的種種都能做到坦然接受;好人也絕不會去玷污尊奉于心中的神,也不會因為各種雜念而改變信仰。相反的,他們能時刻保持內心平靜如水,對于自己內心的服從無異于對神的臣服。他們也從不撒謊,更不會做出背信棄義的惡行。如果別人不覺得他所過的是某種簡單樸素、不驕不奢且知足常樂的生活,那么他不會遷怒于別人,也不會偏離通向自己人生終極目標的軌道。為了達到人生的終極目標,人們本來就應該保持純潔無瑕、心如止水的人生態(tài)度,做好隨時可能離開人世的心理準備,并對自己命運的賜予心甘情愿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