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39易州鎮

  • 新崇禎紀實
  • 一臉邋遢
  • 2710字
  • 2019-09-19 00:03:00

徐光啟走后,朱由檢獨坐于乾清宮。

學院的事很滿意。

農學、商學、工學,三個學院教材與師資都有了著落。

還有法學,也要盡早安排。

農學固然很重要,做幌子的作用更重要。

商學培養賬簿人手,以后有機會時清洗完胥吏,學院可以立馬頂上去

這個需求是很旺盛的,光是朝廷各衙門就要三四千人,各級府衙、縣衙更是無數。

法學作用更大。

朱由檢一直很不明白,大明的縣官靠什么斷案的?

莫非孔二先生書里還有刑法不成?

時機合適的時候,法司這一塊肯定會動,這時候就需要法學了。

工學與農學差不多,學術的意思更濃一些。

還得編一套語文教材,這個讓宮里太監去做就可以。

提筆寫下要求,前期以千字文等教材識字,后期則以詩賦曲等為主。

至于儒家,與墨家農家什么的并列介紹介紹就算了。

當然,還得借著培養農工商人的名義。

現在就差毛文龍與洪承疇了,除此之外朱由檢不準備再做什么了。

——

這一個月來招兵比預想的要慢一些,主要是朱由檢不給安家銀子。

所謂安家銀子,就是指招募士卒時要給點銀子安置家人,通常是先付5-10兩的銀子。

這弊端就多了去了,領了銀子過幾天就跑的也有,與招募官商議好分賬冒領的也有。

不過畢竟待遇好,一個月還是招了萬余人,加上原有四千多堪用的,合計一萬五千人有余,侍衛營挑選出五個團兩千余人。

其中有以挑選出的大漢將軍為主的兩個團,訓練完后會作為朱由檢的隨身侍衛。

這些大漢將軍都削了軍籍,又將家人遷移到皇莊分給田地。

其余成員精挑細選之外也對出身嚴格要求,沒有家人的不要,不是良善人家不要。

——

外臣一時半會沒法動,還是先從宮內做起。

只是稍加了解,就發現內臣也不是容易解決的。

宮里太監數量大體查清,總共不到兩萬。

至于滿清說宮內太監十萬人,這就太扯淡了,算上工匠都沒有這么多。

如果有十萬太監,文官早就罵娘了,畢竟太監的薪水是國庫發的。

翻看典籍,可以發現在正德帝時宮里太監已經達到萬人以上。

嘉靖時曾試圖削減太監人數,最終卻不得不又收進數千人。

萬歷時,不顧文官反對,分幾次先后又收進一萬三四千人——不收不行,怕鬧事。

天啟時,又先后收進五六千人。

注意,這里說的是收進,并且是不情愿的,明代皇帝一直在為太監過多發愁。

龐大的太監數量,對朝廷財政是個巨大的負擔。

而且皇宮里實在是用不了這么多人,很多太監其實就是在吃閑飯。

因此大明歷代皇帝都把自宮列為犯罪,懲罰除了打板子就是充軍發配。

但是,這條法律從來就沒法執行。

天災人禍以及殘酷的階層壓榨,都在逼迫很多底層百姓自宮,希望能進宮尋個生路甚至飛黃騰達。

1620年,大約兩萬自宮者進京尋求進宮,被拒絕后差點釀成亂子。

無奈之下天啟才收進幾千人,至少進了宮不會餓死。

宮里最多需要千人,怎么安排這兩萬人就成了問題。

這還僅僅是宮內的,京師里還聚集著數千私自閹割者,俗稱無名白。

就這么將太監裁撤,放任他們流落社會,這肯定不行。

首先,擴大內書房。

內書房是教太監識字的地方,在天啟時基本關閉。

王裕民已經重新開啟了識字班,又設立賬房班,只是還不夠。

識字班教授識字、數學,十到二十歲愿意學的都可以報名,作為賬房班的預備生,結果報名者太多不得不限制在五百人。

賬房學校要求高些,所有十至三十歲的識字會算太監都可以報名,最后擴大至400多個學員。

學完了出路不用犯愁。

禁軍暫時沒允許外臣插手,所有后勤事宜都是由太監們掌管,光是這一塊就需要太多的人手。

此外軍器廠、鐵廠、煤窯、宮內查賬,需要的賬房也不是少數。

再令王之俊在內官監下設立一查賬組,負責各處賬簿查驗之事。

再搞個煤球廠。

煤球爐的結構不要太簡單,朱由檢畫出草圖就交給了太監,隨他們折騰去。

指著這東西賺錢也不現實,定價只要夠本就行。

京師百萬人口,富貴之家不計其數,想必他們也不想因為省點加工費就將家里弄得又臟又亂。

壁爐似乎對分流太監沒什么用處。

壁爐這個東西也很簡單,只要做好屋外供風就可以,免得形成抽風效應,供暖效果大減。

以前皇宮里冬季取暖都是炭盆之類的,燒的是專門進貢的紅羅炭。

就不說把個京師附近的山頭砍得光禿禿了,也不說折騰老百姓了,關鍵是煙霧有毒。

據說,明朝皇帝子嗣多夭折就是這玩意害的。

朱由檢可不想生個兒子夭折了,再生個還是夭折,他自覺沒古人心大,受不了這個持續打擊。

再者這玩意死貴,市面上上好木炭都得每百斤八錢,貢品價格只會更貴。

而無煙煤呢?

百斤一錢四,差了六七倍。

看似不貴,可架不住量大,每年皇宮用木炭兩三千萬斤。

不當家不知道油鹽柴米貴!

從拒馬河回來后,幾次實驗后就開始在各宮加裝壁爐,沒多久各宮的屋后就都豎起了數量不等的煙囪,遠遠看去很是丑陋。

這比燒木炭強多了,起碼出煙口、爐灰都在屋外,屋內干凈了很多,也比炭盆少些失火的危險。

還要裁撤工匠、發遣老弱太監,這卻需要問皇后了。

——

“啊!”

午飯時皇帝問起,周皇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愣了一下:“妾這一陣忙著票據賬房之事,工匠太監的事妾就交給袁妃去做了。”

朱由檢笑笑:“朕回頭去問好了,賬房的事順利嗎?”

周皇后自從做事一直興奮的很,頗為得意的道:“還算順利。”

幾日前,經過半個月的印刷預備,宮中十二庫與各廠局全部采用四聯票據、領料單。

按照皇帝的吩咐,無論宮內哪個衙門需要領東西都要出具領單,庫里見領單后開票據。

票據庫里留一聯,庫賬房一聯,領取衙門一聯,余下一聯交皇后處。

票據與后世格式差不多,日期事項物品錢數,只是大了幾倍,因為毛筆字大。

沒有復印紙,只能采用一張大紙以虛線分成四部分騎縫用印的辦法,使用時再裁開。

領料單同樣四聯,只是刻印的內容不同。

票據、領單都由皇后安排發放,皇后除了定期查賬之外,也會不定期的抽查。

這樣一來,太監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樣借著個由頭就多領冒占了。

只是每日里領單、交單之人絡繹不絕,坤寧宮卻是變的喧鬧不已。

而且數十個記賬、查賬太監在東西兩側偏殿辦公,每日里也是煩人的很。

“坤寧宮里人來人往成何體統?”周皇后又不失時機的拉長腔調道:“再者妾每日里煩躁的很,您得給另外找個地方坐堂才行。”

朱由檢還就吃這一套:“皇后開口了,我自然照辦。”

想了想:“永壽宮如何?”

永壽宮是西六宮之一,出了坤寧宮西側門就到,方便的很。

周皇后自然是很樂于在此辦公的,臉上卻浮現出一絲戲謔的笑容:“可這么一來,陛下以后可就少了一處后宮安置后妃了,您舍得嗎?”

朱由檢哈哈一笑,悠悠的道:“我怎么聽著有一股酸味?”

周皇后抿著嘴笑了笑。

“還有,剛剛實行幾天的功夫,妾就聽說宮內有不少怨言流傳。”

朱由檢冷笑:“有怨言是好事啊,這說明新的制度起作用了。

至于這些太監,為首者交給魏忠賢,其余人發鳳陽守陵吧。”

看來效果不錯,運行一段時間看看還有什么漏洞,沒問題就向朝廷各部推廣。

周皇后有些不忍:“妾覺得都發去守陵好了。”

“就依你的意思好了。

光祿寺呢?”

“光祿寺是外廷,妾可管不到那里,只能令他們保留領料單,以備陛下日后盤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宾阳县| 建水县| 调兵山市| 华蓥市| 临湘市| 滨海县| 滁州市| 扬中市| 鹤岗市| 时尚| 灵台县| 青海省| 罗定市| 灵石县| 巴林左旗| 方城县| 宜宾市| 凭祥市| 平乡县| 那曲县| 远安县| 嵊州市| 泽州县| 布尔津县| 洛南县| 镇雄县| 沐川县| 婺源县| 大竹县| 宕昌县| 台东市| 乌兰察布市| 石柱| 郑州市| 开平市| 友谊县| 天全县| 门头沟区| 娄底市|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