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疾病影像診斷流程
- 高波 王青 呂翠主編
- 3235字
- 2019-08-09 14:00:42
第一節 X線消化道造影
X線消化道造影在臨床診療工作中占的比重很大,早已成為消化道疾病的常規檢查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上消化道造影、小腸造影、結腸氣鋇雙對比造影以及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和T管造影。單純的鋇劑造影僅能顯示消化道的總體輪廓,對于一些微小病灶的顯示非常困難。氣鋇雙重造影可以使消化道呈現良好的對比顯示,易于發現陽性結果,因此在臨床中應用廣泛。
一、上消化道造影
食管造影檢查前患者只需要禁食4小時,一般不需要做其他準備。造影劑為硫酸鋇混懸液或泛影葡胺,造影前需要常規胸部透視,除外胸部病變。檢查時需要多個角度觀察食管情況,當懷疑食管靜脈曲張時患者應臥位;懷疑食管異物時應在硫酸鋇中加入少量消毒棉花行鋇棉檢查。食管造影對咽部或食管腫瘤、食管異物、食管狹窄程度和食管靜脈曲張等食管病變的顯示清晰,且操作簡便易行、禁忌人群少,除少數食管穿孔和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病人不能做以外,一般疑有食管病變的其他患者都可以行此檢查,已經成為食管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有國外學者通過比較發現,食管吞鋇檢查在滑動性食管裂孔疝肥胖患者術前術后的診斷評估方面價值要優于食管內鏡,可以幫助臨床更好地控制病人的反流和嘔吐癥狀(圖2-1-1)。
胃腸造影患者檢查前需要禁食6小時,檢查前數天禁止服用不透X線和對胃腸功能有影響的藥物和食物。造影劑為硫酸鋇混懸液或泛影葡胺,造影檢查前先行胸腹透視,排除一些腸梗阻、消化道出血(可于出血停止、病情基本穩定數天后進行)、穿孔等禁忌病變。檢查前病人先口服產氣劑,鋇劑用量約150~200ml。可用于上腹部腫塊的發現、上消化道梗阻及其部位的診斷,也是上消化道術后復查的常規檢查。
二、小腸氣鋇雙對比造影
患者應禁食12小時,禁飲4小時,檢查前30分鐘~1小時口服促胃腸蠕動藥(莫沙比利)10mg;10分鐘后口服產氣膠囊;再過10分鐘后口服稀釋硫酸鋇溶液200~300ml;過10分鐘后再次口服產氣膠囊和稀鋇200~300ml。然后過10~20分鐘開始間斷分次檢查,直至鋇劑到達回盲部。X線小腸造影在小腸出血、炎癥、腫瘤和息肉的顯示良好,并且對于小腸梗阻的診斷價值已得到肯定(圖2-1-2)。但應該指出的是,消化道穿孔、完全梗阻以及年老體弱不能耐受等人群不宜行此檢查。近年來,CT及MR小腸造影對于小腸病變的顯示研究迅猛(詳見本章第三節、第四節),可以明確腸壁及腸管周圍病變,彌補了X線小腸造影顯影的不足,臨床診療中可將二者結合起來互為補充。

圖2-1-1 滑動性食管裂孔疝
女,76歲。燒心10余年,發現胃食管反流病史8年余。A.立位片示胃底位于膈下;B.臥位片示胃底疝入膈上

圖2-1-2 小腸克羅恩病
男,26歲。反復發熱1年,右下腹痛1個月。小腸氣鋇雙對比造影顯示小腸多發節段性狹窄,黏膜皺襞破壞
三、結腸氣鋇雙對比造影
X線結腸造影檢查前準備應充分,提前3天進食少渣食物,提前1天進流質食物,并開始用瀉藥,大量飲水;檢查當日服用開塞露,對于大便次數較少的患者,應做清潔洗腸。檢查前靜脈注射平滑肌松弛劑(如抗膽堿藥等,但患有心臟疾患、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的患者禁用),目的是降低腸道張力,消除腸道痙攣,從而更好地顯示胃腸道黏膜和一些微小的病變。檢查時經肛門灌入鋇劑,當鋇劑到達結腸脾曲時停止,再經肛門向患者結腸內注入空氣,當氣體推動鋇劑到達盲腸、整個結腸充氣充分時停止。此項檢查有絕對禁忌證,即中毒性巨結腸、假膜性結腸炎、結腸穿孔或壞死、直腸活檢術后24小時內的病人不能行此檢查。結腸雙對比造影可以發現和明確腹部腫塊的浸潤范圍、排查黑便或貧血的原因、明確結腸梗阻的部位和類型(圖2-1-3)。有學者將其改良后發現在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的診斷中作用更加突出,降低結腸氣鋇檢查中的輻射劑量的研究也已開展,以求更好地優化其應用。此外,結腸氣鋇造影結合CT容量分析可以對結腸腫瘤的放療效果進行評估和預測腫瘤復發可能。下消化道出血如果發生在闌尾,是臨床治療很棘手的問題,幾乎不可能用內鏡止血。Konno等證實了治療性鋇灌腸治療闌尾部位出血的可能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圖2-1-3 結腸息肉
氣鋇雙重造影檢查示多發突向腔內的息肉,部分有蒂息肉呈內外雙環的“墨西哥帽”征
四、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直接膽道造影的一種,是在X線引導下利用內鏡經十二指腸插管直接注入造影劑使胰膽管顯影的方法。近年來,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在胰膽管疾病顯示方面的價值得到了廣泛認可(詳見本章第四節),已經基本取代ERCP成為膽道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但不可否認的是,ERCP除具有診斷功能外,還兼具治療作用,并且由于其微創直觀,在明確病因的同時可進行取石碎石、病理活檢等操作,因此在臨床診療中仍然應用廣泛(圖2-1-4)。ERCP是膽道結石治療的首選方法,在清除一些較大的膽總管結石時,可以加用縮膽囊素來促進清除。此外,ERCP也是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診斷的金標準。另外,ERCP微創治療對兒童胰膽管疾病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值得注意的是,ERCP可以誘發急性胰腺炎等胰腺病變的發生,對胰腺癌高危患者來說,在ERCP術后放置胰腺支架可以有效預防胰腺炎等并發癥,并且十分安全。

圖2-1-4 膽管炎
A.復發性膽管炎患者行肝-空腸切除術未成功急行經皮引流術;B.雙球囊小腸鏡-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顯示成功通過高度狹窄部(長3mm,白箭頭)到達擴張膽管內(寬8mm)
五、T管造影
T管造影是膽道術后常規膽道檢查方法,是經引流管注射造影劑(一般為泛影葡胺)來使膽道系統顯影,用以了解術后膽道情況(圖2-1-5)。傳統的T管造影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顯影質量不高影響術后的評估,并且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多。有學者采用造影劑滴入法,即將造影劑在T管距腹壁約5cm處滴入,可明顯降低膽道感染的發生率。因此改良T管造影是目前臨床應用和研究的主要方向,值得更加深入的探究。
六、X線排糞造影
X線排糞造影是將造影劑注入直腸,模仿真實的排便過程,動靜態結合觀察患者“排便”時直腸肛管的檢查技術,可以用來診斷直腸肛管部位的器質性和功能性病變,在便秘患者的原因篩查中應用廣泛,尤其是直腸前突等出口性梗阻病因的診斷中價值確切。近年來MR排糞造影的價值正在探索之中(詳見本章第四節),國內外研究發現,X線排糞造影在顯示直腸及黏膜病變、評估脫肛大小和盆底深度方面優于MR排糞造影,但后者在顯示直腸外并發癥等方面價值更大,臨床工作中二者可相互補充(圖2-1-6)。

圖2-1-5 膽管癌支架置入術后T管造影
男,78歲。皮膚鞏膜黃染伴皮膚瘙癢10天,小便色黃并進行性加重。T管造影可見對比劑順利進入肝內外膽管,肝外膽管及肝內膽管分支擴張,膽總管局限性充盈缺損并見支架植入

圖2-1-6 排糞造影
A.排糞造影顯示直腸前突(白長箭)伴肛內翻(白箭頭)及排便時不完全性直腸排空;B.排糞造影顯示用力時直腸膨出(白短箭);C.結腸傳輸試驗,60小時后腹部X線平片顯示滯留標記物(黑箭)分布于整個結腸
總之,X線消化道造影是消化道疾病首選的檢查手段,為消化道病變的早期發現和定性提供首要資料,明確消化道造影的適用和禁忌范圍、合理選擇正確的造影方法對臨床診療至關重要。隨著造影技術的不斷完善,必將在消化道疾病的臨床診療和科研方面發揮更大的價值。
(郭浩 董建軍 高波)
參考文獻
1.Fornari F,Gurski RR,Navarini D,et al.Clinical utility of endoscopymorbidly obese patients:a study before and after gastric bypass.Obes Surg,2010,20(6):702-708.
2.Kawaquchi Y,Oqawa M,Omata F,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of pancreatic stenting to prevent pancreatitis after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Word JGastroenterol,2012,18(14):1635-1641.
3.Konno Y,Fujiya M,Tanaka K,et al.A therapeutic bariumenema is a practical option to controlbleeding from the appendix.BMC Gastroenterol,2013;13:152.
4.Limketkai BN,Chandrasekhara V,Kalloo AN,et al.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 and safety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cross pediatric age groups.Dig Dis Sci,2013,58(9):2653-2660.
5.Maataoui A,Voql TJ,Jacobi V,et al.Enteroclysis:Current clinical value.Word JRadiol,2013,5(7):253-258.
6.Murono K,Kawai K,Tsuno NH,et al.Bariumenema and CT volumetry for predicting pathologic response to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Dis Colon Rectum,2014,57(6):715-724.
7.Tao T,Zhang QJ,Zhang M,et al.Using cholecystokinin to facilitate endoscopic clearance of large common bile duct stones.Word JGastroenterol,2014,20(29):10121-10127.
8.何憲國,樊新云,劉向東.排糞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X線測量與診斷.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1,22(3):181-183.
9.李德春,李瑞紅,權斌.經長導管小腸減壓與選擇性小腸造影在老年小腸梗阻中的應用.中國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0,4(8):1401-1403.
10.邱洪明,郭光遠,王燕,等.直腸前突手術前后的動態X線和MR排糞造影.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2,18(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