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疾病65 松果體囊腫

簡要病史
例1,男,48歲。左額部血腫術后。例2,男,10歲。間斷性肢體抖動1天。
CT與MRI所見
例1,CT平掃(圖1-65-1A),丘腦后內側、松果體區類圓形較低密度腫物(箭),右前緣弧形高密度影。左額部內板下少量水樣密度影及氣泡。矢狀位T 1WI(圖1-65-1B),病變為圓形低信號,最大徑12mm,邊緣清楚(箭),位于第三腦室后部后方、四疊體后上方、胼胝體壓部及大腦大靜脈下方。FLAIR(圖1-65-1C),病變呈均勻高信號(箭),CT高密度對應處為低信號。冠狀位增強T 1WI(圖1-65-1D),腫物邊緣弧形強化,內部無強化(箭)。例2,矢狀位T 2WI(圖1-65-2A),第三腦室后方圓形高信號腫物,最大徑10mm(箭)。DWI(圖1-65-2B),腫物信號較低(箭),但高于腦脊液。
圖1-65-1A
圖1-65-1B
圖1-65-1C
圖1-65-1D
圖1-65-2A
圖1-65-2B
最后診斷
均為松果體囊腫。
病理與臨床特點
松果體囊腫(pineal cyst)原因不明,為松果體實質內囊性病變。本病也是顱內常見囊腫,尸解發現率為25%~40%,成人MR檢查檢出率約23%。病理學上囊腫內液體可為清亮或黃色,囊腫內壁由邊緣清楚的細小纖維膠質構成,外壁為受壓的松果體實質組織,無內襯上皮及實性組織,囊腫腔面可見出血所致的含鐵血黃色素沉積。有癥狀與無癥狀松果體囊腫之間組織學所見并無差異。可見于任何年齡段,但中老年多見,女性約為男性3倍。多無癥狀,為影像學檢查或尸檢時偶然發現,較大者壓迫周圍組織引起腦積水、頭痛及Parinaud綜合征(頂蓋壓迫所致)。突然出血則可致松果體卒中,表現為急性頭痛加劇、視力下降,甚至可致猝死。本病一般預后良好,長期隨訪大小變化不明顯。因此,一般推薦對偶然發現的松果體囊腫進行臨床隨訪。
CT與MRI特點
①部位與形態:位于穹隆、中間帆腔、大腦內靜脈下方,第三腦室后壁后方以及四疊體后上方,第三腦室后部受壓,但一般中腦頂蓋及導水管不受壓或輕微受壓,除非囊腫很大,一般無腦積水。囊腫呈圓形或橢圓形,可完全位于松果體實質內,一般小于10mm,但也可大至4.5cm。囊腫為單房性,偶為多發小囊腫;②CT平掃囊內密度與腦脊液相等或略高,約1/4病例的囊壁可見鈣化,囊腫卒中時可為高密度。鄰近的第三腦室后壁輕度受壓或無改變,有時可見幕上腦室擴大。增強掃描常為環形或結節狀強化;③MR檢查宜采用薄層多方位掃描顯示囊腫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囊腫的信號取決于囊內容物。T 1WI上囊腫信號與腦脊液相等或稍高者約各占半數,極少數為很高信號,可能為囊腫內出血所致,此時有可能顯示出血-囊液平面。質子加權像上囊腫信號高于腦脊液,T 2WI為等至高信號。約1/4病例可見囊內分隔。急性出血為T 2很低信號。FLAIR序列不能抑制囊腫信號,其原因是囊腫內液體成分與腦脊液不同,導致T 1弛豫時間有差異。囊腫內出血時表現為T 2?WI及SWI低信號,囊壁鈣化則為輕度低信號。90%病例增強T 1WI大部分囊腫壁弧形強化,少數為半月形、結節狀或不規則形強化。DWI上松果體囊腫無擴散受限。MRS顯示無NAA波峰。
鑒別診斷
①正常松果體,也可見一個或多個小囊,但實質成分居多,增強掃描松果體實質明顯強化;②松果體細胞瘤,呈實性或囊實性,生長緩慢;③表皮樣囊腫,如位于小腦上池者,形態不規則,呈鉆縫樣生長,DWI為不均勻高信號;④蛛網膜囊腫,CT密度與MR信號與腦脊液一致,FLAIR為低信號,無強化。
簡要討論
松果體囊腫常為顱腦CT與MR檢查偶然發現的囊性腫物之一,其特征性位置是穹隆、大腦內靜脈及胼胝體壓部下方、第三腦室后方,一般<1cm,密度及信號常與腦脊液有差別,FLAIR為較高信號,囊壁可見鈣化,需注意與正常松果體及松果體實質腫瘤鑒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丰镇市| 滕州市| 伊宁县| 株洲县| 安龙县| 中西区| 泽州县| 荆州市| 遵义市| 托克逊县| 青冈县| 南靖县| 六安市| 玉环县| 桐城市| 托克托县| 于田县| 盈江县| 合水县| 儋州市| 武冈市| 池州市| 江城| 黄浦区| 志丹县| 高青县| 西乡县| 大同市| 兴仁县| 鹤岗市| 北川| 梓潼县| 霸州市| 固始县| 青海省| 抚松县| 乐昌市| 大荔县| 拉萨市|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