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卵巢
一、卵巢解剖
卵巢胚胎發育時位于后腹壁,尾部有中胚層形成的索狀結構,即卵巢引帶,下端與陰唇陰囊隆起相連。隨著胚體長大,卵巢下降至子宮旁的卵巢窩內,即髂內外動脈分叉處 [1](圖1-2-1,圖1-2-2)。卵巢亦可位于一些不典型部位,如:宮體旁,宮底的上方或后方,盆腔后間隙的腔隙內。性成熟時,正常卵巢為一對扁卵圓形的性腺,分內外側面,前后緣和上下端。外側面貼靠盆腔側壁;內側面朝向盆腔,與小腸相鄰;上端與輸卵管末端相連,并借卵巢懸韌帶附著于骨盆緣;下端借卵巢固有韌帶連于子宮;前緣借卵巢系膜與子宮闊韌帶后層相連,該部位稱為卵巢門,有平滑肌束及門細胞,為卵巢動靜脈、神經及淋巴的出入口。除非有大量腹腔積液,闊韌帶及卵巢系膜在橫斷位常無法顯示,但是可以通過它們連接的器官追蹤。追蹤卵巢血管從后腹膜至盆腔,可找到卵巢懸韌帶。卵巢懸韌帶是定位卵巢的標志,呈扇形,近卵巢時加寬,有時呈斜形,較卵巢靜脈粗(見圖1-1-6A)。由于有血管做標志較其他韌帶易定位。

圖1-2-1 育齡期女性正常卵巢CT解剖
橫斷面(A)和冠狀面重建(B)顯示雙側卵巢窩區卵圓形低密度(箭)為正常卵巢

圖1-2-2 育齡期女性正常卵巢MRI
橫斷位(A)及冠狀位(B)T2WI顯示卵巢(箭)位于子宮(U)兩側的卵巢窩內,卵巢內見多個大小不等高信號卵泡
卵巢表面覆蓋一層單層扁平或立方的表面上皮,上皮下方為薄層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的白膜。外周為皮質,較厚,含不同發育階段卵泡及黃體和退化的閉鎖卵泡,卵泡間為結締組織含網狀纖維和梭形基質細胞;中央為髓質,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與皮質無明顯分界,髓質內含血管、淋巴等。近卵巢門處有平滑肌束及門細胞,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由此出入。
卵泡由卵母細胞和周圍卵泡細胞(顆粒細胞)組成,出生時,雙側約有100萬個原始卵泡,之后陸續閉鎖,至青春期僅余4萬個。從青春期開始,卵巢在垂體周期性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影響下,每28天左右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并排出一個卵子。性成熟后有400~500個卵泡發育成熟并排卵,其余大部分卵泡均在不同發育階段退化為閉鎖卵泡。
卵泡發育分三階段:原始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原始卵泡位于皮質淺層,數量多,體積小,呈球形。中央有一個大而圓的初級卵母細胞,周圍為一層扁平的卵泡細胞,又稱顆粒細胞。初級卵母細胞是由胚胎時期的卵原細胞分裂分化而成,細胞進入第1次減數分裂,并停留在分裂前期,直至排卵前才完成第1次減數分裂。生長卵泡可分為初級卵泡和次級卵泡。卵泡細胞增殖增大,原始卵泡發育為初級卵泡,細胞間出現Call-Exner小體,其內含有卵泡細胞分泌的物質,周圍環繞緊密排列的卵泡細胞,后期卵母細胞及卵泡顆粒細胞間出現透明帶;卵泡腔的出現稱為次級卵泡,卵泡腔擴大,逐漸將卵母細胞及其周圍卵泡細胞突向一側并突向卵泡腔,形成卵丘,卵泡腔周圍的卵泡細胞較小,密集排列形成顆粒層。在生長過程中,卵泡膜分為內、外兩層。成熟卵泡:初級卵泡發育到最后階段即為成熟卵泡,此時體積很大,可達2cm,突向卵巢表面。卵泡腔變大,卵泡細胞停止增殖,顆粒細胞相應變薄。排卵前36~48小時,初級卵母細胞完成第1次減數分裂,形成一個較大的次級卵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接著進入第2次減數分裂,并停留在分裂中期。每個月經周期內,有多個原始卵泡生長發育,但通常只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并排卵。從初級卵泡到成熟卵泡需85天。囊狀卵泡包括后期的初級卵泡(有大卵泡腔)及成熟卵泡,他們都有內分泌功能,在垂體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協同作用下,膜細胞和顆粒細胞合成的雌激素大部分進入血液調節子宮內膜。垂體LH驟增,成熟卵泡液劇增,卵泡體積增大,突出于卵巢表面,使隆起的卵泡壁及卵巢的表面上皮和白膜變薄,局部缺血形成透明卵泡斑。小斑處的膠原被膠原酶、透明質酸酶等分解,卵泡膜外層的平滑肌收縮,導致卵泡破裂。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細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帶和放射冠自卵巢排出。生育期女性一般28天排卵一次,一次只排一個卵,兩側卵巢交替,偶爾可以左右同時排卵,甚至排出兩個以上卵泡。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結締組織伸入。LH讓顆粒細胞和卵泡膜細胞體積增大,形成一個大體積富血供的內分泌細胞團,新鮮時呈黃色。絕大多數由顆粒細胞構成,亦稱顆粒黃體細胞,分泌孕激素和松弛素。膜細胞衍化為膜黃體細胞。兩種黃體細胞協同分泌雌激素。黃體的發育取決于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如未受精,黃體僅維持兩周左右,稱為月經黃體。如卵子受精,在胎盤分泌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黃體繼續發育增大,直徑可達4~5cm,稱妊娠黃體,可維持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兩種黃體最終都退化消失,細胞逐漸變小,空泡增多,繼而自溶,被結締組織取代,稱白體。妊娠黃體分泌的松弛素可使子宮平滑肌松弛以維持妊娠。退化的卵泡稱閉鎖卵泡。卵泡的閉鎖可發生在卵泡發育的任何階段,其形態結構的變化與卵泡發育階段有關。大多數卵泡的退化發生在原始卵泡階段,卵泡變性皺縮而逐漸消失。初級卵泡和早期次級卵泡退化中可見殘留的皺縮透明帶,卵泡腔內有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浸潤。晚期次級卵泡閉鎖時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血管和結締組織伸入顆粒層及卵丘,卵泡膜細胞增大,形成多邊形上皮樣細胞,胞質內充滿脂滴,形似黃體細胞,并常被結締組織和血管分隔成散在的細胞圖案鎖(圖1-2-3)。
卵巢動脈起自腎動脈稍下的腹主動脈,與后腹膜中的卵巢靜脈及腰大肌前方的輸尿管伴行,隨后卵巢動靜脈穿過輸尿管和盆壁邊緣的髂血管進入卵巢懸韌帶,走行于闊韌帶前后層之間,最后通過卵巢系膜進入卵巢門,并在輸卵管系膜內與子宮動脈的卵巢支相吻合。卵巢靜脈出卵巢門后形成靜脈叢,與同名動脈伴行,左側卵巢靜脈匯入腎靜脈,右側卵巢靜脈匯入下腔靜脈(圖1-2-4)。腎下極以下的卵巢淋巴管與卵巢血管伴行,走行于腰大肌前,流入腹主動脈旁淋巴結。一些側支經過闊韌帶流入髂內和髂總動脈、腹主動脈淋巴結,也可沿著圓韌帶進入髂外血管和腹股溝淋巴結(見圖1-1-5)。

圖1-2-3 卵泡發育、閉鎖過程示意圖
位于皮質淺層的原始卵泡,增殖增大,發育成初級卵泡和次級卵泡。卵泡腔擴大,逐漸將卵母細胞及其周圍卵泡突向一側并突向卵泡腔,發展到最后階段成為囊狀卵泡。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細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帶和放射冠自卵巢排出。排卵后,卵泡壁塌陷,結締組織伸入,形成一個大體積富血供的內分泌細胞團,新鮮時呈黃色,即黃體。最終退化消失,被結締組織取代,稱白體
二、育齡期卵巢影像學表現
成年女子的卵巢約4cm×3cm×1cm,重為5~6g,其形狀、大小隨內分泌狀況、月經周期、卵泡情況而異。卵巢表面覆蓋致密結締組織,稱為卵巢白膜;實質分為淺層的皮質、深層的髓質和門部。皮質內含不同發育階段卵泡、黃體以及退化的閉鎖卵泡,卵泡間為結締組織,含網狀纖維和梭形基質細胞。髓質內無卵泡,主要由致密的結締組織及豐富的血管、神經和淋巴構成。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卵巢內卵泡發育,卵泡破裂,排卵,黃體形成與退化,白體形成。每個月經周期有一些卵泡開始成熟,但只有一個卵泡能夠完全發育并排出。在排卵前期,有一個薄壁的優勢卵泡直徑可達17~25mm。黃體形成后,卵巢壁開始內卷,變得不規則。黃體可以是囊性、復雜囊性或非囊性的,由于血供豐富,易出血 [15-18]。
在CT圖像上,卵巢呈卵圓形軟組織密度影,兩側大小可以略不對稱,以增強掃描顯示清晰,強化較弱,幅度明顯低于子宮,CT無法分辨皮質和髓質結構,當卵泡大于1cm時常可辨別。出血性的黃體囊腫在CT呈高密度,偶爾可見液-液平面。MRI上,卵巢呈T1WI低至中度信號,T2WI上高信號髓質與低信號皮質的清晰分界,可見于70%女性。95%的育齡期女性卵巢因卵泡而易于辨別:在T1WI表現為等信號,T1WI抑脂隱約可見內部多個低信號小囊樣結構;由于皮質由致密間質細胞組成,細胞外基質很少,呈等低信號,T2WI可清晰顯示高信號卵泡,常呈多個、串珠樣排列在周圍皮質內。正常情況下,卵巢平均有9~11個囊性卵泡 [7,19,20](圖 1-2-5,圖 1-2-6)。

圖1-2-4 育齡期女性的卵巢供血血管
冠狀位(A)顯示起源于腹主動脈的卵巢供血動脈(白箭);橫斷位(B)顯示卵巢動脈(白箭)從卵巢門進入卵巢實質;冠狀位(C)顯示左側卵巢靜脈(黑箭)向上回流至左腎靜脈;橫斷位(D)顯示卵巢靜脈從卵巢門流出(黑箭)
三、絕經后卵巢影像學表現
40歲后卵巢開始縮小,絕經后卵巢多數為梨形,部分保留光滑的外觀,體積萎縮為原大小的一半,以皮質萎縮為主,卵巢間質增多,髓質常有輕度增生,卵巢呈纖維化表現,可見未退化的黃體 [21]。因為卵泡的活動常在絕經后4~5年完全消失,絕經后尚有零星的排卵和卵泡形成。絕經后卵巢常可見到表皮包涵囊腫。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巢血管鈣化及透明變,45歲以后因卵巢萎縮常無法顯示。少數可通過追蹤髂腰肌旁的血管找到,表現為三角形或帶狀軟組織結構,呈低至中度強化(圖1-2-7)。

圖1-2-5 育齡期女性正常卵巢MRI
橫斷位T1W I脂肪抑制(A)、T2WI脂肪抑制(B)顯示卵圓形卵巢(箭)位于子宮(U)兩側卵巢窩內,卵泡大小不等、呈串珠狀排列于皮質內,呈T1WI低、T2WI水樣高信號;同一卵巢T2WI不同切面放大像(C,D)顯示卵巢皮質(c)為低信號,髓質(m)為等高信號


圖1-2-6 育齡期女性月經周期的卵巢變化
圖A、B、C分別為月經期、增殖期、分泌期,橫斷位T2WI顯示左側卵巢優勢卵泡(箭)逐漸增大至 1.9cm。U為子宮,B為膀胱

圖1-2-7 絕經后女性卵巢MRI
左側卵巢窩內見萎縮卵巢組織呈三角形,橫斷位T2WI(A)為等信號,同層面T1WI脂肪抑制增強(B)示卵巢輕度強化呈相對低信號
盡管絕經后卵巢體積縮小,且相對于子宮位置并不固定,但是MRI以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可顯示絕大多數的絕經后卵巢。卵巢皮質萎縮不易顯示,髓質由包含血管的疏松結締組織組成,MRI表現為中等信號略高于皮質,可夾雜類似于皮質的低信號區,組織學上該區域為類似于組成皮質的間皮細胞和(或)白體。當卵巢內含有囊狀濾泡時,CT增強可表現為邊緣光滑的圓形低密度區,周圍有強化環,MRI顯示為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的囊狀結構,增強可見到強化的囊壁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