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你瞅啥
- 我去種個田
- 功業
- 2061字
- 2019-08-20 20:17:32
襄國之圍即解,姚襄乃帥兵返回灄頭。姚戈仲詢問兒子:
“你可去有何功績?”
姚襄答曰:
“三方圍毆,盡誅了魏國十萬大軍,獨走了偽王冉閔小兒。”
“逆子!”姚戈仲罵道。
“我與你將兵三萬,又有兩方配合,卻還是走了獨夫冉閔,我要你何用?左右與我拿下,亂棍打死。”
左右慌忙勸住,這才改為一百軍棍,可見老將性格爆裂耿直。
……………………………………………………
卻說石祗打贏了襄國之戰,一改之前卑躬屈膝恨不能求饒的姿態。派出將軍劉顯率軍七萬往攻鄴城,在三十里外的明光宮扎下營盤。
冉閔得知趙兵來襲,便是有再大的膽子也一時荒了手腳。此時的鄴城,馬不足五千、兵不過三萬,且多是老弱、甲械不全。面對久經戰陣的七萬胡人兵馬,可謂毫無勝算。
這個時候冉閔想起了衛將軍王泰。于是派人相請,王泰不來。他又親自求教,不應。冉閔大怒,罵他:“巴蠻奴才,沒了你,我就不能活命嗎!看我先滅諸胡,再來取你狗命!”
冉閔不愧為一代戰神。他率領全部人馬出戰,又以三千兵馬急襲劉顯中軍。劉顯本是庸才,見冉閔勇不可擋,竟然下令后撤。這一下,魏軍士氣大振乘機掩殺,趙軍人馬互踐傷亡近半。
待到劉顯穩住陣勢,已是肝膽俱裂。他怕冉閔繼續攻殺,就派使者密謀歸降,又以誅石祗為餌。
冉閔人馬疲累,兼且國中不穩,于是收下物證退回鄴城。還不等歇息停留,忽有密探來報:將軍王泰欲反。
冉閔正為其拒絕獻策氣惱,當下也不管真假,把他全家一股腦殺了個干凈。這王泰不知老虎性情,三番兩次撩撥,死的不冤。
卻說,劉顯別了冉閔,騙開了襄國城門,于皇城夜宴之中殺死了燕王石祗。至此,石趙國柞徹底滅絕。雖有子孫外逃,終不敢現于人前。
冉閔得了石祗首級,把他挫骨揚灰方才解恨。此時燕國已占據幽燕,冉閔自己四面受敵,乃拉攏劉顯。
只是劉顯這人志大才疏。他見冉閔已是勢不能挽回,就想要取彼而代之,于是率兵往攻。一戰不勝,再戰再敗,三戰全家歸天。
時間一晃就到了永興三年。此時的鄴城,經過冉閔連年征戰,已是潛力耗盡。諸豪強、漢民流盡了鮮血,卻依然看不到勝利之機。當此時,正是佛圖澄出手的時候。
自從趙國內亂,諸石昏招迭出。即便佛圖澄多活了幾百年,也追不上他們睿智的思路飛快。如此三番五次,佛圖澄百年的積累損毀大半,當真是欲哭無淚、傷心欲絕!
他強忍著傷心各地奔走,只為了從大小軍頭口中多救幾個佛子佛孫。卻也效果寥寥,泰半不是被吃就是逃散。
佛圖澄心知地上佛國難產,就聚集了僧眾令其東返。他自己則潛入鄴城,伺機策反。
永興三年二月,鄴城大饑。冉閔引軍北上,欲于常山、趙郡等就食。此時城中突有歌謠傳唱:
長夢千年何日醒,睡鄉誰遣警鐘鳴?
腥風血雨炎黃地,華夏衣冠付夷狄!
饒火羨羊和骨爛,腥羶滿地血如糜。
骨朵鋼刀不足畏,一腔熱血獻何人?
……
冉閔大吃一驚,以為有人謀反。于是及遣密探搜尋。未幾,皆說來自護國寺。
冉閔親自上門探問:“成氏欲謀鄴城耶?”
佛圖澄答:“齊某欲救國主也!”
冉閔:“何以至此?”
佛圖澄:“國主身負萬民,切莫自誤!”
冉閔雙手握緊腰中寶劍遲遲不能松開。
佛圖澄閉目不語念珠流轉飛快!
良久,冉閔頹然松手:“成氏作何安排?”
佛圖澄微睜雙目,說:“青州三千龍槍兵,隨時可入鄴城。”
冉閔“哈哈”一笑:“早聞龍槍犀利,不想即將得見,幸甚何哉!”
佛圖澄單手一立:“阿米陀佛!貧僧這里正好有一短統,不妨院內一見?”
“請?”
“請!”
他二人在這打啞謎。早有冉玦機靈,令親兵脫下了鎧甲一副掛在樹上。
佛圖澄五十步外站定,平舉左輪“砰砰砰砰砰”連開五槍,就見到鎧甲抖動樹皮飛散。待到冉閔急上前驗看,不由驚得雙手亂顫,蒼白了臉色口中痛呼:“要我等何用?要我等何用!”
至此,失了和成方爭勝之心。只是心有不甘,問佛圖澄:“似冉某這等武夫,于青州有何用處?”
佛圖澄答曰:“成氏子向不理政,青州大小事物盡有政務院自決。其正缺一能統大兵團決戰之人,國主此時投誠正當其時。”
冉閔猶豫良久,終不能下定決心,就敷衍佛圖澄:“國師莫急,待我問過眾將士。”
于是回轉皇宮,詔眾將并大臣前來:“如今中原殘破,鄴城糧盡,吾有兩策以為出路。”
諸人叉手肅立做聆聽狀。
“今有鮮卑據幽州,符氏據西南。東有成氏,南有司馬,我鄴城四面皆敵。”
“西面符氏與我有仇,南面司馬無信。唯有東進北攻,諸臣工以為如何?”
眾大臣面面相覷,終有大將軍董閏上前:“大王圣明。只是我軍窮困,人馬不足三萬。東面山高路險,又有能噴火之妖兵,急切間不能往攻啊!”
冉閔探問:“愛卿之意,是要往攻北燕了?”
“萬萬不可!”車騎將軍張溫慌忙勸止:
“如今我軍久戰疲憊,慕容氏以逸待勞或不能下,不如積蓄實力決戰鄴城為上。”
冉閔把臉一沉:“鄴城糧盡,四野荒蕪。不知將軍有何教我?”
眾臣皆吶吶不能答。
這時有少將軍石玦上前:“稟告父皇。我曾與那成方有舊,不若去往陽城一行,定說服他與我等一起夾攻鮮卑慕容。”
眾臣聽聞,不由大喜。若真能如此,則鮮卑何懼?
冉閔亦是欣然接受,讓他護衛太子并后宮家眷徑往青州。眾臣雖有疑惑,只以為他要遣送人質,又要立下決心與胡人血戰到底,于是紛紛跟從。
冉閔也不阻止,任憑平民撤離。一時間行人迤邐,拖行幾十里,鄴城人口消散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