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引蛇出洞誘真兇

場景構筑

這個案子發生在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看到眼前的案子,仔細思量半天,總感覺案子有些蹊蹺,感覺不像案件真實的情況,就把這個案子交給御史蔣常來重新審理。蔣常接到圣旨便來到案件發生地衛州。大家聽說朝廷派人來復核案子,便奔走相告。

原來在這年的春天,衛州的禁衛軍士兵楊正和兩個士兵一起去公干。天晚時他們投宿到衛州的板橋店,店主叫張逖。這家店比較大,上上下下的伙計就有十幾個。當天店主的妻子回娘家了,張逖命下人安排好房間并準備了晚飯。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半夜有人偷偷溜進楊正他們的房間,用楊正的佩刀殺死了店主張逖,殺人后又把佩刀悄悄地插回到刀鞘中。這三個士兵白天趕路很辛苦,睡得比較沉,都沒有發現異常。等到五更的時候,三人著急趕路就匆忙啟程了。天逐漸變亮,店里的伙計去店主臥室詢問怎樣安排今天的活計。小伙計推開房門一看,店主滿身是血地躺在地上,尸體都冷了。這下子把小伙計嚇得夠嗆,他趕緊叫起店里的其他伙計。早上就楊正幾個人走得比較早,而且身上帶有佩刀。他們猜測這幾個人肯定夜晚殺害了店主。店里的十幾個伙計就順著路往前追。等追到楊正他們,發現楊正的刀上還有血跡。這下子無論楊正他們怎么解釋都不管用了,就被帶到了官府。官府一看兇器是楊正的,三人又是五更天出走,肯定是犯案脫逃。但在堂上詢問后,三人不肯招供,當下就用了大刑。幾番刑審下來,幾個人渾身傷痕累累,慘不忍睹。受不了刑罰的三人就只好認了罪,就這樣被關在大牢里。官府逐級上報,申請秋后處決三人。

唐朝對死刑審核得比較嚴謹,軍漢殺人案的案宗到了唐太宗手中讓他起了疑心,就發下來重新審核。蔣常到了衛州后,就立刻令州府的差人前往張逖的店中傳話,讓店內所有十五歲以上的人都到州府大堂候審。把大家聚齊后,發現到州府的店員沒到齊,又把這些人都放了,只留下一位老婆婆在州衙審問。老婆婆年齡比較大,問什么都比較費勁。就這樣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才放老婆婆回去。老婆婆轉身剛走,蔣常就派出一名精明能干的獄吏,讓他喬裝打扮一下,悄悄地跟在老婆婆的后面,交代此人道:“你不要驚動了老婆婆,悄悄地跟著,看到有人與老婆婆說話就記下他的相貌,打聽到此人的姓名?!惫怀鏊希z吏回到州衙告訴蔣常:“大人料事如神,果然有人偷偷摸摸地詢問老婆婆,在州衙一天大人都詢問些什么話?!笔Y常聽到這里微微一笑說,明天繼續帶老婆婆來州衙。第二天還是留下老婆婆一天,傍晚放其回家。到了第三天繼續如此。獄吏一直悄悄跟隨,報告給蔣常,說三天都是同一個男子詢問老婆婆審訊的情況。蔣常一看時機成熟,當晚便派了州衙的差人把此男子帶回州衙。一番調查之后,終于查明這就是那個殺害店主的兇手。那么蔣常是根據什么認定這個人有重大嫌疑的呢?

頭腦機關匣

對于這樣一起早已定案的案子來說,要想推翻原來的結論,用常規的斷案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就得運用一點逆向思維,考慮所有跟這起案子有關的因素。從場景構筑的描述中不難看出蔣常是個運用逆向思維的高手,善于從對方的行動中找出漏洞,這就需想一個辦法讓對手先動起來。鎖定這個嫌疑人,然后從此人入手實施逆向推理。從這個角度出發,看看蔣常所做的一切,就不難知道他認定嫌疑人的依據了吧?

解密復盤

這招是引蛇出洞。案子原來判定是楊正等人殺人,這時真正的殺人兇犯心想有了替死鬼,心中自然高興,只等秋后處決。這件事情有了結果,自己就安全了。但是太宗指令蔣常過來重新審核此案,殺人兇犯擔心事情出了意外,急于了解蔣常審案的內幕。他見蔣常每天都審訊老婆婆,心想老婆婆年紀大了,很容易被套出話,自己只有掌握了案件的進度,才能及時做好補救。這樣正好上了蔣常的圈套,這等于是殺人兇犯自己就現身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昌江| 甘谷县| 仙桃市| 绍兴县| 瑞安市| 溆浦县| 百色市| 台安县| 桃园县| 泸定县| 芦山县| 揭东县| 平乐县| 团风县| 三台县| 项城市| 玛多县| 儋州市| 渝北区| 包头市| 五大连池市| 米易县| 湟中县| 永丰县| 日喀则市| 安阳市| 绍兴县| 龙山县| 胶南市| 成都市| 贵溪市| 宁远县| 武穴市| 巴里| 安溪县| 福泉市| 崇左市| 郸城县| 阿瓦提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