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至少有一部分青少年讀者知道海明威。
因為他是個大作家。有一種說法:厄內斯特·海明威是二十世紀美國三位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另外兩位是威廉·??思{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茲杰拉德。
還因為他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他喜歡去非洲狩獵;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擔任紅十字會救護車司機,以戰地記者的身份參加“二戰”和西班牙內戰,有時親自參加戰斗;他的外觀給人硬朗的印象,但他年輕時在精神上屬“迷惘的一代”,晚年在身體上遭受多種病痛,最后不堪折磨而飲彈自盡。
還有,他創作了多部長篇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有《喪鐘為誰而鳴》《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最后卻因為一部中篇小說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它就是《老人與?!?。
這部小說自身也是一個傳奇。它的主人公桑地亞哥的原型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是海明威的救命恩人,后成為海明威的摯友,2002年以104的高齡去世。它是海明威生前發表的最后一部小說,1952年出版,1953年獲普利策獎,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58年拍成電影,1986年作為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之一,四十八小時內售出五百三十萬本,銷量排名第一。
可以想象,這樣一部小說的評介文章汗牛充棟,互聯網上你可以搜索到許多。因此,在于我,確實沒有必要再重復別人的話;在于你,我的建議是,你先把這部小說讀完,在心里面或者紙上歸納出你自己的感覺、印象、發現和想法,然后再適當地看一下別人的評論。
很可能別人的評論中有不少你沒想到的高明見解,也可能你的有些見解是別人沒想到的,更可能你和別人有許多共同的見解。不管怎樣,有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因為無論高明與否,那是你自己的。你自己讀,自己想,然后再去了解別人的想法,這樣一個讀書方法既可以使你的視野和思路得到拓展,又不至于讓自己的大腦變成一個存儲故事、知識和他人見解的電腦硬盤。
這個故事不長卻容量很大,不過并不復雜,所以我不應該在這兒介紹故事情節,正如我不應該在你看一部好電影之前透露劇情一樣。
我應該做的一件事情是,說一說讀這部小說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一是要有耐心,慢慢地、細細地讀,不要迫不及待地只想知道下面的情節。海明威的行文是很簡潔的,基本上沒有多余的敘述。如果你細細地讀,那等于是在你自己的腦子里放一部精彩的電影,當然,你用你的想象參與了它的放映。否則,你得到的只會是一個干巴巴的故事梗概。我保證故事里面沒有費解的地方。如果你以前讀的翻譯小說中有不少費解的地方,很可能是因為譯者沒有弄懂作者的意思,或者沒能表達清楚作者的意思,并不是作者故作深奧、故弄玄虛。當然,有些地方是需要稍稍停頓一下,稍微想一想才會明白的。
二是要適當地看注釋,看注釋不但能解惑,而且能增長知識。這部小說我翻譯時做的注釋比較多。海明威喜歡狩獵、看斗牛,也喜歡捕魚,他曾經在1941年將自己的游艇改裝成巡邏艇,偵察德國潛艇的行動,為盟軍提供情報。海明威本人懂得航海和捕魚,所以他在這部以大海為背景的小說里使用了不少術語??匆幌伦⑨尣坏珪鲩L知識,也是很有趣味的。
我建議你這樣細讀一遍后,過幾天再比較酣暢地讀一遍。
另外我想說,我非常喜歡小說中那個男孩兒,非常喜歡小說中大海上的日出與日落、白晝與黑夜、云彩和風。
我翻譯這部小說也是很有耐心、很細致的。我甚至會為了譯得更準,為了譯出原文中的精妙之處,在一個地方停留一小時,反復斟酌。譬如skiff這個詞,譯作小船或漁船我都不甘心,因為作者用這個詞而不用boat,fisher或trawler等,總是有原因的。最后我選擇譯成“小帆船”并加注。這樣你讀了才會在腦子里有個生動具體的形象。再如,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He(魚)is much fish still,我看到后十分震驚。早年我曾讀過別人翻譯的《老人與?!罚沂羌氉x,但不記得有這句話。于是我花了些時間把藏書翻出來看,發現那個譯本翻譯錯了。我譯成“這魚兒依舊漢子得很”。這句話相當于說一個人:He(人)is much man still。
現在我要特別做一些說明。
一是我將原文中的the old man譯作“老頭兒”而不是“老人”。首先,譯作“老人”比較呆板。這篇小說總體上是略顯沉悶的,甚至顯得有些冷。但其實,正如一個外表剛毅的男人心底里藏著溫情甚至憂傷一樣,這篇小說自有其溫情的一面。作者安排男孩兒馬諾林這樣一個角色,正是作者企圖賦予小說以溫情的一個證據。此外,小說中有多處感傷心理的描述。我一直對簡單地將《老人與海》歸納為“硬漢小說”不以為然。對這樣一篇小說的主人公,通篇以“老人”來稱呼,好像是呆了一些。再者,如果真正讀進去原文,便會感覺到作者敘述小說中三個主要人物時帶有一種掩飾著的親切,所以我把他們相應地譯作“老頭兒”“男孩兒”和“魚兒”。另外,小說中有多處老頭兒的自言自語,有時他稱呼自己“old man”,總不能讓他稱呼自己“老人”吧?我只將開篇第一句的an old man譯作“一位老人”(這里是交代,不是稱呼),其余統一譯作“老頭兒”。
二是我沒有將原文中稱呼動物的he譯作“他”。我曾試過,但譯了不到三分之一后,發覺實在難以為繼。中英文表達有差別,讀起來總是覺得不暢,此其一。容易引起指稱的混淆,整體上、語氣上都很難處理好,此其二。只得作罷。老人視天地萬物為兄弟姐妹,用he來稱呼,是因為老人的年老和孤獨,也是因為他的生活一直與大海和天空一體,更因為他是個特別倔強的老頭兒。與其說他是個硬漢,不如說他是個特別倔強的老頭兒。我個人覺得,小說中天性、靈性、個性與人情味兒遠重于“硬”味兒。
一部真正的好小說,不但故事好,而且敘述得好,文字好、獨到?!独先伺c?!肥呛C魍詈玫囊徊啃≌f。我盡力譯得準,譯得恰到好處,希望做到換一字、加一字或減一字都會有所遜色。開個玩笑,如果有人想從這個譯本“翻譯”出一個新的譯本來,那就必須改頭換面,那就肯定會大有損失。
希望你讀了這個譯本以后不會覺得失望。
張熾恒
2014年7月17日于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