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病到天年2:大病預防先除濕
- 路志正
- 1917字
- 2020-06-18 16:15:48
2.“中年發福”其實是脾胃減弱了
我在長期的治病過程中特別注意病人的脾胃功能,因為胃主納,脾主化,不管你是吃飯還是吃藥都要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我也常要求跟診的醫師,在問診的時候一定要問到病人的消化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決定你的藥量和強度。
人到中年后,脾胃運化功能轉弱,吃了東西不消化,有個詞叫“中年發福”,其實就是身體代謝功能減退的體現。
脾胃功能減弱有3個原因:
牙齒的咀嚼能力減弱
有的人說,你看這人年紀大了,牙怎么變長了?其實不是牙長了,而是牙齦萎縮顯得牙長了。牙床收縮變短后,牙齒很容易松動,這時候咬東西沒勁,牙齒的咀嚼能力變弱。
消化酶的減少
有的中老年朋友總覺得口干,這其實就是消化酶減少的一種表現。我們的唾液里和胃液里都含有大量消化酶,能促進食物的分解,幫助身體吸收。如果消化酶減少了,人的消化功能也會減弱。這在中醫看來屬于胃陰虛、脾陰虛的范疇。
胃腸動力不足
我們年輕時胃腸蠕動的能力強,食物很快就能被消化,可當我們年紀大了,胃腸的蠕動也會變慢,所以很多人吃飯后總覺得不消化。這在中醫看來屬于胃氣虛、脾氣虛的范疇。
調理脾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飲食入手,比如飯要吃七八分飽,吃飯要細嚼慢咽,飯前要喝點湯,等等。每日飲食要保持搭配的平衡:寒熱平衡、粗細適當、葷素搭配。常吃點山藥、白扁豆之類的健脾食物。舉個例子,我愛喝咖啡。20世紀80年代我有幸出國講學,主要是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在那里第一次接觸到咖啡,因為咖啡有提神作用,每天早上喝點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好的東西,我們當然要吸收,不過要學會用。我喝咖啡的時候會加上牛奶,這樣更為營養,但蛋白質難以消化,容易讓人脘脹,所以我會在咖啡里再加點姜粉,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消化。我平時也吃面包片,常會加點生菜、雞蛋、胡蘿卜等,飲食上盡量做到不偏食,保證營養的均衡。
知識鏈接
脾虛早知道
1.食少納差、腸鳴便軟、容易腹瀉。
2.肌肉軟弱無力、容易疲勞、不想活動。
3.口甜、口黏、多涎。
4.舌體胖厚有齒痕、舌苔發膩。
◎山楂化食散——送給脾胃虛弱者的“胃腸動力藥”
沒有病的人,平時消化功能弱了,吃點什么好?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個中藥里的“胃腸動力藥”——山楂化食散。
山楂化食散
【材料】炒山楂10克,炒神曲10克,炒麥芽10克,陳皮6克,蘇葉6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一起在水中浸泡20分鐘,然后將泡過的材料連同水一起倒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繼續煮制15分鐘,離火晾涼即可飲用。
【用法】一日1~2次,每次50毫升。
【功效】促進胃腸蠕動,主治食欲差、停滯脹滿、呃逆、噯氣、痞滿。
蘇葉是一種辛溫解表的藥物,同時它的舒胃作用特別好。人在嘔吐的時候胃氣上逆,有的醫生喜歡用鎮逆的藥物,比如姜。但嘔吐的時候胃是緊張的,是收縮的,是往上走的,如果你硬要往下壓制,它會拒藥。但蘇葉不一樣,它有一個辛香的氣味,能舒緩胃的緊張感,等于把胃擴張開了。這時候配合陳皮的理氣作用,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除了蘇葉和陳皮外,其他的三味藥都是消食的,山楂可以消肉積,神曲消酒食,麥芽消面食。所以,這個藥方對胃腸功能減弱引起的食欲不佳,飯后胃脹、打嗝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大棗,蒸著吃才好
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有一個飲食習慣,就是每天飯后必吃三顆棗。大棗有健脾養血的作用,對于脾虛的中老年人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這大棗可不是買來直接吃,而是要經過三蒸三涼的處理。例如每天做飯蒸饅頭、蒸菜的時候,就把大棗放鍋里一起蒸,蒸一次可能看不出變化,第二天做飯的時候,繼續放進去蒸,蒸兩三次之后,大棗就熟透了。
三蒸大棗
【材料】大棗適量。
【做法】將大棗洗凈去雜質,不要浸泡。先用中強火蒸20分鐘,置陰涼處3~4小時后,再蒸20分鐘。吃時,再蒸一次,這次待水沸后,改小火幾分鐘即可。
【用法】剝去硬皮、內核,吃棗肉。
蒸熟的大棗,糖的轉化就充分了,有不少中藥的炮制就是這樣經過幾次蒸曬而制成的。而且經過三蒸處理后,大棗會變得綿軟,吃起來味道更香甜,藥效吸收好,更適合老年人。
除了大棗外,山藥也應作為中老年人家中的常備食物。眾所周知,山藥可以健脾益氣,適合脾胃虛弱或肺氣虛、腰膝酸軟的人食用。山藥的吃法多種多樣,比如,你可以用它熬粥、干蒸或炒著吃。干蒸的方法比較簡單,直接把山藥洗凈后干蒸20~30分鐘,蒸后燜15~20分鐘,松軟后剝去外皮即可食用。一次不要多做,因為山藥不宜反復蒸,食用時盡量保留原汁原味。
大師醫囑
現在中藥的質量不如以前,許多中藥缺乏炮制,這就影響了中醫的療效。有的醫生為了提高療效,一味地增加藥量,我覺得這種方法很不可取。醫生用藥如將用兵,不能用蠻力,有時候只是稍微修改下用量,可能就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療效。作為醫生,還是要熟知各種藥效。另外,用藥的品種不宜過多,一般在6味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