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思維清晰、意志堅定,先養好腎
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
腎藏精,精舍志。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
《黃帝內經》中多處提出“腎藏志”的說法,如《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中說:“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薄饵S帝內經.靈樞.本神》中說:“腎藏精,精舍志。”腎藏志是腎的一種生理功能,“志”指志向、意志、精神,腎藏志則指人的意志或記憶力與腎密切相關。
☉腎好的人記憶力好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中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精是人體的物質基礎,是人最寶貴的東西,而腎是生精、藏精的地方。
中醫認為,腎生精,精生髓,髓聚于骨為骨髓,髓聚于腦為腦髓,因而有“腦為髓之?!钡恼f法。“腎精充盛則腦髓充”,一個人如果腎精充足,則腦髓充盛而精力旺盛、記憶力強。如果腎精虛衰,則容易呈現精神不振、健忘等狀態,嚴重的還可出現智力低下的情況。所以,自古以來很多“益智健腦”的方藥,多從補腎論治,例如著名的補腎藥物“益智仁”即是補腎固精、健腦益智的良藥。
關于中藥“益智仁”補腎益智,還有一個故事:
相傳有一個富商老來得子,給孩子取名來福。可來福與其他孩子不一樣,他從小體弱多病、反應遲鈍,看起來呆滯木訥,還有尿床的毛病。富商遍尋名醫給兒子治病,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一個老道士云游到此,告訴富商郊外有一種仙果可以治孩子的病,并在地上畫了“仙果”的“畫像”。富商根據老道士的指引,找到了仙果。來福吃了仙果之后,身體一天比一天強壯,慢慢變得開朗活潑、聰穎可愛,后來來福學有所成,金榜題名。來福所吃的仙果因有益智、強智、使人聰明的功效,因而被稱為“益智仁”。
☉人若腎氣虛,容易“犯錯誤”
“腎藏精,精舍志”。精舍志,通俗地說,就是腎精充足才能掌管好人的意志活動,使人頭腦清晰、思維敏捷、意志堅強。
人體的意志活動不是歸大腦管嗎,跟腎又有什么關系?中醫認為,人體的精神意志活動由心生,“心藏神”,但其中的意志問題分配給了腎來掌管。如果腎精不足,腎氣虛,人就容易變得精神恍惚、思維遲鈍,工作中也容易犯錯誤。所以如果你經常在工作中出現差錯,排除休息不足、器質性疾病的原因外,就需要考慮是不是腎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