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是種生活態度

光陰戲晨暮,轉眼我都52了。
習武40年了。青春就這樣在拳腳里溜走。
沒有遺憾,只有感嘆!感嘆著一生無所事事、沒有出息,只有對武術的愛好在漸行漸遠的時光中,悄然地抹去了我寶貴的韶華!
青少年起,我習練了諸多拳法如長拳、少林、查拳、華拳、醉拳、地趟拳、自選拳以及國家規定的拳、刀、槍、劍、棍、刀加鞭以及九節鞭等武術套路,打下了扎實的武術基礎,以致如今52歲的我仍能翻騰、跳躍,完成部分高難動作,非常人所能及!我感謝武術,造就我好身體!
愛上太極,純屬偶然。年輕時不喜歡這拳法,因為它慢,也是對太極的文化、思想和技法不懂。雖說1987年我已經學過24式、48式太極拳,后來也學了20世紀90年代推廣的42式競賽太極拳等,但也是花架子,絲毫沒入太極的門。
1991年在武當山的武術交流大會上,我終于初識了眾多太極高手們的真功夫。當時劉煥軍大師和我住一個房間,和我交流太極的實戰。西安趙堡太極的高手趙增福先生也私底下為我展示他的拳腳,并且解讀了趙堡太極的精華內涵,當時我還用攝像機拍攝下來用于太極研究。
后來多次應邀在武當山參加武術活動,結識了武當太極一代大師游玄德道長,讓我逐步對太極有所了解和體會,我感覺太極拳真是好拳法,也是很好的武術文化,里面蘊含著博大的道家思想和精深的哲學內涵!是很了不起的武術。
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對武術的研究,我越來越專注于太極拳的練習了。其他的拳法和器械我也很少練了。我感覺太極才是中國最好的拳法,也是最難習練的拳法。
太極,不僅是種拳法,更是一種哲學思想!太極八法及五步的運轉之中,盡顯道家和哲學的陰陽虛實、剛柔攻防、前進后退、左顧右盼、順拿逆纏、柔化連綿、節節貫穿、內外合一、中正安舒、撐天踏地、含胸拔背、落地生根、舉身周靈、運化無窮、行云流水、松靜自然等哲學元素!要把這些內涵在身體的運動之中完美地彰顯出來,不簡單不容易。難怪拳諺語:太極,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十年太極不出門!可見,練好太極功夫絕非易事。
太極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健身術。
道家主張長生不老。所以太極也是道門作為長壽的運動健身法寶。

人體是個復雜的體系,而太極拳對于我們的記憶、消化、循環、思維、反應、排毒、吸收、血氣、精神、肌肉、神經等系統是個全面的維護和鍛煉,無疑太極拳是最適合人體生理運動的拳法,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健身術!其他任何運動和方法,無論從技術層面和思想體系來講,都不能和太極拳媲美!

其實,我們學習太極拳不單是學習它的運動技術,而是更要懂得它的思想和文化內涵,讓我們的心身如水般態勢。水善萬物,善利萬器!水,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水,隨行就勢無堅不摧!太極的思想也教會我們在處理矛盾和糾紛時,柔化而不抗,逢兇化吉,充分運用最好的方式方法來對待矛盾和處理問題!同時,太極拳也是最好的美容、養顏術!說它是回春術、長壽術真不為過!

太極,是種很好的健身術。
中國有最好的文化——那就是太極!中國有最好的拳法,那也是太極!
太極無處不在!行站坐臥、舉手投足皆太極,人體全身無處不太極!
太極,是種生活態度。
2017年春于武漢湯遜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