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天下,江山萬里,四海升平,臨國臣服,天下間太平一時。
蕭家家主蕭順之官拜領軍將軍任丹陽尹,為大齊皇帝蕭道成立了汗馬功勞,當年蕭順之力保蕭道成坐上皇位,可說若是沒有蕭順之也就沒有今天的大齊皇朝。
此時的蕭順之在朝中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統領帝都禁軍權傾朝野,有任何對蕭道成不利的因素,都會被蕭順之扼殺在襁褓中,蕭順之不止是他的臣子,也是蕭道成的族弟,蕭道成爭奪皇位時,蕭順之更是數次救過蕭道成的性命,如此以命相護,讓蕭道成如何不相信他。
這也正是是蕭道成為何如此信任蕭順之的原因。
蕭道成念蕭順之著實辛苦,作為自己的族弟更是不留余力的幫助自己打下了江山,便為蕭順之在大齊京城建康城修建了一座碩大的宅院,作為蕭順之在京城中的府邸。
今日清晨京城傳信,蕭家夫人接到了蕭順之傳來的書信。
信上的內容大致是大齊江山已穩固,京城中各方宗族勢力皇帝都已平衡,目前天下太平,皇帝賞賜的府邸也已修建完工,不日將有圣旨到來,到時蕭府一家舉家搬遷至京城蕭府,走之前要妥善安置蘭陵蕭氏族人。
蕭夫人看完信件之后,賞賜了傳信人一些銀兩,傳信下人道謝退下。
蕭夫人將信件轉身燒掉,并喚來老管家,通知四位公子回來。
過了一個時辰后,以簫懿為首,蕭敷,蕭衍,蕭暢緊隨其后,蕭家四兄弟出現在大廳之中。
“母親!”四兄弟齊聲喊道上前見禮。
“都坐吧。”蕭夫人說道。
眾人落座,“母親,何事喚我們回來?”簫懿問道。
“今日你們的父親來信。”蕭夫人將信中內容大致告訴了四個兒子。
“這么說,我們可以去京城了!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簫懿笑道。
“是啊大哥,終于可以大顯身手了!”蕭敷也笑道,蕭敷為蕭家二公子,熟讀兵法,武功高強,與大哥簫懿一心參軍要立一番功業。
“不錯,不過你父親信中提到,京城各方宗族勢力錯綜復雜,切不可大意,莫要落人把柄,陷咱們蕭家于不利之地。”蕭夫人囑咐道。
“母親,我們可以參軍嗎?”蕭衍,蕭暢齊聲問道。
“哈哈哈,三弟四弟,你們兩個還小,好好讀書習武,等再長幾歲就可以參軍了!”蕭敷笑道。
“你們兩人還小,目前最要緊的是好生讀書習武,未來的蕭家需要你們坐鎮。”蕭夫人語重心長的說道。
蕭家四個公子,各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大公子二公子一心參軍建功立業,蕭家家主蕭順之也是意在培養,鞏固蕭家在朝廷的地位。
蕭家三公子四公子相差不過一歲,年紀還小,尤其是四公子年紀輕輕已經名滿蘭陵,詩詞歌賦驚人,被外界稱為天才少年。
四個孩子中,只有三公子蕭衍最讓蕭順之張尚柔頭疼,蕭衍對讀書不是很感興趣,但是習武兵法方面的天賦卻甚是驚人,經常帶著一群少年到處惹事,今天打了誰家的孩子少主,過兩天又又揍了誰家少爺,好在心地善良,天生好打抱不平,每每與人打架便指揮一群少年擺成何樣陣勢對付別人,打得整個蘭陵的少年們沒有人敢再招惹。
但有時卻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不過好在有子云貼身跟隨約束,這才讓蕭順之張尚柔松了一口氣。
“好了,參軍之事你們父親已經安排妥當,簫懿蕭敷你們下去準備吧,好好安排一下自己的事務,收拾好行囊先行前往京城與你們先行父親匯合,圣旨一到我會帶著蕭衍蕭暢一同出發,切記路上不要耽擱行程,注意安全。”蕭夫人說道。
“是,母親!孩兒告退!”簫懿蕭敷齊聲告退,下去準備去了。
下午簫懿蕭敷帶著一隊府兵前往京城。
圣旨比預估來的時間要早,兩天后的下午,宣旨的太監到達蕭家。
“遵旨!”蕭夫人接旨,將宣旨的太監安排妥當,蕭夫人便下令舉家搬遷至京城。
蕭夫人早已提前安排妥當,率領眾人一行數十輛馬車,數百蕭家精銳府兵,浩浩蕩蕩前往京城。
蕭順之家族正式立足于大齊京城之中,加上蘭陵蕭家宗族為強有力的后盾,至此,蘭陵蕭家成為了大齊京城之中又一大勢力,京城的宗族勢力更加錯綜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