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猶太風趣

哭對上帝,笑對世人。

——猶太諺語

笑在臉上,哭在心里。

——《圣經·箴言》

幽默乃是沒有保身之術的最后的武器。

——弗洛伊德

眾所周知,猶太人長期流離失所,歷盡屈辱和磨難,生活鍛煉了他們,他們獲得的巨額回報就是:智慧和笑聲。他們經歷的苦難太多了,無法用長久的淚水反抗嚴酷,只有笑聲才能保護他們,只有笑聲才能化解苦難。

猶太人哭對上帝,笑對世人;笑在臉上,哭在心里。因此,他們的笑聲中不僅有濃濃的悲劇情調,而且充滿著對生命的諷刺和批判,并蘊含著獨特的智慧。他們在笑聲中自我調侃著,凈化著自己的靈魂,緩解痛苦,娛樂身心,追尋著生活的尊嚴。這就是世界上最高級的幽默——猶太風趣。

第二十四課 糟糕的世界

一名猶太人在逾越節前夕到裁縫處定做一條褲子。這名裁縫手藝很好,顧客盈門,所以總是不能按期交活。因此,這名猶太人擔心沒有新褲子過節。

逾越節前一天,猶太人終于在裁縫處拿到了新褲子。他說道:“謝謝你按時完活,但是,你看看上帝只花了六天時間就創造出宇宙和整個世界,但是你為什么竟用了六周才做成這樣一條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褲子呢?”

“哦,先生啊!”裁縫激動地回答,“你看看這條褲子的制作是多么精細,你再看看上帝的手藝是多么糟糕啊!”

《舞》

夏加爾,1920年,蛋彩,由莫斯科泰迪雅科夫畫廊藏。

不借錢的原因

有兩個曾經打過照面的人又遇見了。他倆從波蘭來,在紐約東部的德蘭思大街上相遇了。

“嗨!最近生意如何?”

“還好。”

“那樣的話,借給我五塊錢怎么樣?”

“為什么我要借給你五塊錢,我跟你一點兒都不熟!”

“真是可笑!在我們那里,那群老街坊不肯借給我錢是因為他們太熟悉我了,而在這里你不肯借給我錢竟然是因為他不熟悉我。”

誰的職業最古老

有三個朋友,一個是建筑師,一個是外科醫生,一個是政客。他們一起前往海邊釣魚,在等魚上鉤的時候,他們熱烈地爭論著“究竟誰的職業最古老”這一問題。

外科醫生搶先說道:“上帝不是從亞當的胸膛里取出一根肋骨才造出了夏娃嗎?理所當然,外科醫生是最先為上帝服務的。”

捐贈書

摩西·邁蒙尼德,《密西拿律法書》,意大利波倫亞,約1400年,羊皮紙、墨水、顏料、金,現藏耶路撒冷國立大學圖書館。

建筑師當仁不讓,爭辯道:“不對,那之前,天地一片混沌,是建筑師讓世界恢復了秩序。”

最后,政客不慌不忙地說:“你倆都晚了。是誰制造出混沌的?那不就是我們政客嘛!”

互報姓名

摩西·門德爾松是德國18世紀的大哲學家,而且有典型的猶太人的體貌特征。一天,他在柏林大街上散步時,不小心撞到穿軍服的普魯士軍官身上。

軍官沖他粗魯地叫道:“笨豬!”

這時,哲學家微微彎了彎腰,彬彬有禮地說:“門德爾松。”然后揚長而去。

守規矩的猶太教姑娘

有一個猶太母親,她的兒子娶了一個異教姑娘。這個姑娘后來皈依了猶太教。一天,猶太母親來看望兒子和兒媳婦。她對兒媳婦非常滿意和喜歡,同時對兒媳婦如此適應猶太教的禮儀和教規不勝驚嘆。

這天中午,年輕的夫婦和老婦人都在吃雞肉色拉三明治。老婦人向兒媳婦要一杯牛奶,兒媳婦對婆婆的要求大吃一驚。“噢,不可以,”她回答說,“你知道,我們不能把肉類和牛奶食品混在一起吃。”這位做婆婆的十分不好意思,無言以對。但是,當兒媳婦離開飯廳時,老婦人轉身對兒子說道:“你這個傻瓜,你不應該娶一個守規矩的猶太教姑娘!”

一個謹慎的男孩

安全總是以色列人想到的最重要的事情。約瑟夫是一個11歲的少年,他的父母叮囑他和陌生人講話時要小心謹慎。

一天下午,約瑟夫帶著他的狗在離公路不遠的地方散步。一輛小車開了過來,坐在司機身邊的乘客對他喊道:

“請告訴我,小孩,這兒離耶路撒冷還有多遠?”

“這要看你行路的速度。”小男孩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小孩?”

“我的名字和我爺爺的名字一樣。”

“那么你爺爺的名字叫什么?”

“和他爺爺的名字一樣——我們家給孩子取名時都用爺爺的名字。”

“你家還有幾個像你這樣的孩子?”

“我媽媽給多少個孩子開飯就有多少個孩子。”

“那么需要多少個座位呢?”

“在我們家,每個人都有個座位。”

界定“會議”

一個以色列小男孩問他的父親——一位以色列外交使團的成員:“爸爸,一個會議是什么意思?”

“一個會議是指人們聚在一起討論重要的事情,然后決定——再舉行一個會議。”

猶太人就是以這樣的口氣,調侃著世界,調侃著一切。

第二十五課 拉比與開比

有兩個人死在以色列:一個是拉比,另一個是開比(出租車司機Cabbie的音譯)。他倆碰巧是鄰居,都住在耶路撒冷,彼此認識已有好多年了。幸運的是,他倆都是正人君子。現在,他倆又在猶太人常說的“天國”里見面了。

拉比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在塵世的朋友現在住著漂亮寬敞的房子,而給他住的卻是簡陋的小木屋。

拉比伶牙俐齒,擅長辭令,他找到天國的管事大加抱怨:“難道我不是一個好人?”他質問道,“難道我沒有為上帝的工作而辛苦了一輩子?這是對我的公平的待遇嗎?”

天國的管事們簡略地商討了一下,其中一個說道:

“拉比,事實說明問題。記錄顯示,當你講經布道時,每個人都打瞌睡;而當這位出租車司機開車時,他的所有乘客都不停地使勁禱告。”

拉比是猶太英雄中最令人尊敬的職業,但是猶太人同樣不放過他們,因為,猶太教最忌諱的就是偶像崇拜,除了上帝,他們不神化任何人。

處理錢的辦法

一個拉比,一個神父,一個牧師,坐在同一輛火車上。他們在一起談論著各自的教徒和天命。拉比說,猶太教堂沒有設募捐盤,不過很多教堂都有一個可以放捐款的施舍箱。

牧師說,他總是在辦公室的地板上畫個小圈,然后把募捐盤里的錢幣拿出來拋向空中。“恰好落在小圈里的是給上帝的,剩下的是給我的。”神父說他也是這么做的。拉比接著說:“我所做的與你們的略有不同——我把錢扔向空中,上帝能接到多少就拿多少——剩下的就是給我自己的。”

一張替換的支票

有一個很富有的慈善家,一生資助過許多宗教團體和教育機構。他感到自己正走向生命的終點,于是叫來了三個朋友。這三個朋友,一個是猶太教的拉比,一個是新教的牧師,一個是天主教的神父。在過去的很多年里,這三個人一直在引導他為各種各樣的事業捐助。

這個垂死的人告訴這三個教士,自己在遺囑中已為他們三人各自所支持的種種機構撥出了資金。不過,慈善家對他們也有一個請求——當他的棺材被放在地底下時,請他們三人每人把一個裝滿3000美元現金的信封放進墳墓,與他一塊兒入土。

“我知道這聽上去很好笑,”他聲音微弱地說道,“可是如果我真的要去另外一個地方,我可能需要錢用。”然后,他遞給三人每人一個信封。

當天夜里,他死了,他的葬禮很快就舉行了。葬禮之后,這三個教士聚在一起交換意見。牧師說:“你們知道,我們極其需要一個新屋頂——我只放了1000美元進去。”神父也坦白說:“我也一樣——我們的學校今年開銷特別大。”拉比說:“我倒是把整整3000美元放進去了——不過我忘了拿現金,放進去了一張支票。”

不同尋常的贊美詞

像大多數的少數民族一樣,猶太人也替這樣的猶太人感到難為情:罪犯、吝嗇的地主、搜刮貧民油水的房東和一般所說的壞蛋。另一方面,猶太人也為這些猶太人感到極度驕傲:那些促進科學和醫藥發展的人,那些為藝術和文化事業作出貢獻的人以及那些為了每一個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建設世界的人。

因此,當一個有名的匪徒的家屬找到芝加哥市某個猶太教堂的拉比,要求他在匪徒的葬禮上主持儀式并發表贊詞時,拉比拒絕了。匪徒的寡婦不接受“不”的答復,她一再央求拉比,指出如果沒有這個儀式,那么她的孩子們一輩子都會感到羞辱,臉上無光。出于對這個家庭的同情,拉比同意了。

儀式是在一個平常能容納二百人的小教堂里舉行的,大約有十幾個人出席了儀式。拉比站在一個高壇上,在他前面放置著蓋了蓋子的棺材。死者的妻子和他們的兩個孩子都坐在前排座位上,幾個上了點年紀的男人和女人似乎都是這寡婦的家人和朋友。

這或許是拉比生平第一次感到不知如何措辭才好。死者多次被捕入獄,是牢房里的常客,他的名字經常與各種各樣的犯罪活動聯系在一起。拉比實際上從未見過死者,雖然他認識死者的妻子和孩子們,因為他們時不時還參加宗教儀式。好幾次,有人曾將他們指給拉比看。

拉比為這個新死去的人讀傳統的祈禱文,第一遍用希伯來語念,接下來用英語念。他摘下眼鏡,目光向下凝視著這小小的人群。

“還有,我只能說,”拉比宣稱,“死者的兄弟更壞!”

免費理發

鎮上有一家新開張的理發店。有一天,一個天主教神父走進這家理發店。理完神父的頭發以后,理發師不肯收他的錢,說:“不收教士的錢。”第二天,神父給理發師送來了一瓶名為約翰尼沃克的酒。

過了幾天,當地的一個新教牧師也走進這家理發店來理發。這次,理發師又沒有收費,并且作了和上次同樣的解釋。第二天,這位牧師給理發店送來了一棵十分可愛的植物。

又過了一周,一個拉比走進來理發。理發師又不收他的錢。過了一周,這個拉比給理發師帶來了另一個拉比——來免費理發。

拉比和神父打了個賭

雷利神父和金斯伯格拉比已是老朋友了。一天晚上,他們倆在拉比的書房下棋。拉比的妻子晚上不在家,她去主持一個會議了。

“請你告訴我實話,”天主教神父問他的朋友,“你真的從來沒有嘗過熏豬肉或豬肉嗎?”

拉比微微一笑:“從來沒有。”

雷利又說:“這事就只能咱倆知道,我們來打個小賭——如果你答應我你一定會去吃一盤熏豬肉和雞蛋,我就以《圣經》的名義起誓,我一定去找一個女人。這之后,咱們來交換一下情況。”

金斯伯格微笑著。當他確信他的朋友是認真的時,他說:“好吧,咱們過一個月再到這里會面。就按你說的,咱們來交換一下情況。”

一個月過去了。有一天晚上,金斯伯格夫人又不在家時,拉比和神父又聚在一起。他們仍然是在拉比家下棋。

雷利神父首先開口:“情況怎么樣?我是說熏豬肉——味道不錯,對吧?”

拉比微微地笑了:“不錯,約翰,的確不錯,我不得不承認——那味道使我想起我母親過去總是用雞肉做的一種菜。不過,你怎么樣?你去沒去——”

有那么一會兒,雷利神父看上去很局促不安,他的臉紅了,說:“喔,我不得不承認——它勝過熏豬肉的美味。”

金錢的測試

一位無神論者來看拉比。

“您好,拉比。”無神論者說。

“您好!”拉比回禮。

無神論者拿出一個金幣給他,拉比二話沒說裝進了口袋里。“毫無疑問你想讓我幫你解決一些事情,”拉比說,“也許你的妻子不孕,你想讓我幫她祈禱。”

“不是,拉比,我還沒結婚。”無神論者回答。

于是他又給了拉比一個金幣,拉比二話沒說又裝進了口袋。

“但是你一定有些事情想問我,”他說,“也許你犯下了罪行,希望上帝能寬恕你。”

“不是,拉比,我沒有犯過任何罪行。”無神論者回答。

他又一次給拉比一個金幣,拉比二話沒說又一次裝進了口袋。

“也許你的生意不好,希望我為你祈福?”拉比期待地問。

“不是,拉比,我今年是個豐收年。”無神論者回答。

他又給了拉比一個金幣。

“那你到底想讓我干什么?”拉比迷惑地問。

“什么都不干,真的什么都不干,”無神論者回答,“我只是想看看一個人什么都不干,光拿錢能撐多長時間!”

只有傻瓜才問過多的問題

在齋戒日期里,一個生病的猶太人去看拉比,希望得到允許吃東西,因為他得為他的健康考慮。但是當他走進拉比的房間,吃驚地看到拉比正開懷大吃。

“拉比,”他結結巴巴地說,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是一個病人——我今天還要齋戒嗎?”

“什么問題!”拉比回答,嘴里滿是食物,“你當然要齋戒!”

好一會兒這個病人站在那里,不知是該進還是該退。最后,他鼓起勇氣問:“請原諒我的無禮,拉比,你怎么能命令我齋戒而你卻在吃飯?”

“因為我還不夠傻,不需要去問拉比。”拉比帶著一絲微笑,繼續吃飯。

第二十六課 學問的一種用處

一天,一個陌生人走進了研究室,以前沒有人見過他。他默默地走到書本堆積如山的書架旁,開始一本一本查起來,有一卷卷的猶太法典,還有許多著名學者的著作。

那時,研究室里都是學者。他們驚訝地看著那個人。

“他一定是位淵博的學者!”其中一位充滿敬畏地小聲說。

“我這輩子還沒見過一次引用這么多經典的學者!”另一個人吃驚地說。

摩洛哥猶太人在親吻拉比的胡須以示尊敬

陌生人整齊地摞起他的大部頭書籍,接著爬上書本的頂端,從書架頂上把一塊藏在那兒的干奶酪拿了下來。全場一片嘩然……

猶太人最討厭的是不學無術的人,最擔心的是讀死書的人。

違背自然

從前,有一個虛偽的學者,他總是抓住任何時機來吹噓自己的學問。

一天,他寫完了一篇評論文章,就去找教士給他作序。偉大的艾里亞教士看了文章以后,堅決拒絕說:“很抱歉,我不能給你作序。”

“為什么?”

“它顛倒了事物的自然順序。”

“怎么會呢?”虛偽的學者問道,認為他自己的觀點是最有創意的。

“自然的順序是從廢墟中建起一座樓,”教士回答道,“而你,我的朋友,把順序顛倒過來了——你把一座樓變成了廢墟!”

診斷

一個陌生人到鎮上來拜訪一個富人。

“我是一名教士,又是學者,我生病了,請給我一點資助吧。”他要求道。

這個富人也有點學問,他絲毫不為陌生人的外表打動,開始來考查他的學識了。

“告訴我,親愛的教士,你對郎巴門的《解惑之道》熟悉嗎?”

“豈止是熟悉!我13歲時便研究它了。”拜訪者回答道。

“你研究過托爾斯泰的法典評論《復活》嗎?”

“瞧你說的!”陌生人輕松地回答說,“我都能倒背如流。在很小的時候我就看過了。”

“我的朋友,”富人笑著說道,“在我看來,與其說你是個有病的學者,倒不如說你是個健康的傻瓜。”

優雅的方式

富有的列宛先生自己沒有受過教育,但他把自己的獨女送到巴黎的一所學校。女兒回家后結了婚,到了該生小孩的時候,就被送到了婦產醫院。她的父親過來看她怎么樣,她就溫柔地呻吟道:“我有點痛!”(注:她說的是法語)

“醫生,醫生——快點,她要生了!”她的父親驚慌地叫道。

醫生冷靜地搖搖頭回答道:“還沒有,還沒有呢!”

一小時后,當女兒聽到醫生來時,就優雅地叫道:“醫生,來救我呀!”

“醫生,醫生——快,她要生了!”列宛先生發瘋似的扭起雙手,一邊叫道。

“還沒呢。”醫生回答道,一臉厭煩的樣子。

過了幾分鐘,醫院的走廊上回蕩著尖利的叫聲。

“哦,哎呀,我的媽呀!”

“她現在要生了!”醫生對列宛先生說,一邊匆匆走進他女兒的房間。

學者間的禮儀

一個富翁有一次請兩個饑腸轆轆的學者喝茶。學者們來了,在桌前坐下,開始討論起經文來。除此之外,猶太人還有什么其他的消遣嗎?正當他們爭論不休的時候,女主人進來在他們的茶杯前放上檸檬,接著她又拿來一個盤子,上面放有兩塊餅干,其中一塊比另一塊大一些。學者們都知道禮儀很重要,于是都不愿意第一個去拿。

其中一個大度地說:“揚克爾先生,您先請!”

“不不!依薩克先生,您先來!”揚克爾也彬彬有禮地說。

最后,推脫了好久,揚克爾突然伸手拿了一塊餅干——可他挑的是大的那塊。

依薩克驚呆了。

“這是怎么回事,揚克爾先生,”他委屈地責備說,“像你這樣的學者竟然完全沒有用餐禮儀。怎么能如此粗魯地先拿了大塊餅干,而把小塊的留給別人呢?”

“那,要是換了你,你會怎么做呢?”揚克爾問道。

“你這話什么意思?作為一個懂規矩的人,我當然會挑小的那塊。”

“哦,你正是得到了小的那塊呀,”揚克爾高興地說,“那你還這么生氣干什么?”

經文教師行盜

在波蘭一個小鎮上,有一個教經文的老師再也受不了自己的窘迫和窮苦了,他決定當一名強盜。

一天,他從廚房里拿了一把刀,走進了樹林。他埋伏在一棵樹后,等待過路的行人。最后他看見鎮上一個富有的木材商正毫無防備地走來。他一言不發,走到他跟前,用刀比劃著。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手一松,刀落在了地上。

“算你走運,”他咕噥道,“我剛記起來,這是一把加工牛奶的刀。”

第二十七課 傻瓜的故事

赫爾姆的雪

赫爾姆村是個傻瓜村,村里老老少少都是傻瓜。一天晚上,有個人看到水桶里的月亮影子,赫爾姆村的人便以為月亮掉進了水桶里,他們把水桶蓋起來,以為這樣月亮就跑不出去了。第二天早晨,他們打開水桶一看,月亮不見了,村里的人便認為月亮被人偷走了。他們叫來了警察,可是找不到小偷,赫爾姆村的傻瓜們便痛哭流涕。

在赫爾姆村的所有傻瓜中,最有名氣的是村里的七個長老。因為他們是赫爾姆村年紀最大的,也是最蠢的,所以他們統治著赫爾姆村。他們蓄著白胡子,由于用腦過度,個個腦門兒都向前突出。

有一次,在光明節之夜,整晚大雪紛飛,銀白色的雪覆蓋了整個赫爾姆村,晶瑩發亮,熠熠生光。

那天晚上,七位長老坐著沉思,不時地皺眉頭。村里經濟困難,可是他們不知道去哪里弄錢。忽然,他們中間最老的一個大傻瓜格羅納姆大聲說:“雪就是白花花的銀子嘛!”

“我在雪里看到了珍珠!”另一位大聲喊道。

“我看到了寶石!”第三位叫喊著說。

赫爾姆村的長老們這才意識到,財寶從天而降。

不一會兒,他們又犯起愁來。赫爾姆村的人喜歡走動,準會把財寶踩壞。怎么辦呢?傻子杜德拉斯想出了一個主意。

“咱們派個送信兒的去挨家挨戶敲窗戶,告訴大家:人人都必須待在家里,等把所有的銀子、所有的珍珠和所有的寶石都收好以后才許出門。”

有那么一會兒工夫,長老們很滿意。他們搓著手,表示同意這個聰明的主張。但是笨伯萊基什不以為然:“送信兒的人自己就會把財寶踩壞的。”

萊基什說得對呀!于是長老們又皺起高高突起的腦門兒,絞盡腦汁來解決這個新難題。

“有了,有了!”蠢牛謝默雷爾大聲說。

“請講,請講。”長老們急切地說道。

“別讓送信兒的人在地上走,把他放在一張桌子上抬著走,這樣他的腳就不會踩到寶雪了。”長老們對蠢牛謝默雷爾的解決辦法拍手叫好,也為自己的智慧洋洋得意。

他們立即派人到廚房把使童吉姆佩爾叫來,讓他站在一張桌子上。可是誰來抬桌子呢?湊巧,廚師特萊托爾、削土豆皮的貝雷爾、拌沙拉的尤凱爾以及照看村里公有山羊的楊泰爾都在廚房。長老們命令他們四人抬桌子,每人抬一根桌腿。吉姆佩爾站在桌子上,手里拿著一個木槌,準備用來敲各家的窗戶。一切準備就緒,他們便出發了。

每到一家窗戶前,吉姆佩爾便用木槌敲幾下,并大聲喊道:“今晚不許出門。天上下了財寶,嚴禁踩踏。”

赫爾姆村的人對長老們唯命是從,他們整晚未出家門一步。與此同時,長老們坐下來商議財寶收起來后如何充分利用。

傻子杜德拉斯建議把財寶賣掉,買一只能下金蛋的鵝。這樣村里人就不愁吃不愁穿了。

笨伯萊基什另有主張。他建議為全體赫爾姆村民買一批放大鏡,這樣,房屋、街道、商店看起來就都變大了,當然啦,如果赫爾姆村看著大,那就一定是大。赫爾姆村就不再是一個小村子了,而是一個大城市了。

還有其他一些同樣聰明的主張。但是當長老們正在權衡各種計劃的利弊時,天已大亮,太陽升起來了。他們向窗外望去,天那,他們發現地上的珠玉財寶已經被人踩壞了。抬桌子的人的大靴子毀壞了所有財寶。

赫爾姆村的長老們捻著白胡子,彼此承認他們犯了一個錯誤。他們爭辯說,也許再有十六個人抬著抬桌子的四個人,情況就不至于如此了。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長老們決定:下一個光明節時,要是天上再下財寶,他們就照這個辦法辦。

雖然村民們沒有得到財寶,但是他們對來年滿懷希望。他們繼續贊揚他們的長老,他們深信,不管什么難題,總是可以指望村里的長老們找到解決辦法的。

有關赫爾姆的猶太傻瓜鮮為人知的故事非常多,不妨給您再講幾則,供您一樂。

這是我嗎?

赫爾姆村的一個人認為,人們只能通過衣服才能互相區分,于是就很擔心在浴室會丟了自己,因為在那兒的人都是裸著的,就沒法區分了。為了保險,他就在自己的大腿上系了根線。

不幸的是,線很快松了,不久就脫落了。而另一個赫爾姆的人看見了,也許是出于同樣的恐懼,就把線系在自己的大腿上了。

在出來穿衣服的時候,第一個人看見了第二個人。“我的天,”他叫了起來,“如果這個家伙是我,那我是誰?”

赫爾姆的公正

赫爾姆村補鞋匠謀殺了他的一個顧客,于是他被帶到法官面前,法官判處他絞刑。

當正在宣讀判決書的時候,鎮上的一個人站起來叫道:“請你等一等——如果你判決補鞋匠死刑,他是我們村上唯一的補鞋匠。你絞死他,誰給我們補鞋?”

“誰?誰?”赫爾姆的人異口同聲地喊。

法官同意地點點頭,重新考慮判決。

“赫爾姆的好人民,”他說,“你們說得對。既然我們只有一個補鞋匠,那如果讓他死了,對我們很不方便,所以就把我們村上修屋頂的兩個人絞死一個吧!”

真正的科學

赫爾姆的兩個圣人陷入復雜的哲學爭論。

“既然你那么聰明,”一個面帶譏諷地說,“請回答下面的問題:為什么當一片涂著黃油的面包落地時,總是帶黃油的那面朝下?”

另一位圣人是一位所謂的科學家,他決定做一個實驗來推翻那一個理論。于是他給一片面包涂上黃油,然后往下扔。

“你看!”他勝利地叫起來,“正如你看到的,根本不是帶黃油的那面著地。所以你的理論怎么解釋?”

“噓!噓!”那一個不屑地笑起來,“你還認為自己挺聰明!你把黃油都涂錯了!”

赫爾姆的掘土人

赫爾姆的居民在為新教堂掘一口井,忽然其中的一個停了下來,靠在他的鐵鍬上,摸著他的胡子。“我們該怎么處理,”他像是自言自語地問,“這些掘出來的土呢?”

“我還真沒想過,”另一個說,“真的,我們該怎么處理呢?”

“啊,我知道了,”第一個人接著說,“我們挖一個坑,把我們掘井挖出來的土填進去。”

“但是等等,”第二個說,“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我們挖坑挖出來的土怎么辦?”

“我來告訴你,”第一個說道,“我們再挖一個坑,是第一個的兩倍大,這樣就可以填下我們掘井和挖第一個坑所有的土了!”

錯誤

赫爾姆的拉比和他的一個學生在旅館里過夜。學生想讓仆人一早就叫醒他,因為他要趕早班車。仆人答應了。因為不想驚醒拉比,學生就摸黑穿起了衣服,但過于匆忙,他穿上了拉比的長袍。他急匆匆地到了車站,進了列車,這時他看到車廂鏡子里的自己,呆住了。

“那個仆人真笨!”他生氣地叫道,“我讓他叫醒我,他卻跑去叫醒了拉比!”

金鞋子

赫爾姆的委員在開會,他們決定要有一個和別人一樣的團體傳達他們的智慧,而最應該做的事就是要有一個首席圣人。于是他們就選了一個首席圣人。但讓他們吃驚的是,當他走到街上時,沒有一個人注意到他,因為他和赫爾姆的居民沒什么兩樣。

于是他們給他買了一雙金鞋子。

“現在每個人都會知道他就是首席圣人了!”他們說。

當首席圣人穿上金鞋子的第一天,街上有很大的塵土,不一會兒,塵土都跑到他的鞋面上,再也看不出是金的了。

因此沒有人認出這就是首席圣人,所以也就沒人注意。

首席圣人不喜歡被忽視,就到委員會上去抱怨。

“如果我不能很快得到尊重,我就辭職!”他威脅說。

“你說得太對了!”委員會同意說,“我們馬上就加強!我們首席圣人的尊嚴必須保護!”

于是他們給他做了一雙上等的皮鞋穿在金鞋子的外面。這樣當首席圣人上街的時候,就不會再沾上塵土了,但是也因此沒法看到里面的金鞋子,那他們還怎么能區分出這是首席圣人呢?還是沒有人注意到他。

“這太過分了!”首席圣人發怒了,“如果每個人都忽視你,那么做首席圣人有什么用呢?”

“你說得對——絕對正確!”委員會又同意說,“相信我們——我們會為了保護你的尊嚴不惜一切代價。”

于是他們又從鞋匠那里為首席圣人做了一雙皮鞋。在鞋上有很多小洞。這樣既可以保護金鞋子不沾塵土,同時也可以讓人們看到里面的金鞋子,每個人就可以認出首席圣人了。

不幸的是,這個計劃又失敗了。灰塵穿過小洞又弄臟了金鞋子和皮鞋。因此既沒有人認出這是首席圣人,也沒人注意他。

“這太過分了!”首席圣人大怒,“我覺得很丟人,以后我再也不能在街上露面了!”

男人和煙斗

塞尚,1895-1900年,油畫,由俄羅斯普希金美術館藏。

“當你苦惱的時候,我們也很苦惱!”委員會安慰他,“不要后退,我們會接著想辦法。”于是他們用稻草填住了小洞。確實,稻草阻止灰塵再進到里面,但老問題又來了——沒人能看到里面的金鞋子。于是首席圣人再一次被忽視了。這是他最后的限度!

赫爾姆的圣人們又召開莊重的大會,討論如何解決問題,經過長時間的熱烈討論后,他們終于拿出了解決方案。

“從此以后,”他們告訴首席圣人,“你就穿著平常的皮鞋上街,但是為了讓每個人都知道你是首席圣人,你的每只手上都要穿一只金鞋子!”

清白和算術

赫爾姆有一個年輕的學者,對世界上的事物認識都很天真。一天早晨,他被他妻子的生產嚇得目瞪口呆,慌慌張張跑到拉比那里。

“拉比,”他叫道,“一件不尋常的事發生了!請給我解釋一下!我妻子剛剛生了,而我們結婚才剛三個月!這是這么回事?每個人都知道九個月才能生小孩!”

這位拉比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戴著他的銀邊眼鏡,皺著眉頭想這件事。

“我的孩子,”他說,“我看你對這種事一無所知,甚至都不會簡單地計算了。讓我問你:你和你妻子住在一起三個月了嗎?”

“是的。”

“她和你住在一起三個月了嗎?”

“是的。”

“你們兩個——在一起三個月了嗎?”

“是的。”

“那一共是——三個月加三個月加三個月?”

“九個月,拉比!”

“那你為什么還跑來用這種愚蠢的問題煩我!”

多余的

“哪一個更重要,太陽還是月亮?”一個赫爾姆的居民問他的拉比。

“當然是月亮,”拉比說,“它在晚上需要光的時候發光;而太陽只在白天發光,那時誰還需要它!”

被打濕的邏輯

一個赫爾姆的圣人在湖里洗澡,差點被淹死。當他漂起來時,其他游泳的人救起了他。他好不容易才爬出水面,就發了一個重誓:“在我學會游泳之前,我絕不再下水!”

赫爾姆的哥倫布

在赫爾姆住著一個叫塞雷格的人,他是一個圣人,但卻是不安心的人。在他的血液里有冒險的因子,他總是夢想去看世界。但是因為他是個圣人,所以很窮,使他不能像鎮里的富人一樣坐船去周游世界。

有一天,一個赫爾姆的商人從華沙回來了。從那天起以及以后一周內的每一天,在赫爾姆的人除了談論商人給他們講的華沙的種種奇妙之外再也不說別的了,而沒有人比塞雷格聽得更入神。

從那以后,他走路就像夢游一樣,心里只有一個愿望:去看看華沙。他不吃不睡不休息,他的妻子很著急,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慰她的塞雷格。

一天早晨,他的眼睛發出一種神往的表情,對他妻子說:“我要去華沙!”

“為什么?”

“我聽說那是個神奇的城市!”

“但是你沒有錢。”

“我走著去。”

“但你的鞋子會破。”

“我赤腳走,把鞋子拿在手里。”

“你瘋了,塞雷格!”

“我要去華沙!”他堅持說。

于是他把一些面包和奶酪放在背包里,拿起他的橡木杖,手里提著鞋子,向那偉大的城市進發了。

塞雷格像長了翅膀一樣往前走。他根本不顧自己是赤腳,路上尖銳的石子扎痛他的腳。他一路唱著歌,滿懷高興,想著很快就能親眼看見華沙的面貌了。

當太陽垂直掛在天空時,塞雷格感到了餓。他在岔路口的一棵樹蔭下坐下來,吃了一些面包和奶酪當午飯,然后又覺得困,于是他決定小睡一會兒補充一下精神。但在睡之前,他想先確定一下,當他醒來時還能走正確方向的路。

“現在,讓我看看,”他自言自語,“我在兩條路的岔口處:一條是去華沙,另一條是回赫爾姆。我必須確定是去華沙而不是回赫爾姆的路。”

于是他把鞋子拿來,放在路口,腳尖的方向指向華沙。“當我醒來我就知道正確的路了。”他想。

他為自己的聰明感到高興,他伸了個懶腰,到草地上去睡覺了。啊,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覺!這是一個被神保佑的覺,就像族長雅各布在夢里見到了天使!他睡得是那么深,那么甜。這時一個農夫駕著馬車從旁邊經過,當他看到路上的鞋子時,他自言自語說:“真幸運!這里有一雙鞋子像孤兒一樣躺在路上!”

于是他停下馬,下了車,撿起鞋子。

“大概是得霍亂的人扔下的!”他嘟囔說,“它們不是鞋子——像爛網一樣有那么多洞。”于是他扔掉鞋子,但是卻把鞋子的腳尖方向指向了赫爾姆。

過了一會兒,塞雷格醒來了,想著自己很快就到華沙了,他跳了起來,急著繼續往前走。

“我是多么聰明,”他想,“這么有遠見地把鞋子放在路上,現在不會錯了!”

于是他接著往前走。

不一會兒他看到城市了。塞雷格加快了腳步。當他走過那些街道時,他好奇地看著各種東西,房屋、街道和人們。

“這好像與我住的那兒一樣!”他叫道,“華沙不像我想象得那么大。怎么那么像赫爾姆,像兩個孿生兄弟!”

他繼續走,當他經過浴室時,一個男人坐在門邊向他友好地說:“您好!”塞雷格也真誠地回敬道:“您好!”

“就像我的名字叫塞雷格,”他對自己嘀咕道,“這個人看起來很像赫爾姆浴室里的費舍爾,浴室也很像我們的浴室!這是怎么回事?”

一會兒他到了教堂。

“這和我們赫爾姆的一模一樣!”他吃驚地想。

出于習慣他往里走。

他所看到的讓他毛發直立。

“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在華沙,簡直就要相信這些做禱告的人都是我們赫爾姆的人了。”

而且當他站在那兒的時候,教堂的雜役匆匆過來,背著玉米,把他擋到一邊。

“別擋我的路!”他喊。

“就像上帝在天堂里一樣,”塞雷格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雜役不僅看起來像我們赫爾姆的雜役,就連說話和做事都像他。奇怪,真奇怪!”

塞雷格充滿困惑離開了教堂。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著急地問自己。他陷在自己的想法里,不知道往哪兒走了。忽然他抬起頭來,發現自己在一條非常熟悉的街道上。

“神啊,請幫助我!”他叫道,“怎么這條街那么像我家那條!這是華沙嗎?真讓我失望!我費那么大勁跑到這兒就是來看和我家一模一樣的一條街?”

在家門口他也看到了一些孩子在玩把胡桃核彈進洞里的游戲。

“如果這不是我的兒子莫舍爾在這里玩,愿我的手腳都摔斷!”

這時一個女人把頭伸出窗子叫道:

“塞雷格,你為什么站在街當中,張著嘴像個傻瓜?快進來——飯做好了!”

塞雷格很驚奇:他敢發誓這個女人很像他妻子麗施的孿生姐妹!說話的方式都一樣!而且,她不是叫他塞雷格嗎?于是他走進去,假裝是她的丈夫塞雷格。

當然了,房子里的家具也和他家的一樣!他坐下來開始吃飯——肉烤糊了,和他妻子做的一樣。

“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最后塞雷格想,“華沙和赫爾姆完全一樣,在每一個細節上。確實,房子很像我的房子,這個女人很像我的妻子,這個小男孩很像我的莫舍爾,而且她丈夫的名字也叫塞雷格。但我知道得很清楚,這都不是我的。”

于是塞雷格在桌邊坐著,開始想念起他在赫爾姆的那個小家。

“這讓我覺得很麻煩,”他最后決定,“這個很像我的人是否是華沙的塞雷格。但我已經知道他的名字是塞雷格,而且他和我看起來很像。問題是:他是誰?他現在在哪兒?”

安全保護

赫爾姆發生了一樁丑聞,教堂的募捐箱被人偷走了。于是他們立刻做了一個新的,掛在教堂大堂的天花板上,它掛得那么高,以至于沒有小偷能夠得著。他們都很滿意這個經過圣人會議產生的舉措。

但是不久教堂的雜役發現了新問題。“的確,”他說,“這個新的募捐箱很安全,但是我們也得不到募捐了!沒有人能夠得到它!”

但是這個問題沒有難倒赫爾姆的聰明人。很快他們宣布做一架梯子,能夠讓募捐人爬到募捐箱那。而且為了避免虔誠的捐贈人受傷,梯子被永久固定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間!

泄露秘密的雜役

赫爾姆的一個人在做生意時,突然死在市場上,于是拉比派雜役去通知死者的妻子。

“要小心一點,”拉比教他說,“在跟她說這個消息的時候盡量委婉些!”

雜役敲了門,一個女人來開門。

“瑞徹爾寡婦是住在這兒嗎?”

“我是瑞徹爾,我就住在這里,”她回答說,“但我不是寡婦。”

“哈!哈!”雜役勝利地笑了起來,“打賭你是寡婦,你賭多少?”

一個謎語

赫爾姆有一個人要到伯德徹夫去,在教堂里和一群人一起等待祈禱的開始。教堂里的雜役看見他是個生人,就想拿他開玩笑,于是給他出了這樣一個謎語:“這個人是誰?——他是我父親的兒子,卻不是我的兄弟。”

赫爾姆的圣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

“我放棄!”他最后說,“現在告訴我吧——他是誰?”

“就是我啊!”雜役得意地說。

圣人被這個謎語的奇妙吸引住了,當他一回去,就迫不及待地問其他圣人。

“我的朋友們,”他很嚴肅地開始了,“我給你們出一個謎語,看你們能否回答。這個人是誰?——他是我父親的兒子,卻不是我的兄弟。”

赫爾姆的圣人都覺得很難,他們想啊想,最后說:“我們放棄了!告訴我們,這個人是誰?”

“他是伯德徹夫教堂的雜役!”圣人得意洋洋地宣布。從此以后,赫爾姆就成了傻瓜的代名詞,就仿佛英國的愚人村和德國的傻子村。一名猶太人諷刺另一名猶太人特別傻時,總會這樣說:“看看吧,一個真正的赫爾姆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傻,什么是聰明呢?再講兩個其他猶太傻瓜的故事。

什么叫作傻瓜

一個傻瓜到拉比那里說:“我知道我是個傻瓜,拉比,但是我不知道該怎么做。請教教我吧。”

“噢,我的孩子!”拉比用贊美的語氣說道,“如果你知道你是個傻瓜,那說明你根本不傻!”

“那為什么每個人都說我傻?”那個人抱怨說。

拉比看著他想了一會兒。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是個傻瓜,”拉比說,“但是光聽別人說,那你就是一個真正的傻瓜!”

一些最優秀的人

一個猶太人到拉比那里抱怨其他人。

“拉比,”他悲傷地說,“你認為他們叫我傻瓜對嗎?”

拉比同情地聽著。

“干嗎為這么小的事悲傷!”他安慰他說,“你認為傻瓜和其他人那么不一樣嗎?相信我,我見過一些最優秀的人都是傻瓜。當然,像你這么優秀、聰明的人也是一個!”

第二十八課 祈禱和交易

從前有個猶太乞丐,雖然他生活非常艱難,但老愛做白日夢,以此排遣心中的苦惱。

有一天,他這樣祈禱:

“親愛的上帝——在新年到來之際給我10000盧比吧。我說——我來和你做個交易吧——自己只留5000盧比,剩下的全部捐給慈善事業。你不相信我有這么高尚的想法嗎?——那么就先把該給我的5000盧比給我,另一半你直接交給慈善機構吧。”

這是一個標準的猶太笑話,充分發揮了和上帝辯論的水平和猶太人的高超商業智慧。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荒誕和無意義的,而且苦難是主旋律。普通的人,要經受生活的煎熬;富裕的人,也難免精神痛苦,沒有一個人只有歡樂,沒有痛苦。只是永恒的痛苦換取短暫的快樂,那么面對苦難,唯一的武器就是幽默。

瞎子看一眼就夠了

一個猶太盲人乞丐站在紐約的街頭乞討,手里拿著個小杯子。

“救救一個盲人吧!”他可憐地乞討著。

一個年邁的猶太婦女從旁邊蹣跚而過。

“天啊——一個可憐的盲人!”她同情地說,給了他一個硬幣。

乞丐非常高興。

“我看見你的第一眼就知道你有一副好心腸!”他說。

他們也很癢

在雷姆伯格有一個富有的商人。一天他從窗子里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正背靠在他的柵欄上搔癢。于是富人就把他叫進屋里,聽他的悲傷的故事。“我已經一個月沒洗澡了,”不幸的人抱怨道,“我沒有內衣穿,而且我餓得只能吃自己的指甲!”

富人被他的困境打動了。于是給他好吃好喝,給了他內衣,又給了10個硬幣讓他去洗澡,然后送上帝的祝福便打發他走了。

這個富人富有愛心的消息像野火一樣傳遍了雷姆伯格。于是,兩個叫花子也來到那個柵欄邊,放聲大哭,把他們的背使勁在柵欄上磨。聽到他們的哭聲,富人來到窗前,看見兩個叫花子的所作所為,他很生氣。

“別讓我看見你們,你們這無恥的叫花子!”他喊道,“不要把你們的臟背放在我的柵欄上!”

“你為什么幫助以前那個人,而現在卻不幫助我們了?”他們責備地問,“告訴我們,他哪兒比我們好?我們也很癢。”

富人勃然大怒,“我幫助以前那個人是因為沒有人能幫助他去搔搔背。至于你們這些傻瓜,快點——你們互相搔癢!”

感覺上的年齡

一個40歲的男人娶了一個20歲的姑娘,這在他們的圈子里引起了非議。一次,當一個人含蓄地指出他們年齡上的差異時,他說:“這還不是太壞的。當她看到我時,她覺得她年長了10歲,而當我看她時,我覺得我年輕了10歲。因此,這才相配——我們都30歲!”

真實性

一個窮困的猶太農夫去他富裕的鄰居家借驢子。

“對不起,鄰居,”富裕的農夫說,“我的驢子去草場了。”

就在這時牲畜棚里傳來驢子的叫聲。

“你的借口真是愚蠢!”窮人生氣地說,“那,你的驢子剛才在叫了。”

富裕的農夫十分氣憤。

“你寧愿相信誰呀,”他有尊嚴地說,“是那只叫喚的驢子還是我?”

太晚了

東部的一個窮小販死了。他的遺孀得到了2000塊錢的保險。

“你真倒霉啊!”她抱怨道,“我們過了40年的窮日子,現在上帝讓我們富起來了,你卻死了!”

勢利鬼

兩兄弟住在同一座城里,一個是拉比,另一個是個賊。拉比覺得自己的兄弟丟了自己的臉,總是要他的好看。有一天,他倆碰巧在街上遇到了,拉比故意不理兄弟。他兄弟很氣憤,就罵道:

“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要是神氣還有理由——我哥哥是拉比!你兄弟是個賊,你有什么好神氣的?”

傳道者的說明

一個周末的晚上,巡回傳道者來到村子里的教堂。他的正式演說結束時,他呼吁會眾為“一個帶著七個孩子的可憐寡婦”慷慨解囊。

有些會眾想知道這位不幸的婦人是誰,傳道者說明:“實際上她是我老婆,而七個孩子也是我的。”

“可她不是寡婦呀!你在撒謊!”好幾個會眾對傳道者喊道。

“哎——你們說什么呀?難道你們吝嗇到不給一個猶太人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機會?”

上下班時間

西格爾坐在去長島的班車上。他在辦公室干了一天活,已經很累了,此刻正在回家的路上。坐在他旁邊的一個英俊小伙子向他問時間,但他置之不理。小伙子壓低聲音又問了一遍,他仍然沒有告訴小伙子幾點鐘了。第三次,小伙子是拍著他的肩膀問的。這一次,西格爾告訴了他。

小伙子困惑不解:“我第一次問你時,你為什么不回答我呢?”

“為什么?我來告訴你吧。如果我告訴你了,我們就會聊起來了。我會打聽你的情況,因為你是一個不錯的年輕男人,而我有兩個可愛的待嫁女兒。我會邀請你去我家吃晚飯。接下來會怎么樣呢?你接受了邀請,你去了。我太太喜歡你,我的大女兒愛上了你,我的小女兒也很贊成。于是,看上去你就要成為我的女婿了。可是,我不想要一個沒有手表的女婿!道理就這么簡單。”

懷孕的女兒

在猶太民族的傳統里,有富裕的人家接納教士學校的學生來家里,并給提供一年半載食宿的習俗。這樣,就能使宗教研究后繼有人。

這里要講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富裕人家。他們接收了一位教士學校的學生,給他提供半年食宿。這個小伙子21歲,長得很帥。這戶人家正好有三個未嫁的小姐,年齡分別為17歲、18歲和19歲。

小伙子在這里做客時,一切都相安無事,大家友好相待,和睦相處。六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這個小伙子從這家搬出,住進了另一家。

就在這個小伙子走后大概一個月,這家的二小姐悄悄來到她爸爸跟前,涕淚漣漣。她向爸爸承認自己懷孕了,造下這樁罪孽的便是那年輕的學生。父親當即坐下提筆寫下一封措辭尖銳、充滿憤怒的信給那學生,告訴他自己的女兒已經懷孕,要他最好放聰明一點,趕緊回來娶了這姑娘,做孩子的爸爸。

懷孕的女人

夏加爾,1913年,油畫,由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藏。

那學生收到了信,開始還有點吃驚,然后回憶起在那個家庭中度過的時光。他將事情琢磨了一番,決定答應這父親的要求,立即娶他的千金為妻。

他回了信,陳述了自己收到信后知道姑娘懷孕時感到的驚愕,并且要未來的岳父放心,自己正在為回去結婚而做準備。在信的末尾,他還添了一個“又及”:

“順便問一句,懷孕的是令愛中的哪一位?”

裁縫們的算法

有一個人買了一些衣料拿到裁縫那兒去。

“這些做衣服夠了嗎?”他問道。裁縫仔細地量了量,說道:“不行,做不了,這些不夠。”

于是這人去找另一個裁縫。那裁縫也仔細地量了量,然后說道:“這些足夠了。”

他為顧客量了尺寸,叫他兩個星期后來拿衣服。

當那個人來取衣服時,他吃驚地發現裁縫的小孩穿著由他的布料做成的衣服。

“這是怎么回事?”他問那個裁縫,“你能告訴我為什么街對面的裁縫說我的衣料不夠,而你卻不僅給我做了一件衣服,還給你的小孩做了一件?”

“哦,”裁縫回答說,“你知道,這衣料對我來說是夠了,因為我只有一個兒子——可對那個裁縫來說卻是不夠的,他有兩個兒子!”

《猶太人之謎》內容簡介

猶太人是誰?判斷猶太人的標準是什么?猶太人為什么歷經浩劫而不滅?猶太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誰是猶太人心目中的英雄?怎樣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怎樣成為一個有權力的人?怎樣成為一個富有的人?怎樣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人?本書通過妙趣橫生的論述來揭開猶太人的種種神秘面紗,是洞悉猶太文化和猶太智慧的一把鑰匙。

定價:28.00元

《火星來客》內容簡介

迄今為止,總共有179位猶太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形成了諾貝爾獎中獨特的“猶太現象”。猶太人占世界人口總數不到0.3%,但獲諾貝爾獎的比例卻占諾貝爾獎金總數的22.35%,尤其是匈牙利猶太人,被譽為科學大師中的“火星來客”。錢學森的老師“科學奇才”馮·卡門、化學家波拉尼、“和平之父”西拉德、“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特勒、“當代罕見的數學奇才”保羅·愛多士等,全都是匈牙利人。

定價:35.00元

《坐長凳者》內容簡介

按照古老的猶太習俗,當拉比在猶太會堂講道的時候,坐在第一排聽課的一定是最聰明的人,坐在最后一排聽課的人一定是最傻的人。當坐在第一排的人一旦回答不了拉比所提出的問題,就必須退坐到第二排,以此類推;坐在后一排的人,如果能夠很順利地回答拉比的提問,就可以往前坐一排。一旦拉比回答不出會眾所提出的問題,就要把坐在屁股底下的七個草墊子撤掉一個,直到坐在地板上。本書通過13位猶太鬼才的成長故事,揭示了猶太文化和猶太教育的奧秘。

定價:30.00元

《居安思危》內容簡介

按照美國《福布斯》雜志的統計,在美國400大富豪排行榜中,前40位富豪中有45%是猶太人,美國1/3的百萬富翁是猶太人,美國許多著名的慈善家也是猶太人。

本書用幽默通俗的筆法,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猶太人的財富哲學,以及猶太人為什么會做生意和千錘百煉的猶太生意經,深刻解剖了“世界第一商人”猶太商人成功的黃金法則和成功奧秘。

定價:32.00元

《知識是甜蜜的》內容簡介

本書用通俗幽默的文筆,詳細闡述了猶太家教智慧的精髓:猶太成功黃金律、猶太人的美德教育、猶太人的健康教育、猶太人的處世教育、猶太人的享樂教育、猶太人的婚姻觀、猶太人的金錢教育和猶太人的公民教育。

定價:33.00元

第二輯即將出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当阳市| 丰镇市| 广水市| 天峨县| 和田县| 杭锦后旗| 利辛县| 缙云县| 准格尔旗| 山阴县| 张家口市| 昌乐县| 唐河县| 莱阳市| 萍乡市| 兴仁县| 诸城市| 宁城县| 石景山区| 隆子县| 宁阳县| 句容市| 阳泉市| 岐山县| 厦门市| 博客| 蒙山县| 永修县| 高尔夫| 三门峡市| 全椒县| 华蓥市| 常州市| 阳东县| 昌平区| 肥西县| 黎川县| 乐山市| 井陉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