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威逼利誘
- 爭明之貓奴學士
- 映今月
- 3169字
- 2019-10-03 12:05:00
十幾位官員到訪,讓梁家熱鬧了起來。
楊一清見到李牧在這兒,說道:“哎呦,這不是問天閣大學士嘛,久仰久仰!”
有了楊一清帶頭,其他的官員也都跟著起哄。
李牧看著他們笑嘻嘻的模樣,心想,等會兒就讓你們哭出來。
梁儲終于覺得大家都樂夠了,于是說道:“好了,都坐下吧。咱們說一下正事。”
大家落座之后,梁儲繼續說道:“其實這次,老夫只是替問天閣大學士將大家請來。其他的嘛,就聽他講一講吧。”梁老頭很瀟灑的將一口鍋扣在了李牧頭上。
李牧早就知道,這梁老頭沒安好心,這下子狐貍尾巴漏出來了,原來是讓自己當這個出頭鳥。
出頭就出頭,誰怕誰。李牧沖著那些大臣拱了拱手,說道:“我這個外閣大學士,雖然不在朝堂上擔任什么指責,但也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些事情,還是得跟諸位大人說道說道。”
“哦?”楊一清沒料到李牧會說這些,“那我等可要洗耳恭聽了。不知你這外閣和我們這內閣所關注的是否一樣。”
李牧清了下嗓子,“你們關注的,不過就是什么逢五稅一和設置幾個新的布政司而已。而我所關注的,則是怎樣讓諸位大人安心為國效力。”
內閣大學士蔣冕說道:“我等吃得好睡得好,當然是安心為國家效力了,這點不勞你操心。”
梁儲示意他不要說話,“先聽李大學士把話說完。”
李牧又說道:“大家出來當官,家里人也不能不吃不喝吧。據我所知,朝廷那點俸祿,想要養活一大家子不勞作不經商的人,很是困難呀。尤其是在京城這種地方,柴米油鹽都比別處貴上三分。我呢,謹代表北方商會,向諸位發出邀請,只要你們愿意,在年底的擴股會上,都可以參上一股。雖然每年分紅不多,但養活家人卻也是綽綽有余。”
這下子所有人都有點心動了。他們早晚是要致仕養老的,但商會可是細水長流的買賣,據說上半年就賺了許多錢,分號開遍了全國各地,連晉王朱知烊都效仿著成立了一個商會。
李牧知道這件事情有戲,他指了指天上,“只要你們不招惹北方商會背后的大股東,那入會參股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楊一清白了他一眼,北方商會背后的大股東,不就是皇帝跟你嗎?
“這只是第一件事情。還有一件嘛,有點不好說,因為有損朝廷顏面。”李牧故作猶豫,吞吞吐吐的。
梁儲大聲說道:“李大學士有話直說,沒必要作這種小女兒姿態。我等身為朝廷命官,行的正坐得直,只要是對朝廷有益,相信誰也不會輕易透露出去的。也不怕有人在背后嚼舌頭。”
“那我就直說了啊。”李牧正了正身子,“前段時間,錦衣衛查到了一批形跡可疑的人,是從江西來的。好像是要給什么人送點土特產什么的呀。本來嘛,皇上念在大家伙兒養家不容易,所以沒有追究。可是偏有人跟皇上對著干,我聽說啊,錦衣衛那邊連詔獄都騰好了,就準備查一查誰收了那些土特產。”
這下子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除了梁儲,他們全都收了寧王所送的財物,只是多少的問題。他們全都出了一身冷汗,皇帝要是拿這件事情問他們的罪,那他們只能是認栽。
楊一清問道:“你這話可當真?”
“當真啊。我閑的沒事騙你們做什么?楊大人,你說皇上會先拿誰試試刀呢?”
“這……”楊一清有些慌了,“那些官員收受賄賂,被皇上剮了也是活該!”他這話一半是說給在場的那些官員聽的,另一半是說給自己聽的。他也不想收寧王的土特產,可不收的話就得從別的地方撈錢補貼家用。當官也難啊,難得讓人放棄了原先的風骨。
眼見自己的威脅有效,李牧笑著說道:“皇上也不是那無情之人,在遼寧、甘肅等地施行逢五稅一,那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只要不跟他唱反調,皇上也不愿意哪天朝堂上面突然少了一些忠臣,更不愿意菜市口多了些滿地亂滾的人頭。哎呀,說這些血淋淋的事兒做什么!咱們還是談談北方商會吧。我聽說北方商會過段時間會有新的奇特玩意兒售賣。大家若是想著擺在家里圖新鮮,可千萬不要錯過啊。”
那些官員都知道,現在他們有小辮子在錦衣衛那邊,因此格外的老實,對著李牧就是一頓吹捧。
蔣冕說道:“李大學士不愧是當初用奇謀擺平韃靼的人,又研制出什么來了,可否給本官透透風呀?”
“一些小玩意兒,現在還要保密。不是我不肯給你們說,而是皇上下了封口令,誰要是到處亂傳,就亂棍打死。”李牧扯起謊來已經是得心應手。
看著在做的都是朝廷最主要的一些文官,李牧頓時來了主意,“聽聞鎮國將軍府的劉娘娘快要生產了,咱們不如一起寫一篇東西吧,進獻過去,圖個喜慶。”
李牧的這個提議立馬就全票通過了。這些文官們要說往外送銀子吧,都扣扣索索的,但是寫東西這個他們最擅長了。
墨寶也是寶嘛。
這也算是變相的表忠心,只要是寫了這個東西,那就表明跟皇帝站在一條戰線上面。文人就喜歡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明面上不說他們支持皇帝,而是用這種方式。
“咱們抄寫《道德經》吧,太后很喜歡的。”李牧想起了當初被留在宮里抄書的經歷。
梁儲點了點頭,“嗯,也好。道德經字數多。我等一人寫一部分,正好可以比較一下各自的文筆。”
自古文無第一,這種主觀評判的比試,向來都是誰也不服誰。尤其是這些大官,能一路闖過科舉,爬到部閣大臣的位子,全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分配好各自要寫的部分之后,這個筆走龍蛇一篇行楷,那個就飛揚跋扈一篇草書。
李牧撒了歡的開始寫了起來,他每一行都換一種字體。隸行楷草,只要是自己所掌握的,全都顯擺出來,絲毫不藏著掖著。眾人見他如此,也紛紛拿出看家的本事,怎么也不能落了下風。興許太后一高興,就記住了他們的名字。
楊一清寫的是行書,最先寫完。他來到李牧這邊,“行啊,沒想到你小子夠可以的。這一手字,要我說,鼎甲之才。”
“嘿嘿,必須的。也不看看我……”李牧本想說爺爺來著,可是李老頭已經故去,他有些失落。
楊一清說道:“你還當真了啊?我就是說著玩的。年輕人,須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學海無涯,你以后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呢。”盡管在心里對李牧這一手字很是欣賞,但他此時絕對是要嘴硬的。
最后,大家比較一番之后,也沒分出個高下來。將這些篇章組合起來之后,裝訂成了一本厚厚的冊子。由李牧和梁儲去進獻給太后和皇上。現在估計也就他倆能進得到鎮國將軍府里面。
自打前一陣子皇帝去江南游玩,鎮國將軍府除了李東陽之外,還沒有進過其他官員。甭說是官員了,什么國公爺、國舅爺,通通不好使,全都攔在門外,一律不讓進去。說是為了保護劉娘娘。
那些官員圍住李牧,再三叮囑他,別忘了今年北方商會擴股的時候給他們留點股份。人嘛,在沒有高尚情操的狀況下,都是利益驅動的。
在鎮國將軍府門口,梁儲竟然也被攔下了,任由李牧怎么去說,守衛就是不讓進。
“大學士,您還是不要為難我們了。太后下過命令,除了您之外,所有的官員一律不準入內。”
梁儲也知道此事強求不得,他從懷里掏出一本奏折遞給李牧,“這本你拿著,替我遞給太后。”
李牧看也沒看,直接將那本奏折塞進了厚厚的《道德經》冊子里面。估計又是什么朝堂上的雞毛蒜皮事情,李牧懶得去管。
太后見到李牧走進來,說道:“別行禮了,這里又不是皇宮,你來這里無需行禮。手里拿的什么呀?”
“回太后的話,這是諸位大臣抄寫的《道德經》,給劉娘娘祈福并恭祝您萬壽無疆。”
太后接過那本《道德經》,翻看了起來,“字寫得都不錯,看來你們是用心了。還別說,你的字啊,哀家看著格外順眼。”
“多謝太后夸獎。”
翻了沒幾頁,太后就發現了里面夾帶的那本奏折,“怎么這里面還一本奏折呀?”
“啊?這是內閣大學士梁儲的奏折,他被攔在了外面,所以托我把這個帶了進來。”
“下不為例。”太后說完就拿起那本奏折開始翻看,“嗯,梁卿家一番苦心哀家甚是認同。你出去后轉告他,這件事情哀家準了。”
李牧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他也不敢去問,但傳個話還是沒問題的。
太后繼續說道:“劉妃算算日子,也快生產了吧,最近有什么良辰吉日嗎?”
“太后,還早呢,這才過去幾個月啊。等到中秋時分,那時候良辰吉日格外多。”
“行啦,你們辦事嚴密著點,不能讓外人挑出一絲不合理的地方來。”
“李牧明白!”
李牧在心里很是清楚,這件事情萬一泄露出去,那可是滿門抄斬的大罪。他準備等江彬回來便好好安排一下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