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 資產負債表項目分析

2.4.1 流動資產分析

(一)速動資產分析

速動資產是能夠解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急需的、能夠立即變為貨幣資金的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等項目。對速動資產分析應該就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等重要項目進行深入分析。

1.貨幣資金

在資產負債表中,流動性最大的資產項目是貨幣資金。貨幣資金是公司經營過程中處于流動性很大,隨時支付和收取的以貨幣形態表現的資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財務分析人員在對貨幣資金進行分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分析貨幣資金規模以及發生增減變動的一般原因,如表2-5所示。

表2-5 貨幣資金規模發生增減變動的一般原因

(2)分析貨幣資金結構及其變化是否合理。貨幣資金比重過高,則意味著資金使用效率低,會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而貨幣資金比重過低,則意味著企業缺乏必要的資金,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企業貨幣資金規模是否合理,通常需要結合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這些因素如表2-6所示。

表2-6 貨幣資金需要量分析

續表

(3)分析企業是否存在修飾現金余額的現象。在實際中,一些企業為修飾其資產負債表,常在會計期末時,將會計期間終了后的收入列入本期的現金內,借以修飾現金余額,以提高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因此,財務分析人員在分析時如果發現這種情況,應予以調整更正。

2.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動等服務時,應向對方企業收取的款項。應收賬款項目填寫的是“應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科目中關于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部分的余額。

進行應收賬款項目分析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企業的應收賬款的增減變動情況,分析應收賬款的變動是否合理。如果一個企業的應收賬款增長率超過銷售收入、流動資產、速動資產等項目的增長率,就可以初步判斷其應收賬款存在不合理增長的傾向。此時,財務分析人員應深入分析應收賬款增加的具體原因是否正常。企業應收賬款的增加,可歸納為以下五種原因。

第一,企業信用政策發生了變化,企業希望通過放松信用政策來增加銷售收入。

第二,企業銷售量增長導致應收賬款增加。

第三,收賬政策不當或者收賬工作執行不力。

第四,應收賬款質量不高,存在長期掛賬但難以收回的賬款,或者客戶發生財務困難,暫時難于償還所欠貨款。

第五,企業會計政策變更。如果一個企業在有關應收賬款方面的會計政策發生變更,則應收賬款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在應收賬款入賬金額的確認上由總價法改為凈值法時,應收賬款余額就會低于按總價法計算的金額,但這并不是因為應收賬款本身減少所形成的。再如,在壞賬損失的核算上,由直接轉銷法改為備抵法,應收賬款的凈額也可能因此而降低。

(2)對企業利用應收賬款調節利潤的活動進行分析和調整,并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注意企業會計期末突發性產生的與應收賬款相對應的營業收入。如果在一個企業全年的營業收入中,1~11月各月金額都較為平均,而唯獨12月的金額猛增,且大部分是通過應收賬款產生的,財務分析人員對此應繼續深入分析。如果企業確實有操縱利潤的行為,財務分析人員則應將通過應收賬款產生的營業收入剔除,同時調整應收賬款的賬面余額。

第二,特別關注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觀察是否存在以關聯企業的交易操縱利潤的現象。如果有,則應予以調整。

(二)存貨分析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谐钟幸詡涑鍪鄣漠a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以及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作為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之一,存貨不僅通常占整個流動資產的一半以上,而且存貨核算的準確性既會影響資產負債表,也會影響利潤表。因此,財務分析人員應特別重視對存貨的分析。對存貨的分析主要是對存貨的構成和存貨的計價兩個方面的分析。

1.存貨的構成

存貨主要由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和產成品構成。對存貨構成的分析既包括各類存貨的規模與變動情況分析,又包括各類存貨的結構與變動情況分析。

(1)存貨的規模與變動情況分析。對存貨的規模與變動情況分析,主要是觀察各類存貨的變動趨勢,分析各類存貨的增減變動原因。企業各類存貨規模及其變動是否合理,應結合企業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評價;一般來說,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材料存貨和在產品存貨相應增加是正常的。在產品存貨是保證生產經營活動連續進行必不可少的條件,在產品存貨的非正常減少會對今后企業生產的連續性產生影響。而產成品存貨不是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必需存貨,所以,應盡可能將其數量壓縮到最低水平。

(2)存貨的結構和變動情況分析。存貨結構指各類存貨在存貨總額中的比重。各類存貨在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材料類存貨是維持再生產活動的必要物質基礎,但屬于生產的潛在因素。所以,應把材料類存貨的數量限制在能夠保持生產正常進行的最低水平之上。產成品存貨是存在于流通領域中的存貨,它不是保證再生產過程持續進行的必要條件,因此,必須將其數量減少到最低水平。而在產品存貨是保證生產過程持續進行的存貨,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生產周期決定了在產品存貨的存量。在企業正常經營的條件下,在產品存貨的數量應保持穩定。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企業的存貨結構應保持相對穩定。分析時,應特別注意對變動較大的項目進行重點分析,任何存貨比重的劇烈變動,都表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有異常情況發生。因此,財務分析人員應深入分析其原因,以便判斷存貨結構的合理性。

2.存貨的計價

由于存貨的價值受到存貨的計價方法、存貨的數量、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對存貨的計價進行分析時,應從三個方面入手,如表2-7所示。

表2-7 存貨的計價分析

2.4.2 固定資產分析

(一)固定資產規模和變動分析

固定資產的凈值是根據固定資產原值減去按照累計折舊的固定方法計算的累計折舊數計算的,因此,固定資產規模變動的情況可以通過分析固定資產原值和折舊額的變動情況進行了解。

1.固定資產原值的增減變動分析

固定資產原值是指從外購買或自建,為了生產經營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能超過一年的有形資產的全部貨幣總值。固定資產原值增減變動主要受當期固定資產增加額和當期固定資產減少額的影響,如表2-8所示。

表2-8 固定資產原值的增減變動原因分析

對固定資產原值增減變動情況及變動原因的分析,可根據財務報表附注以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

2.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增減變動分析

固定資產折舊額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折舊額主要受公司固定資產原值和折舊方法的影響,其中折舊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對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增減變動進行分析要注意結合固定資產原值的增減變化趨勢和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一般而言,當固定資產折舊額與原值存在不合理變動時,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判斷。同時,也應關注財務報表中關于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描述,對于公司使用哪種會計政策,財務分析人員無須深究,但如果公司某年突然改變折舊方法,財務分析人員就一定要小心了,必須要弄懂公司為什么改,改得是否合理以及改了以后會帶來什么影響等。

在進行固定資產折舊分析時,財務分析人員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分析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合理性。企業選擇折舊方法應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但由于折舊額既影響到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規模,又影響到利潤表中的會計利潤,不同折舊方法對二者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擁有選擇權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往往利用折舊方法的選擇,來達到調整固定資產凈值和利潤的目的。

(2)分析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否前后一致。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一般不得隨意變更,除非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當企業存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變更的情況時,其可能隱藏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此時,財務分析人員應予以重點分析,以判斷折舊方法的變更是否合理、是否充分披露以及是否符合相關政策等。

(3)分析企業對固定資產凈殘值以及使用年限的估計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實際中,一些采用直線法折舊的企業在固定資產沒有減少的情況下,通過延長折舊年限,使折舊費用大量減少,轉眼之間就“扭虧為盈”。對于這樣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財務分析人員應持謹慎態度,并利用相關信息予以調整。

(二)固定資產結構和變動分析

固定資產按經濟用途和使用情況可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資產等。合理配置固定資產,既可以在不增加固定資金占用量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又可以使固定資產得到充分利用。

在各類固定資產中,生產用固定資產,特別是其中的生產設備,同企業生產經營直接相關,在全部資產中占有較大的比重。非生產用固定資產是指職工宿舍、食堂、俱樂部等非生產單位使用的房屋和設備。非生產用固定資產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增加這方面的固定資產,但其增加速度一般不應超過生產用固定資產的增加速度,其比重降低屬于正?,F象。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資產,對固定資金的有效使用是不利的,應該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積極處理,將其數量壓縮到最低限度。如購入未來得及安裝的資產或某項資產正進行檢修等,這雖屬正?,F象,但也應加強對其的管理,盡可能縮短安裝和檢修的時間,使固定資產盡早投入生產營運。

企業外部分析人員通常無法獲得固定資產使用情況這方面的相關信息。但是,內部分析人員仍然有必要分析固定資產結構及其變動趨勢。因為考察固定資產分布和利用的合理性,可以為企業合理配置固定資產、挖掘固定資產利用潛力提供依據。固定資產結構分析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是分析生產用固定資產與非生產用固定資產之間比例的變化情況。

二是分析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資產比率的變化情況,查明企業在處置閑置固定資產方面的工作是否具有效率。

三是分析生產用固定資產內部結構是否合理,以對固定資產的配置做出切合實際的評價。

2.4.3 流動負債分析

(一)短期借款分析

短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種借款。短期借款數量的多少往往取決于企業生產經營和業務活動對流動資金的需要量、現有流動資金的沉淀和短缺情況。企業應結合對借款的使用情況以及使用效果分析該項目。一定數量的短期借款是企業經營所必需的,如果數量太大,超出企業的償債能力,就會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短期借款適度與否,可以根據流動負債的總量、目前的現金流量狀況和對未來1年內的現金流量的預期來確定。在一個現金流量較差的企業里,過高的短期借款將會增加其財務風險。

短期借款發生變化的具體原因如下。

(1)流動資產資金需要,特別是臨時性占用流動資產需要發生變化。當季節性或臨時性需要產生時,企業就可能通過舉借短期借款來滿足其資金需要。當這種季節性或臨時性需要消除時,企業就會償還這部分短期借款,從而造成短期借款的變動。

(2)節約利息支出。一般來說,短期借款的利率低于長期借款和長期債券的利率,舉借短期借款相對于舉借長期借款來說,可以減少利息支出。

(3)調整負債結構和財務風險。企業增加短期借款,就可以相對減少對長期負債的需求,使企業負債結構發生變化。相對于長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具有風險大、利率低等特點,負債結構變化將會引起負債成本和財務風險的相應變化。

(4)增加企業的資金彈性。短期借款可以隨借隨還,有利于企業對資金存量進行調整。短期借款增加,意味著企業的利息負擔大大加重;反之,短期借款減少,則企業的利息負擔減輕。

(二)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的分析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是因商品交易而產生的,其變動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1)企業銷售規模的變動。當企業銷售規模擴大時,其會相應增加存貨需求,使企業采購的需求增加,從而使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等債務規模也隨之擴大,反之則會使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等債務規模減小。

(2)充分利用無成本資金。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是因商業信用而產生的一種無資金成本或資金成本極低的資金來源。企業在遵守財務制度、維護企業信譽的條件下對其充分加以利用,可以減少其他籌資方式的籌資數量,以節約利息支出。

(3)供應商的信用政策變化。企業可以利用的商業信用與供應商的信用政策和收賬政策密切相關,如果供應商放寬信用政策和收賬政策,則企業的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的規模就會擴大,反之就會減小。

(4)企業資金的充裕程度。若企業的資金相對充裕,則其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的規模就會減小。當企業的資金比較緊張時,就會影響其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的償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付賬款的發生是正?,F象。但如果超過信用期的應付賬款的數額太大且時間太長,則體現出企業的信用觀念較差。相對于應付賬款而言,應付票據帶給企業的壓力和風險較大。

2.4.4 長期負債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長期負債分析應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種借款。長期借款可以彌補公司流動資金的不足,擴大公司的經營規模,而且其還款周期長。企業可以通過“借新賬、還舊賬”的方式加長還款時間。一般來說,長期借款規模反映了企業的借款能力,只有被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看好的企業才能獲得長期借款。一方面,長期借款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信譽較好,并且信譽越好,企業獲得的長期借款的資金成本越低;但另一方面,若企業經營不善,則長期借款可能導致其較大的財務風險。同時,分析企業長期借款增加時,應特別注意是否有相應的固定資產的增加;否則,會得到“企業資金成本過高,資金利用效率低”的結論。另外,在分析長期借款時,應特別注意有無抵押或擔保條款。

(二)長期應付款

長期應付款是指企業還沒有償還的除長期借款和長期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負債,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兩項內容。

一是采用補償貿易方式而發生的應付引進設備款。

二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

在分析長期應付款時,應結合當期企業購入或租入的固定資產或設備進行。

2.4.5 所有者權益分析

(一)實收資本(股本)變動情況分析

1.企業增加資本的一般途徑

企業合法增加資本的途徑如下。

一是將資本公積轉為實收資本或者股本。會計上應該借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

二是將盈余公積轉為實收資本。會計上應借記“盈余公積”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

三是所有者(包括原企業所有者和新投資者)投入。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借記“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

2.實收資本減少的原因

企業實收資本減少的原因大體有兩種:一是資本過剩;二是企業發生重大虧損而需要減少實收資本。企業因資本過剩而減資時,一般要發還股款。

(二)資本公積分析

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是企業一種儲備形式的資本。通過對資本公積進行分析,相關人員可以了解企業資本公積的結構,進而為正確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三)留存收益分析

1.盈余公積的分析

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其中,法定盈余公積按照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提取到公司注冊資金的50%就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就是按照公司的規定自行提取的。盈余公積可以轉增資本,彌補虧損,在特殊情況下,還可用于分配股利。盈余公積的數量越多,說明企業資本積累能力、彌補虧損能力和股利分配能力以及應對風險的能力越強。

2.未分配利潤的分析

未分配利潤反映企業各年累積的尚未分配給投資者的結存利潤。相對于所有者權益的其他部分來講,企業對于未分配利潤的使用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從數量上來講,未分配利潤是期初未分配利潤,加上本期實現的凈利潤,減去提取的各種盈余公積和分出利潤后的余額。因此,這部分的利潤越多,企業當年和以后年度的積累能力、股利分配能力以及應對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引起未分配利潤項目發生變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業績,包括本年度的經營活動和以前年度的經營活動,因為未分配利潤是以前年度生產經營業績積累的結果。

二是企業的利潤分配政策:企業采取高股利分配政策,未分配利潤就會減少;企業采取低股利分配政策,未分配利潤就會增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屯昌县| 罗源县| 建宁县| 阳曲县| 弥渡县| 麻阳| 枣强县| 唐海县| 喀喇| 息烽县| 潼关县| 子洲县| 泉州市| 延安市| 长子县| 仪陇县| 张北县| 涞水县| 五台县| 大英县| 武邑县| 肥东县| 林周县| 铜川市| 建昌县| 宜丰县| 栾城县| 工布江达县| 剑阁县| 万安县| 宁都县| 建始县| 当雄县| 芮城县| 景谷| 图们市| 黄浦区| 拜泉县| 大名县|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