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供給理論

一、供給的定義與表達

(一)供給的定義

供給是指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廠商在每一價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生產的商品數量。

這就說明,要形成“供給”,需要同時具備兩個必要條件:第一,廠商有提供的主觀意愿,也就是說廠商有生產的欲望;第二,廠商有提供生產的客觀能力,光有生產欲望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也不能算作供給。因此,供給是生產欲望和生產能力的統一,兩者缺一不可。

此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供給的大小與商品價格的高低相關,即一種商品價格發生變動會使廠商愿意提供的商品數量也發生變動。

(二)供給的表達

1.供給表

供給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來表達。某種商品的價格與供給量之間關系的數字表格就是供給表。供給表實際上是用數字表格的形式來表述供給這個概念。

表2.3 雞蛋的供給表

我們同樣可以用雞蛋供給的實例來表示這個概念。2009年第二季度,當雞蛋的價格為3.5元/kg時,廠商提供的供給量為160kg;當雞蛋價格為3.6元/kg時,雞蛋供給量為170kg;當雞蛋價格為3.7元/kg時,供給量為180kg;當雞蛋價格為3.8元/kg時,供給量為190kg;當價格為3.9元/kg時,供給量為200kg。根據這些數字,我們可以做出表2.3。

圖2.4 雞蛋的供給曲線

2.供給曲線

供給也可以用“圖形”的形式來表達。供給曲線是表明商品價格與供給量之間關系的曲線。我們可以根據表2.3做出供給曲線,如圖2.4所示。其中,橫軸OQ表示供給量,縱軸OP表示價格,S表示供給曲線。從圖2.4可以看出,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這說明價格與供給量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化的關系。

3.供給函數

如果把影響供給的各種因素作為自變量,把供給作為因變量,則可以用函數關系來表示供給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這種函數稱為供給函數,即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可以看成所有影響該商品供給量的因素的函數,可用公式表示為

Qs=f(P,Pr,C,E,…) (2.3)

式中,Qs為供給量;P為商品的自身價格;Pr為相關商品的價格;C為商品的生產成本;E為廠商預期。PPrCE等均為影響商品供給的因素。

考慮所有影響因素的全部均衡分析比較復雜,為簡化起見,我們通常假設相應供給變化的其他因素不變,只研究商品本身價格和供給數量之間的關系,因此,供給函數可以簡化為

Qs=f(P) (2.4)

此式表明某種商品的供給量Qs是價格P的函數,后面的章節中只用到公式(2.4)。

二、影響供給的因素

在供給函數中,我們已經提到影響供給的因素有許多種,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

(1)商品自身價格。商品自身價格是決定商品供給數量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情況下,供給量的多少與商品價格的高低同方向變動——價格越高,供給量越多;反之,價格越低,供給量越少。

(2)相關商品的價格。商品本身價格雖無變動,但相關商品價格的變化會改變商品間的相對價格,使生產者改變生產經營決策,進而會影響到這種商品的供給。研究相關商品價格變動對供給的影響,同樣要區分替代品和互補品。

(3)生產技術的進步。在資源既定的條件下,生產技術的進步會提高勞動生產率,使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從而使供給增加。例如,雜交水稻技術的進步,使得農田畝產量大幅度提高。

(4)生產要素的價格。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會使商品的生產成本減少,從而利潤增加,廠商就會增加供給。反之,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成本增加,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利潤減少,廠商就會減少供給。

(5)生產者的預期。如果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是樂觀的,如預期商品的價格會上升,生產者在制訂生產計劃時就會增加產量供給;如果生產者對未來預期是悲觀的,如預期商品的價格會下降,則生產者在制訂生產計劃時就會減少產量供給。

知識點滴

在互補品之間,一種商品的需求會隨另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這種商品需求的減少會引起價格下降,從而使供給減少。在替代商品之間,一種商品的需求會隨另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這種商品需求的增加會引起價格上升,從而使供給增加。

(6)政府的政策。政府采取不同的政策會影響生產者對某種商品的供給,如政府對某種商品的生產實行減稅或者給予補貼等優惠政策,就會刺激生產,增加供給。反之,則會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使得該商品的供給減少。

除上述這些主要因素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供給,如能源稀缺程度、產品的生命周期和自然條件變化等。上述因素中,我們通常把除了第一條“商品自身價格”之外的因素統稱為“除商品自身價格之外的其他影響因素”。

生活中的實例

誰說實體書店不行了?

在經歷了網上書店興盛與傳統實體書店衰落之后,網上書店和實體書店從對立走向并存,走向融合發展,這已經成為圖書零售市場的新常態。中國最大的圖書電商當當網宣布推行實體書店計劃,在三年內建設1000家實體書店。2016年9月3日,當當網與步步高聯合打造的首家當當實體書店——當當梅溪書店,在湖南長沙正式開業。開業當天營業額為20.56萬元,銷售圖書10 373冊。

當當梅溪書店開業新聞(湖南衛視)

三、供給定理

1.供給定理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通常情況下,商品的供給量與其本身價格是呈同方向變動的。我們把這種普遍存在的規律稱為供給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呈同方向變動,即供給量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減少。

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同方向變動的主要原因,一是某種商品價格上升后,現有的廠商愿意生產和出售更多的這種商品;二是這種商品價格上升后,會吸引新的廠商進入該商品的生產行列,這樣就必然會使商品的供給增加。

供給定理是在假定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研究商品本身價格與供給量之間的關系,離開這一前提,供給定理無法成立。例如,在抗震救災時,廠商生產救災物資的目的不是實現利潤最大化,而是為了人道主義。那么,救災物資的價格與供給量就不一定呈同方向變動。

2.供給定理的例外

(1)勞動的供給。在勞動的價格即工資較低的情況下,隨著工資的上升,勞動的供給增加,但當工資提高到一定程度時,繼續提高工資,勞動者不僅不會增加勞動供給,反而會減少勞動供給。這是因為在高工資條件下人們更加珍視閑暇。因此,供給曲線先向右上方傾斜,而后又向左上方傾斜,稱為“向后彎曲的供給曲線”(此知識點將在第六章中詳細介紹)。

(2)不可再生商品。不可再生商品也不遵循供給規律。例如,土地、文物、藝術品的供給是固定的,不隨價格變動而變動,所以這類商品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線。

(3)投機性商品。股票、證券、黃金等投機性商品則可能出現不規則的變化。

四、供給量變化和供給變化

1.概念的區分

我們首先區分供給量與供給。在經濟分析中,供給量是指在某一特定價格水平時廠商愿意或計劃供給的商品量。供給是在不同價格水平時不同供給量的總稱。

在經濟分析中,影響供給的各種因素,既影響供給量,又影響供給。為方便起見,我們把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廠商計劃的供給量變動稱為供給量的變動,把商品本身價格之外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廠商計劃供給量的變動稱為供給的變動。例如,雞蛋價格上升了,廠商計劃供給的雞蛋量多了,這就是供給量增加了;但如果生產技術提高了,同樣價格的原材料能生產更多的汽車,這就是供給增加了。

2.圖形表現的區分

在供給曲線圖中,供給量是供給曲線上的一個點,供給是指整個供給曲線。

供給量的變動表現為同一條供給曲線上點的移動。可以用圖2.5來說明。在圖2.5中,當價格由P0上升為P1時,供給量從Q0增加到Q1,在供給曲線S上則是從b點向右上方移動到a點。當價格由P0下降為P2時,供給量從Q0減少到Q2,在供給曲線S上則是從b點向左下方移動到c點。可見,在同一條供給曲線上,向左下方移動是供給量減少,向右上方移動是供給量增加。

圖2.5 供給量的變動

圖2.6 供給的變動

供給的變動表現為供給曲線的平行移動。可以用圖2.6來說明。在圖2.6中,價格是P0,由于其他因素變動(如生產要素價格的變動)而引起的供給曲線的移動,是供給的變動。例如,生產要素價格下降,廠商所得到的利潤增加,從而產量增加,供給從Q0增加到Q1,則供給曲線由S0移動到S1;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廠商所得到的利潤減少,從而產量減少,供給從Q0減少到Q2,則供給曲線由S0移動到S2。可見,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是供給減少,供給曲線向右下方移動是供給增加。

表2.4 供給/供給量的決定因素與供給曲線變動的關系

小結:“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僅一字之差,含義明顯不同。歸納起來,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一是影響因素不同;二是圖形表現不同。

對于供給和供給量之間的關系,從影響因素方面可做如表2.4所示的對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峪关市| 郴州市| 舞阳县| 庆云县| 平江县| 肥城市| 阜城县| 西充县| 武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海安县| 昆明市| 漯河市| 宜良县| 黔南| 仙桃市| 汽车| 德阳市| 开阳县| 诏安县| 耿马| 林口县| 阿巴嘎旗| 洛南县| 辽宁省| 青冈县| 建湖县| 呼玛县| 临泉县| 澄江县| 木里| 新竹市| 通辽市| 成都市| 岑巩县| 大关县| 纳雍县| 铜鼓县| 磐石市| 大宁县|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