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風險與風險管理

本節簡要介紹風險與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及其與保險的關系。

一、風險與保險

風險是指某種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包括:是否發生?何時發生?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從廣義上講,只要某一事件的發生存在兩種以上的可能,該事件就會被認為存在風險。從保險實務的角度來說,當被保險人到保險公司理賠時,首先看到的是風險事故發生后造成的損失,而保險公司需要對風險事故和風險損失進行確認和定損,所以要找出風險事故發生的原因。

(一)風險構成三要素

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損失是構成風險的三要素。

風險因素是指促使某一特定風險事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是風險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

風險事故是指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偶發事件,是造成損失的直接或間接原因。只有通過風險事故的發生,才可能導致損失。

損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預期的、非計劃的經濟價值的減少。在保險實務中,損失必須可以用貨幣來衡量。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是指風險事故導致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本身的損失。間接損失是指直接損失引起的其他損失,包括收入損失、責任損失等。有時間接損失額會超過直接損失額。

【示例】我國四川省汶川地區處于地震板塊上,具有明顯的風險因素。以前該地區從未發生過造成損失的大地震,僅僅是小震級的地震,但是在2008年5月12日卻發生了大地震,即發生了風險事故,造成了巨災和損失。人身與財產的損失是直接損失,而由此導致的家庭收入減少、企業利潤降低都屬于間接損失。

(二)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損失三者之間的關系

風險因素引發風險事故,風險事故導致損失。風險因素是風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或使這種可能性增加的條件。風險因素并不直接導致損失,而是通過發生風險事故才導致損失。

【示例】酒后駕駛車輛是風險因素,引起的車禍是風險事故,造成的車毀人亡的財產和人身損失結果才是損失。

知識點滴

風險構成三要素的辯證關系

從保險角度來說,損失的產生一定是發生了風險事故,而風險事故的發生一定是有風險因素的存在,但風險因素不一定會造成風險事故,風險事故也不一定會造成損失。

(三)風險的分類

風險多種多樣,可以根據不同方法進行分類。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分類方法。

1.依據風險產生的原因分類

風險依據產生的原因可分為自然風險、社會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和技術風險。

自然風險是指因自然的不規則變化給人類和社會造成的風險。例如地震、海嘯、洪水、泥石流、高溫、旱災、冰雹災害、瘟疫等自然現象對人類造成的傷害。自然風險有不可控性、周期性、廣泛性、變化性等特征。由于發生自然風險的范圍極其廣泛,自然風險成為保險公司承保最多的風險。

社會風險是指由于個人或組織的故意或過失行為給人類和社會造成的風險。它包括故意行為、過失行為、不當行為或不作為造成的風險。例如盜竊、搶劫、玩忽職守對他人財產或人身造成的傷害。

政治風險又稱國家風險,是指由于一國政局變化、政策調整、戰爭等引發的經濟動蕩、貿易混亂、投資受限等個人或組織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風險。例如:由于一國貿易管制,造成貨物不能正常進出口;因為戰爭,無法將貨物送抵所在國等。一般保險公司不承保政治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由于市場供求關系、貿易條件等經濟因素發生變化而與預期前景出現偏差導致的風險。例如,經營決策失誤、價格漲落造成的經營虧損。

技術風險是指由于科學技術發展和生產方式的改變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的風險。例如,核輻射、空氣污染、噪聲等。

2.依據風險標的分類

風險依據標的可分為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責任風險和信用風險。

人身風險是指因各種原因導致的對人的生命或身體造成的風險。例如人的生、老、病、死、殘等。

財產風險是指因各種原因導致的一切有形財產的損毀、滅失或貶值的風險。例如自然災害導致房屋、設備的損毀,海上船舶運輸的貨物被海盜劫持造成的滅失。

責任風險是指因個人或組織的疏忽或過失對第三者造成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依照法律或契約應承擔的風險。例如醫生玩忽職守造成病人死亡、建筑師設計錯誤造成房屋倒塌等責任事故所致人身死亡和財產損失。

信用風險是指在經濟交往中,權利人與義務人之間由于一方違約或違法導致對方遭受經濟損失的風險。例如買方違約不付款、賣方收款不發貨等。

3.依據風險性質分類

風險依據性質可分為純粹風險和投資風險。

純粹風險是指只有損失機會而無獲利機會的風險。例如汽車在路上行駛面臨的碰撞、人們衰老后造成的收入減少等。

投資風險是指既有收益機會又有損失機會的風險。例如買賣股票可能損失也可能贏利,購買體育彩票可能中獎也可能不中獎。

(四)風險的特征

風險具有以下五個特征。

(1)不確定性。包括風險是否發生,何時發生,產生怎樣的后果,這些都不能事先確定。

(2)客觀性。風險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自然規律也是社會規律。

(3)普遍性。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災害的發生都是普遍存在的,總是和人類歷史相伴。

(4)可測定性。雖然風險的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它是有規律可循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預測的。

(5)發展性。風險也在不斷發展,原來不存在的風險今天也許會出現,如艾滋病、甲型HINI流感等。

二、風險管理與保險

雖然我們很難阻止風險的發生,但可以采取防范措施,通過有效的辦法避免損失或減少損失。

1.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經濟單位通過對風險的認識與衡量,以及選擇和執行合適的處理方法,以求用最小的成本來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風險管理包括對損失頻率和損失程度的估計(最大損失、最大可能損失)。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計劃、風險融資和風險控制五個環節。

2.風險的處理方法

風險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四種。

(1)回避?;乇苁侵笇磳⒌絹淼娘L險采取放棄的措施,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此方法不會發生防災費用,但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損失。例如當預測到將面臨大的洪水或地震時,逃離風險場所以規避風險的方法。

(2)防損與減損。防損與減損是指對即將發生的風險積極采取防范措施,將預期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此方法會發生費用和成本,并且難以確定后果。

(3)自留。自留是指自建預防災害基金,當風險發生時使用。此方法的防損防災效果限于自身能力,無法解決大災害造成的損失。

(4)轉移。轉移是指通過購買保險的形式將風險轉移給專業的商業保險公司,當發生風險事故時由保險公司賠償全部或部分損失。此方法將產生保險費的成本,但遭受損失后將獲得損失補償。

【問與答】

問:保險是什么?

答:保險是風險管理中風險轉移的方法。在諸多風險管理方法中,只有保險能夠使人們在遭遇風險后獲得損失補償。保險是以風險的存在作為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是人們應對風險的一種手段。

3.風險管理的目標與作用

風險管理的基本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其具體目標可分為損失前目標和損失后目標。

損失前目標包括:減少風險事故的發生機會;以經濟合理的方法預防潛在損失的發生;減少憂慮和煩惱,維護正常生活和經營等。損失后目標包括:降低損失的危害程度,及時提供經濟補償以利于恢復生產和生活。

對企業來說,風險管理可起到預防風險發生、提高企業績效、間接改善企業利潤的作用,有時甚至能決定企業經營成敗。對家庭來說,風險管理可起到減少支出、獲得保障、保證生活等作用。對社會來說,風險管理可起到安定社會生活、增進福利的作用。

4.風險管理的程序

對風險進行管理應依照以下程序進行。

(1)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人們對尚未發生但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判斷的過程,即了解有沒有風險。

(2)風險評估。在確認有可能發生風險的基礎上,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造成的損失結果進行測評和估計,即確認風險可能在何時何地發生并可能產生何種后果。例如在預測近期將發生地震災害的基礎上,確認地震可能發生的最大級別,以及可能造成的損失范圍和程度。

(3)風險計劃。根據風險性質、風險頻率、損失程度和自身經濟承受能力,提出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并制訂具體計劃。

(4)風險融資。根據制訂的風險控制計劃進行財務安排。

(5)風險控制。對整個風險管理過程進行組織、協調、控制、評估的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铜陵市| 金门县| 如东县| 隆回县| 枞阳县| 南溪县| 济阳县| 名山县| 闵行区| 石门县| 龙山县| 永修县| 太湖县| 桑日县| 琼海市| 三都| 松桃| 忻城县| 秦皇岛市| 赤壁市| 镇沅| 中西区| 元阳县| 日喀则市| 和平区| 大洼县| 江山市| 招远市| 乐清市| 保康县| 定远县| 达拉特旗| 大安市| 阿克苏市| 社会| 石棉县| 长汀县| 育儿| 河西区|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