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大學體育的目標是貫徹執行“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切實地把體育理論和體育實踐結合起來,把學生培養成21世紀富有競爭力的合格人才。
本書為教育信息化改革創新示范教材,即慕課版教材,書中各章節主要內容配備了以二維碼為載體的微課,另外為選用本書作為教材的學校提供慕課服務,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知識面,也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書依據科學發展的要求,緊密結合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需要和大學體育改革的現狀,以學生為本,從實際出發,確立以終身體育理念和技能為內容、以學生身心健康為目標的新型體育教學體系,改變單一課堂的狹隘課程教學模式,拓展課外、社會和自然體育資源,引進大量學生喜愛的新穎項目。
本書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在知識點選擇和內容編排方面力求內容豐富、生動易懂。與目前市場上其他同類教材相比,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注重基礎性。大學體育是高等院校一門重要的公共課程,因此,本書注重基本概念的介紹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為指導大學生體育活動和運動健身提供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手段,力求養成終身體育意識。
(2)強調趣味性。全書配有豐富的插圖和閱讀文獻,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所覆蓋的知識面也更為廣泛,可以更好地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突出實用性。一方面,從學生身心特點出發,在內容選擇上具有針對性,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大學生較為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對運動項目的介紹充分、清晰,易教、易學、易操作,既可作為大學公共體育課的教學用書,又可作為大學生自我鍛煉的參考用書,將課程建設與學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4)講求創新性。針對學科知識的無限性和教材內容有限性的問題,在簡要概述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增添了新的內容(如基礎理論中的閱讀文獻,運動實踐中的戶外運動、拓展訓練等內容),力求立足體育的前沿,指引大學體育的教學。
本書由昌吉學院的張明、張毅超主編,張晉莉、寇冬和都紅梅任副主編,參與編寫的還有李新榮、王平、袁春、張曉云、龐建絨、崔海強、吐尼沙古麗、杰肯。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編者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