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纏論操盤術3:趨勢、中樞、背馳與買賣點
- 李一波
- 1124字
- 2019-11-29 19:11:51
前言
從結構上初看,纏論顯得有些復雜,趨勢、走勢中樞、分型、筆、線段……似乎名目繁多,讓許多初次接觸纏論的投資者望而生畏,甚至是繞來繞去十分懵懂。
然而只要進行一番梳理,纏論的結構其實是十分有條理的:分型、筆、線段是用來確定趨勢的,趨勢是用來判斷直觀走勢的;走勢中樞是用來捕捉趨勢反轉時的工具;背馳技術是輔助判斷趨勢反轉的有效手段……
如果再將纏論結構中的每一個環節串聯起來,無論是哪一種分析工具,或結構層面的分析,都是用來判斷和解析趨勢的,而趨勢更為直觀地講,是用來判斷纏中說禪一直強調的“當下走勢”的,而這種對“當下走勢”的層層剖析,又直接指向了所有炒股技術的終極目標——買賣點!
對于一項技術,無論是解析主力動向,還是統計盤口各項數據,或是丈量趨勢長短,其是否有效果,關鍵是看它是否能夠準確地由此判斷出實際操盤的買賣點。因此,無論是復雜還是簡單,只要最后能夠準確地指出買賣點,就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纏中說禪的“纏論”正是這樣一種技術,在其繁復的技術判斷背后,無一例外都指向了最終的買賣點:大買、大賣,或小買、小賣。這正是纏中說禪雖然因病離開我們許多年了,但其纏論卻歷久彌新,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熱衷研究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就像我們生活中蓋房子一樣,雖然蓋好房子是為了能夠居住,但要想達到長久居住的目的,依然需要夯實地基后一磚一瓦地建造,然后筑好屋頂。
通過纏論尋找買賣點也是這個道理,必須先放下終極目標,根據纏論的結構分層,從纏論每一個層級的基礎一點點學起,基礎打得越牢固,日后判斷買賣點時越準確。而不能只是囫圇吞棗地進行一番大致的了解后,就以為可以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了。
市場行情總是在周而復始地重復著看似不同、實則極為相似的運行,只有學精學透了纏論,才能夠像許多老中醫那樣,只要號準了對方的脈,就能夠準確地診斷對方的“病”到了哪一個階段,進而開出適合這一階段癥狀的“藥方”來。
比如,只要回調中樞出現,其后出現的必然就是第三類買賣點;而回升中樞的出現,往往是第二類買點出現的象征;如果再配以背馳技術,就成為第一類買點的精準判斷;再有就是MACD、BOLL的輔助判斷,還有“均線空頭”、“均線多頭”最終的目的都無一例外地指向了三類安全的買賣點。
但首先你必須明白什么是纏論中的背馳,什么是“走勢中樞”,什么又是“均線空頭”和“均線多頭”……
諸如此類的概念在纏論中有很多,形態也有很多,但其千變萬化,都離不開纏中說禪一個個相關的定義。只有將這些定義牢牢印在了腦子里,你才能夠做到像老中醫一樣坦然面對市場任何階段的任何走勢,為自己開出適合這一“癥狀”的“藥方”來。
然而,由于時間有限,以及個人的水平局限,書中難免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點,敬請讀者朋友們予以批評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