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當降低對行政不作為的法律容忍

2015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十起法院判決的行政不作為典型案例。據悉,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集中就行政不作為案件進行的通報,體現了法院對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制衡和監督。

十起案例分別涉及城管、公安、工商以及基層政府機關等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部門。這些部門有的不履行法定職責,有的拖延履行職責,還有的履行職責不到位。法院通過對這些消極怠職行為進行否定性評價,甚至判決行政機關承擔一定的經濟賠償責任,實現了對行政權力運行的司法矯正和外部制衡。

現實生活中,行政機關既有積極主動、濫施權力的一面,又有消極被動、怠于職守的一面。很多行政機關熱衷于審批,對監管和服務則興趣不大。有好處了,亂作為;沒好處了,不作為。不論是經濟領域還是社會領域,大家普遍感受到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準入門檻和前置條件。而到了關乎民生和公眾利益的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領域,行政機關卻常常表露出推諉、懈怠的一面,未能擔負起應有的責任。

根據一般的公法原理,行政權力本身也是行政義務。法律賦予行政機關一項權力,同時意味著它必須要履行相應的職責。不履行法定職責和超越職權、濫施權力是公權失范的兩個維度,在屬性上都是違法行為。人們往往認為,不作為的危害要比亂作為輕,所以對濫用職權、胡亂作為關注更多。其實,從行政實踐的角度,兩者的危害性并無二致。甚至在很多情況下,不作為的危害是難以挽回和彌補的。以此次最高法公布的“天水市公安局麥積分局值班民警不作為案”為例,被害人屢次撥打110報警求助卻無人出警,導致其被人刺殺身亡。公安機關的不作為,甚至讓群眾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由司法權對行政權進行制約和審查,幾乎是法治國家的通例。在我國,由于行政權的強勢和司法權的弱勢,對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曾長期舉步維艱、成效不彰。不論是此起彼伏的霧霾天,還是頻頻出現的死豬肉、地溝油,廣大公眾在默默承受著行政不作為造成的侵害和后果。雖然我國早在1990年就通過《行政訴訟法》確立了“民告官”制度,但由于立法的缺陷和地方裙帶關系的盛行,行政訴訟普遍存在著立案難、勝訴難、執行難問題。在行政機關的強勢溝通甚至黨委的協調介入下,司法更多地站在了行政權一邊。特別是昂貴的成本、冗長的程序和極低的勝訴概率,大多數民眾對于行政機關的不作為,都選擇了回避和隱忍,很少有人“鋌而走險”,選擇訴訟維權。

與此相對的是,我國《刑法》對行政不作為也很少作為。這主要是因為《刑法》設置了較高的入罪門檻,將那些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不作為統統阻截在刑法調整的范圍之外。而即便對于那些已經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的瀆職行為,《刑法》還要考慮所謂的因果聯系,最終受到懲戒處罰的只是一線的基層工作人員,那些真正行使行政決策權的人反而不受追究。這樣的追責體系,無疑會使得權責不匹配,不利于行政責任倫理的生成,助長懈政怠政之風。

行政不作為雖然危害甚巨,但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卻少之又少。這體現了現行法律體系對行政不作為的寬縱。因此,破解之道在于大幅降低法律對行政不作為的容忍度,降低行政不作為的入罪門檻,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查辦作用,保障法院對行政行為的獨立審查,讓有權必有責真正落到實處。

[原載于《新京報》2015年1月17日“社論·來信”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衡水市| 德州市| 大方县| 祁东县| 商都县| 西和县| 将乐县| 和政县| 潞城市| 仲巴县| 巴林左旗| 兴业县| 玉树县| 呼玛县| 蓬溪县| 凤台县| 玉山县| 阳山县| 甘洛县| 伊宁县| 湖南省| 梅州市| 宜都市| 宾阳县| 临夏市| 天全县| 墨玉县| 青冈县| 曲沃县| 霍林郭勒市| 浦县| 革吉县| 来安县| 邮箱| 阿拉尔市| 沿河| 涟源市| 屯门区| 怀化市|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