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政府輿情處置須拿捏好分寸

第一輯 法治的真諦

網友批評的“因穿高檔鞋子,被村支書背進災民家里”的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鎮官員王某被當地鎮黨委免職,并被處以黨內警告處分。然而近日經調查發現,王某當時所穿的只是普通的布鞋,村支書和王某非常熟識,背人完全是出于個人感情和節省時間。

一起被網友熱炒的官員作風事件最終卻被證實是一場烏龍。在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們的情緒總是容易被撥動、被感染。特別是在網絡自媒體時代,個人情緒以信息的形式進行幾何級數的傳播擴張,一個不經意的細節也可能演變成一場重大的公共輿論事件。

因此,每次自然災害或者突發事件都考驗著政府應對輿情的能力。在面對公共輿論時,政府部門存在三種不恰當的做法。第一種是消極應對,對公共輿論不聞不問、麻木不仁。第二種是僵化應對,缺乏與媒體溝通的誠意或技巧,要么堆砌空話套話,回避問題實質;要么語言生硬,拒人千里。第三種是過度應對,表現為畏懼輿論,守不住原則和立場,甚至為迎合輿論置法律規定和正當程序于不顧。

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鎮政府應對公共輿論的表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分析范本。不可否認,三七市鎮政府在此次事件中有幾種做法確實令人稱道,例如,利用官方微博發聲,拉近了與網民的距離,贏得了信息傳播的先機;反應迅速,事發不到3個小時就給予了回應;態度鮮明,果斷處置了涉事官員;語氣柔和,對網友的發帖沒有表達反感,并且多次表態歡迎監督??梢哉f,三七市鎮政府的輿情處置比許多地方開明進步,贏得了大部分網民的稱贊。然而,當事實真相最終被查清時,我們也不能否認政府在此次事件中存在過度應對輿情的問題。特別是在免去王某職務、給其黨內警告處分的問題上,三七市鎮政府顯得過于急迫和草率,沒有嚴格遵循法律程序。

《公務員法》第十三條規定,公務員“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第五十七條規定,對公務員的處分“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很顯然,三七市鎮政府在對王某作出處分決定時并未滿足上述要求。政府僅僅核實了照片中的王某是該鎮機關工作人員,卻未調查核實王某是由于什么原因、在什么情況下被村支書背進災民家里,更未調查引起網民公憤的“高檔鞋子”究竟是什么樣的鞋子?或許,王某被處分在很多公眾眼里不過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然而在法治社會中,任何一個事件都不是單一的、孤立的。王某除了是一個公務員,也是一個社會公民。如果王某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那么說明我們整個社會的法治體系還不夠成熟完善,也因此一定還會有別的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輿論影響司法和審判的問題在我國已經被充分討論,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思考。但是輿論影響依法行政和公平決策的問題卻遠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事實上,后者在我國社會中更為普遍,對法治的傷害同樣不容低估。當然,我們不能苛求政府機關能在一夜之間對公共輿論應對自如。不過,不論何時何事何地,尊重法律規定和正當程序都是我們必須堅守的分寸。既然我們選擇了法治,就應該相信法治的力量。這種力量需要在一次次的考驗中積聚,并最終內生為一種穩定的價值和秩序。

[原載于《民主與法制時報》2013年10月21日“評論”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武县| 济源市| 浦江县| 开平市| 龙泉市| 环江| 当阳市| 松桃| 茌平县| 灌阳县| 临漳县| 开阳县| 江华| 沂南县| 崇州市| 离岛区| 五原县| 乌拉特中旗| 蒙山县| 惠来县| 宜良县| 托里县| 元阳县| 叶城县| 洪湖市| 山阴县| 朝阳区| 聂拉木县| 长白| 阳春市| 大庆市| 若羌县| 全椒县| 绥德县| 老河口市| 故城县| 黄石市| 鹤庆县| 鹰潭市| 蓬莱市|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