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政治哲學講稿
- (美)漢娜·阿倫特 羅納德·貝納爾
- 1402字
- 2019-07-30 12:22:32
原版序言
漢娜·阿倫特生前并未寫出本來會成為《心智生活》第三卷也是終結篇的“《判斷》”一書。但是,她的思想的研究者們有充足理由相信,這部作品若寫作完成,將是她畢生的巔峰之作。本書旨在將阿倫特遺留下來的、與這一重要論題有關的主要文本合編成集。顯然,這些文本并不能替代那部未寫出來的作品,但是,我認為,它們能夠就漢娜·阿倫特在這一領域中可能的思考方向提供一些線索,尤其是從她全部作品整體語境來審視這些文本時,更是如此。在我的闡釋文中,我希望表明,某種融貫一致的東西確實是能夠從這些文本中提取出來的,并且,我也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察覺到這些文本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的不揣冒昧的思辨性重建,再無他求。
第一篇文本是阿倫特《心智生活》卷一的后記。這篇后記堪稱“《判斷》”一書的引子,因為,該后記為這部規劃中的作品提出了一個簡要的計劃,并暗示了該書的基本主題和全部意圖。(這篇后記,也就是《思索》的最后一章,是兩卷本《心智生活》之間的一個過渡,并預告了卷二意欲處理的主要論題。)“康德政治哲學講稿”,也即本書的核心文本,是對康德美學作品和政治文論的一種講解,意在表明,《判斷力批判》包含了一種極為重要且強有力的政治哲學的綱要——這種政治哲學,盡管康德自己并沒有詳細展開(或許也沒有充分意識到),但依然是他留給政治哲學家們的最偉大的遺產。1970年秋季學期,漢娜·阿倫特在社會研究新學院第一次講授了這份講稿的內容。1964年她曾在芝加哥大學講授過該講稿的一個較早版本,其中有關判斷的內容也用在了1965年、1966年她在芝加哥大學和社會研究新學院所開設的道德哲學講座課程中。阿倫特計劃1976年春季學期在社會研究新學院再次開授《判斷力批判》的講座課程,但是,1975年12月,她的死溘然而至。有關想像力的課程筆記取自1970年她在社會研究新學院主講康德講座課程時所開設的一門有關《判斷力批判》的研討課。(通常,阿倫特會在主講講座課程的同時,開授一門近似主題的研討課,以便更深入地鉆研某些特定的理念。)這些研討課筆記有助于解析“康德政治哲學講稿”部分,因為它們表明了,出現在《判斷力批判》中的范例有效性的觀念以及《純粹理性批判》中的圖示論學說,是經由想像力的作用而關聯起來的,想像力對二者是根本性的,它既為認知提供了圖示,又為判斷提供了范例。
我的目標是為讀者提供一個盡可能全面的文本選編,俾便從中管窺漢娜·阿倫特尚處醞釀中的關于判斷的反思。其他遺留下來的一些講座材料沒有選入本書,是因為若將它們選編進來,要么會導致重復,即其中阿倫特的看法并沒有發生變化,要么就會導致不一致,即她早先粗略表達的那些看法已經隨著發展而被超越了。不過,在我的評注當中,我還是用到了這些講座材料中一些相關的部分。
本書所收錄的文本,多為并非為出版而寫作的講課稿。在不合語法或不甚清晰的用詞和斷句上我都作了修改,但是,主體并沒有大動,還是保留了作為講課稿的原初形式。因而,本書的內容斷不能被錯當成業已殺青的成書。本書的內容之所以存在,其理由僅在于讓那些舉足輕重的理念——這些理念,作者生前沒來得及按她本人預想的方式充分展開——有機會為人所知。
阿倫特的講座課講稿和研討課筆記中的引注常常很粗略,有些干脆不正確。因而,阿倫特文本附帶的注釋,由我全權負責。
我要向瑪麗·麥卡錫深表謝意,她持續而毫無保留的幫助和熱情使本書成為可能。也要感謝國會圖書館文印部的工作人員,感謝他們積極而有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