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盜經書
- 山意未離云
- 野卷
- 1604字
- 2019-07-25 10:43:42
大清早趙珠珠與宮女張喜兒、姚靜善找了過來,未離云聽得腳步聲,從發中摘下一支白玉孔雀簪,照那《化書》所學,心念‘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手掌劃過,玉簪子即變作一本經文樣式的書冊,未離云再從口中吐納一股濁氣,書冊上隱現出怪樣文字來,不過是些刁鉆筆畫,作弄人罷了。
“你在找什么?”趙珠珠見未離云趴在書架子上翻弄,她令張喜兒把食盒打開,端出來一碗噴香的米粉,繼續說道:“別只是看書了,這三鮮米粉是我特叫了桃姐兒(宮女之一)做的,她本就是衡州人氏,以前在我宮中,常為我做些湖湘吃食。”
未離云謝過珠珠,坐下吃了起來,她當然不是因為餓了,而是心中忽然的一股憐憫。或許趙珠珠是無辜的,她一心為道,為躲避宮中紛擾,離了那瓊樓玉宇,只身跟來這一方孤寂;如今為的藍真人有事,她竟然放下公主的身份,做低了姿態,像是通過不得已的方式,對未離云表達著無意的愧疚。
九真觀的小道送來上品降真香與兜蔞香各一盒,說是贈與惠福帝姬(指趙珠珠)修道之用,內官藍從熙在大門外接了,帶進來后趙珠珠并不細看,只令收起,并傳話給小道士,叫陳道長不必費心,她這里日常用度宮中每季照例送了來,若有需要,她自會提請。
本來陳田夫還想著請公主到九真觀來,他可自請教授道經丹法,看著公主這態勢,也不再敢造次。
公主蘭質蕙心,藍真人開講《道德真經》沒幾日,她已能將其背誦如流,今日小石頭沒有來,未離云考慮再三,還是將《坤元經》拿給趙珠珠,并告訴她其中的心法要訣。這《坤元經》是女子修道的基礎之術。
夜里未離云駕神馬而飛,小石頭已然在松柏之下坐忘、踵息,于是不必言語,各自練之。
原來,今晨小石頭于破曉前回到觀中,被師哥陳田夫堵在庭院,當著徒子徒孫的面,斥問他為何整夜外出,并且用家規打了他四十杖,最后竟然以‘肅清門風’為由,將小石頭逐出了九真觀。有個叫歐陽杛的徒兒,原跟著魏景的,站出來替小石頭求情,結果也被伐了四十杖,哪知其道行太淺,才下去十杖就身裂吐血而亡。
聽完這番話,未離云不管小石頭難為情,將他的衣袍脫開,背上、手臂上無數紫黑的血痕,好不歹毒,竟對同門師弟下得如此重的手!
這根家規由靈壽木制成,長丈于,藍真人在柿蒂峰的深陰巖壑中找到。此木硬勝鐵石,在爐中煉化數月方成杖,重敲則骨裂,并且裂骨永不可接。幸得小石頭已有了修為,會至柔之術,否則定然是那歐陽杛的下場。
“大爹爹得此杖已過百年,懸在他九真觀的禪房內從未動過!”未離云憤慨之極,又心痛之極:“他憑什么這樣打你!”
重新穿好衣袍,小石頭心中喜悅,身體固然是痛,但他發現原來未離云對他的心沒有變,他會心地笑了起來,說道:“不要緊,趕出來也好,我就每日在這里,不必日夜奔走了。”,是啊,趕出來了有什么要緊,可以夜夜見著心愛的人兒,相約解經修道,這才是人生的快意!
“你也不為自己療傷,靈芝寶術算是白學了!”
“一點皮外傷,過幾天就好了,何必浪費真元之氣。”小石頭這話一說,未離云的淚滴了下來……,末了,她固執地運氣,療好了小石頭全部的傷痕。
禪房里的‘經書’不見了,同時不見的還有宮女張喜兒以及內官藍從熙。禪房里放的都不過是《易》、《詩》、《書》、《周禮》,那本‘經書’很容易被認出來。
公主還以為兩人為情私奔,自責朝暮相處卻未看出端倪,還令其余人等不許報官,‘由得去吧,我容了這一回,就當是謝過他二人服侍我辛苦。’,趙珠珠說得極是淡然。
至此未離云才將全盤告訴小石頭,這幾日她仍將不動聲色,待到了時機,她自有打算。小石頭仰天大笑,大呼過癮,然而佩服之余,也不免擔心,怕這樣就使未離云暴露了自己,官家是天子,還有那些個妖道賊臣,她一個弱女子怎生斗得過。
松柏長在短窄的崖壁之上,其下是深壑,再往下是水簾瀑布,非有法力者,無人上得來,也無緣得見,固然是個打坐的極好去處,小石頭在這里看似連個遮風避雨的退路都沒有,卻也是神異,那松柏福蔭,葉下光不可透,雨不可浸,后來幾日,未離云索性白天黑夜的都不回去,陪著小石頭不吃不睡,讀經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