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古代文藝美學觀念的歷史發展和古代文化思想體系的歷史建構來說,辨“清”“濁”與析“濃”“淡”,本來就不是彼此分異的兩種現象,而它們相互交織的思想理論脈絡,實際上是以“清”美文化精神為主導從而歷史地確認“清淡”之美為理想境界的。正是鑒于這樣的基本認識,本書著重清理并剖析“清”美文化精神之歷史展開中的典型現象,在深入探尋上古“清”美文化之發生機制的基礎上,進而對中古以來諸如“清峻風骨”“清談玄學”“淡思濃采”等觀念作出辨析,并由此而延伸到對宋人“平淡”美論及宋元以降詩畫美學偏執于“逸品”之突出現象的透視。本書選取關鍵性的美學思想問題為透視點,特別注意中國古典美學范疇與相關思想理論領域的會通現象,希望讀者能參照本書所專門提示的“能入能出”的思維方式來觀照此間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