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讀古詩詞(4)
- 小花石匠編著
- 572字
- 2019-08-06 15:45:43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唐·王維
注釋
◎塞上:邊塞。◎屬國:一說是附屬國;一說為官名典屬國簡稱,指負責處理少數民族事務的官員。◎居延:地名。居延城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蕭關:古關名,舊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南。◎候騎:負責偵察巡邏的騎兵。◎燕然:山名,今名杭愛山,在蒙古國境內。
詩情畫意
這是詩人奉命出使邊塞途中所寫的紀行詩。首聯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單車”一詞表明此行規格不高,隱隱透出詩人的失意。頷聯將漫長的旅途用十個字代過,以“征蓬”和“歸雁”自喻,表達了詩人飄零落寞之感。頸聯歷來為人稱道,選取典型景物進行刻畫來展現獨特的邊塞風光,意象雄奇,境界宏闊。尾聯通過敘事結尾,得知守將正在前線奮力制敵,流露出對守將的贊嘆。詩人巧妙地將自身情感融入邊塞景色之中,創造出了一種高遠豁達的藝術境界。
延伸閱讀
【燕然勒功】
《后漢書·竇憲傳》載,東漢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領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雕刻)功,記漢威德。因此,詩文中常用“燕然勒功”來表示建立邊功,用“燕然未勒”來表示功業未建。如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陸游《夜泊水村》“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都用“燕然未勒”表達了一種戰事未平、功業未建的憾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