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對火,苦生心,巧用紅色食物養心
心屬火,火性蔓延就容易上火,讓人心緒不寧、心跳加快。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更應該注意養心。苦生心,紅色入心,多吃些苦味和紅色食物有益于心臟健康。另外,根據中醫五行養生理論,腎屬水,能克制心火,因此補養腎氣對心臟也大有益處。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說明心主神明,居臟腑中最重要的位置。李時珍認為,食物與藥物一樣,同樣具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他在《本草綱目》中就總結了獨特的心臟養生法。
心臟出問題會引發的癥狀
心為陽臟而主通明,位于胸中,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故稱為陽臟,又稱“火臟”。當心臟出問題時,就容易出現以下癥狀。
(1)呼吸不順暢,胸口憋悶,有短暫性刺痛感,通常為幾秒鐘。
(2)心臟問題嚴重時,胸痛會放射到后背肩胛處,大約10天左右一次,間隔時間越短越嚴重。
(3)心臟出問題,會牽扯到左邊手臂,使其酸、麻、脹痛,因此在左邊手臂有酸、麻、脹、痛等現象時,也要考慮是不是心臟出現了問題。
(4)心臟出現問題,還會出現頸部僵硬、轉動不靈活的現象。
(5)心火上升,火毒停留在頭部,容易生爛瘡,面頰會泛紅。
(6)心臟有問題的人,有神經衰弱癥狀,遇事會緊張,容易受驚嚇,易失眠多夢。
紅色食物養心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著人們視野的同時也使心神應接不暇。從表面上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很規律,可實際上卻隱藏無數顆浮躁的心。從中醫角度來說,恬淡養心,心神亂,則健康損。
《黃帝內經》曰:“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又曰:“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因此,調養五臟六腑,養心是關鍵,也是重中之重。
根據中醫五行養生理論,紅色為火,為陽,紅色食物進入人體后可入心、入血,具有益氣補血和促進血液、淋巴液生成的功效,合理食用紅色食物對心臟養生是十分有益的。紅色食物主要包括胡蘿卜、紅辣椒、番茄、西瓜、山楂、紅棗、草莓、紅薯、紅蘋果等。
苦入心,降心火
中醫認為苦味入心,尤其是夏季,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可以養心。苦瓜是苦味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本草綱目》中記載苦瓜:“味苦,性寒,無毒。出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因此,夏季多吃些苦瓜可以清暑、解熱、降心火。
本草集解
● 苦瓜
釋名:錦荔枝、癩葡萄。
性味:味苦,性寒,無毒。
主治: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
集解:[時珍說]苦瓜原產自南方,現在閩、廣兩地都有種植。每年五月下種,長出的莖葉都有卷須,和葡萄的莖葉很像,比葡萄葉子小一些。七八月份會開出碗一樣的黃色小花。結出的瓜,最大的有四五寸,最小的只有兩三寸,青色,皮上有細齒,像癩子,也有像荔枝皮一樣的形狀。瓜成熟時,顏色會變黃,會自己裂開,露出里面的瓜瓤和瓜子。有人說,答剌國有一種瓜,皮像荔枝殼一樣,沒剖開時很臭,散發著爛蒜的氣味,切開吃里面的瓤,卻是香甜可口,大概說的就是苦瓜。
現代營養學解析
苦瓜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還富含苦瓜苷、氨基酸、胡蘿卜素、粗纖維,以及磷、鐵等多種礦物質,營養價值十分豐富。
苦瓜(每100克)營養成分參考值

養生小貼士
苦養心,過苦則傷心,苦寒傷胃。自身脾胃虛寒的人,如果多吃苦味食物,則容易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另外,孕婦和平素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夜間盜汗等陰虛體質的人,也不宜多吃清苦降火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