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理論教程
- 劉慶華 全金峰 孫曉輝
- 1145字
- 2020-03-20 14:06:50
前言
我國從1985年開始在普通高等學校開展以學生軍訓為主要形式的國防教育,通過對大學生開設軍事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使廣大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軍事技能與軍事知識,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了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特別是近年來,為了應對信息化戰(zhàn)爭的需要,提高我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國家依托高校大學生良好的科技和文化素質,實行從在校大學生中征招士兵的政策,在大學生已經(jīng)成為我國國防后備力量的重要生力軍的新形勢下,高校國防教育對國家國防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近年來,我軍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取得顯著成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立足國家安全和發(fā)展戰(zhàn)略全局,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圍繞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確立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明確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的時代課題,布局展開強軍興軍的戰(zhàn)略舉措,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創(chuàng)了強軍興軍新局面。本書在2016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理論教程》基礎上,結合我國軍事改革新成果,進行了全面的修改和更新。
本書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實際需要而編寫。在編寫的過程中,嚴格按照上級的規(guī)定和要求,本著嚴謹、科學、實用的原則,進行認真構思和設計,積極吸納世界軍事科學技術發(fā)展和中外軍事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論斷,以《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為依據(jù),并結合青年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點,從博大精深的軍事科學理論體系中,精選出了中國國防、軍事思想、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zhàn)爭等方面的內容,作為高校軍事理論教學的主要講授內容,力求達到教學體系結構合理,內容簡明易懂。
本書由黑龍江科技大學軍事教研室組織有關人員編寫,由劉慶華擔任主編,全金峰、孫曉輝擔任副主編,李一鳴、田晨、王磊、陳汝楠、付彥龍、李云泉參與編寫。教材共分為五章,具體編寫分工如下:全金峰編寫第一章;劉慶華編寫第二章和第五章;李一鳴、田晨、王磊、陳汝楠、付彥龍、李云泉編寫第三章;孫曉輝編寫第四章。全金峰、孫曉輝具體負責協(xié)調統(tǒng)稿。2016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理論教程》由劉東江擔任主編,姜寧、張波擔任副主編,劉慧瑩、武昭陽、孫越、李镈洪參與編寫。
本書編寫工作得到了黑龍江科技大學黨委的高度重視,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給予了支持和幫助,黑龍江省教育廳、黑龍江省軍區(qū)學生軍訓辦的領導給予了關懷和指導,同時,在本書編寫的過程中,我們還參閱了國內各高校編寫的同類教材和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我們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本書編寫過程中難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建議。
編者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