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會計學及其分支
在第一節中闡述了會計的發展歷史,認識到會計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不斷成熟起來。會計理論來源于會計實踐,人們在長期的會計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運用相關知識,逐步地進行系統的總結,這樣就產生了會計學。
會計學作為一門經濟應用學科,它不僅要以一定的經濟理論為指導,而且與數學有密切聯系,它借助數學方法來形成會計的各種方法和技術,使會計的定量分析方法日趨完善。
隨著會計學研究的深入發展,會計學分化出許多分支,每一分支都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這些學科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從而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會計學科體系。
會計學按其從事的領域可分為營利組織會計和非營利組織會計兩大類。營利組織會計也稱為企業會計。非營利組織會計服務于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包括學校、醫院、科研機構、各級政府機關以及各種社會團體。
會計學按其研究的內容分為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
基礎會計是會計學各分支的基礎,它闡明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內容包括:賬戶及復式記賬、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產清查、賬務處理程序、財務報告、會計工作組織與管理等。
財務會計是指為外部利害關系人提供會計信息的對外報告會計,它以會計準則為依據,確認、計量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變動情況,定期向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披露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信息。主要內容包括流動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利潤的核算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此外它還包括一些專題性業務的會計,如租賃、所得稅、物價波動、企業合并報表、企業重組、破產清算等。為了便于組織教學,有時又將財務會計分為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前者涉及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本理論及方法,后者涉及一些專題性業務的會計問題。
成本會計是以成本為研究對象的專業會計。它闡述成本預測、決策、計劃、計算、分析和控制的基本理論及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制造成本的計算、成本預測的方法、目標成本的制定、成本計劃的編制、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
管理會計是為企業內部管理人員提供有關會計信息的對內報告會計。它以現代管理科學為基礎,以財務會計資料為依據,以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為目的,研究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與決策、計劃與控制、考核與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預測與決策會計、經營活動的計劃與控制會計、責任會計與績效評價等。
審計學是研究監督檢查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及效益性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學科,主要內容包括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和內部審計。審計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與會計學的關系十分密切,是廣義上會計學的分支學科。
除了上述內容外,會計學的分支還有會計理論、會計史、國際會計、會計制度設計、會計信息系統、稅務會計等。
會計學按其應用的行業或部門分為工業會計、商品流通會計、運輸會計、施工企業會計、服務業會計、金融會計以及預算會計等。
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本書論述以工業企業為范圍。
專欄1-5會計的魅力
如果說會計是科學,那么只需構建一個模型,或畫出一條曲線,即可驗證。
如果說會計是藝術,那么只需烘托出劇場效果,或是繪畫效果,即可詮釋。
如果說會計不是科學,那么無數會計研究者的勞動就失去了莊重,會計實務也就缺少了精致;如果說會計不是藝術,則會計的魅力——估計和判斷蕩然無存,會計離魔術的距離將越來越近!
不妨認為會計介乎于科學和藝術之間吧。如果我們搞研究,應當具備科學家的精神;如果我們搞實務,不免要捎帶上藝術家的思維;如果既不科學也不藝術,那實在糟糕透頂了。
娶個科學女神,嫁個藝術王子,就是會計!
會計免不了要烙上時代的印跡,但人類文明始終是會計的“奶娘”。
會計怕僵化。會計學的海納百川,會繁衍會計哲學、會計美學、會計心理學等人文種子,發芽在賬簿之間,開放在報表之上。會計人再不是一個只會說“不”者,而是別無選擇地做一名“學”者——學習是最好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于權益法核算,可以合并在你的人生報表中。
會計怕撒謊。會計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但畢竟是一門有規則、有邏輯的學科。你可以是技術甚或藝術的會計,但不能親近魔術。當會計人撒謊的時候,假裝真實,將是一件痛苦而倒霉的經歷。一旦被別人識破,情形更慘,除非你已良心喪盡,否則就要承受心靈的絞殺,永無寧日。
會計怕失衡。“借”、“貸”并存,如王府豪宅門前的一對石獅;賬實相符,如河邊的樹木與水中的倒影。儼然的對稱,閃爍著會計之美。也有短暫失衡的時候,只要稍稍歸集、分配,或者追溯調整,更緊密的均衡關系就又搭建起來。什么賬外賬、什么小金庫、什么虛掛往來,無一不是單向作弊的伎倆,歸入會計領地有些高抬了,說到底不過是詭計。
會計怕玩險。會計人不是在觸及會計底線的鋼絲上做危險動作,即使你搖搖晃晃,一時不曾跌落,也是偶然性在起作用,任何一陣旋風,都可能使你驟然墜毀。最明智的是趕快從高空中回到平地,在泥土上留下深深的腳印。
會計有時模棱兩可。比如,計價方法的運用,會計估計的選擇,很難說哪一種方案就是“正確的”,然而,這才是會計的魅力。會計人斷不可以模棱兩可,不然,無論多么玲瓏剔透,潮起潮落之后,遺下的只是無珠的蚌殼與失落的水草。
其實,會計人更需要關懷。為了堅強,把脆弱的神經藏起來;激情的背后,延續著單調的節奏。快樂的元素可能少一些,但追求與向往一個都不少。為何不自我驕傲一回呢:自打孔夫子成了咱們的同行,這會計,變得重復而新鮮起來。
資料來源:張連起.會計的魅力.財務與會計,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