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優質育成新母雞培育的準備
準備工作做得好壞關系到培育期的成活率和新母雞質量,直接影響培育效果。
(一)雞舍準備
1.培育雞舍的要求
雞舍直接影響舍內溫熱環境的維護和衛生防疫,對培育雞舍的要求如下。
(1)較好的保溫隔熱能力 育雛期需要保持較高的溫度,雞舍的保溫隔熱能力影響舍內溫度的穩定。保溫隔熱能力好,有利于冬天的保溫和夏季的隔熱。
① 專用育雛舍 由于雛雞需要較高的環境溫度,育雛期需要人工加溫,所以,對保溫性能要求更高些。雞舍的維護結構設計要合理,具有一定的厚度,設置天花板,精細施工。為減少散熱和保溫可以縮小窗戶面積(每間可留寬高各1米的窗戶2個)和降低育雛舍的高度(高度一般為2.5~2.8米)。
② 專用育成舍 專用育成舍飼養大雛雞。大雛雞對環境溫度的適應能力較強,一般常溫可以適應(但寒冷冬季和炎熱夏季還需要采取措施保暖降溫)。大雛雞的呼吸量和排泄量大,需要較大的通風量,因此窗戶面積要大[寬×高為(1.2~1.5)米×1.8米],同時,設置必要的通風換氣口。
③ 育雛育成舍 不僅要考慮保溫,還要考慮通風和隔熱。設置的窗戶面積可以大一些,育雛期封閉,育成期可以根據溫度情況打開。設置活動式天花板,育雛期封閉,育成期根據溫度要求撩開。適當提高雞舍房檐高度(3~3.2米),并設置通風換氣系統。
(2)良好的衛生條件 雞舍的地面要硬化,墻體要粉刷光滑,有利于沖洗和清潔消毒。
(3)適宜的雞舍面積 面積大小關系到飼養密度,影響培育效果,必須有適宜的雞舍面積。培育方式不同、雞的種類不同、飼養階段不同,需要的面積不同,雞舍面積根據培育方式、種類、數量來確定。
2.雞舍的消毒
雞入舍前對雞舍進行徹底全面的清潔消毒。清潔消毒的方法和步驟如下。
(1)清理、清掃、清洗 先清理雞舍內的設備、用具和一切雜物,然后清掃雞舍。清掃前在舍內噴灑消毒液,可以防止塵埃飛揚。把舍內墻壁、天花板、地面的角角落落清掃得干凈。清掃后用高壓水沖洗機清洗育雛舍。不能移動的設備用具也要清掃消毒。
(2)墻壁、地面消毒 育雛舍的墻壁可用10%石灰乳+5%火堿溶液抹白,新建育雛舍可用5%的火堿溶液或5%的福爾馬林溶液噴灑。地面用5%的火堿溶液噴灑。
(3)設備用具消毒 把移出的設備、用具,如料盤、料桶、飲水器等清洗干凈,然后用5%的福爾馬林溶液噴灑或在消毒池內浸泡3~5小時,移入育雛舍。
(4)熏蒸消毒 把育雛使用的設備用具移入舍內后,封閉門窗進行熏蒸消毒。常用的藥品是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根據育雛舍的污濁程度,選用不同的熏蒸濃度,見表2-3。
表2-3 不同熏蒸濃度的藥物使用量

① 封閉育雛舍的窗和所有縫隙。根據育雛舍的空間分別計算好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的用量。
② 把高錳酸鉀放入陶瓷或瓦制的容器內(育雛舍面積大時可以多放幾個容器),將福爾馬林溶液緩緩倒入,迅速撤離,封閉好門。
③ 熏蒸效果最佳的環境溫度是24℃以上,相對濕度75%~80%,熏蒸時間24~48小時。熏蒸后打開門窗通風換氣1~2天,使其中甲醛氣體逸出。不立即使用的可以不打開門窗,待用前再打開門窗通風。
④ 熏蒸時的注意事項:熏蒸時兩種藥物反應劇烈,因此盛裝藥品的容器盡量大一些;熏蒸后可以檢查藥物反應情況。若殘渣是一些微濕的褐色粉末,則表明反應良好。若殘渣呈紫色,則表明福爾馬林量不足或藥效降低。若殘渣太濕,則表明高錳酸鉀量不足或藥效降低。
(5)育雛舍周圍環境消毒 用10%的甲醛或5%~8%的火堿溶液噴灑育雛舍周圍和道路。
(二)設備用具準備
1.供溫設備
幼雛需人工供溫,較實用的供溫設備有以下幾種。
(1)煤爐供溫 指在育雛室內設置煤爐和排煙通道,燃料用炭塊、煤球、煤塊均可,保溫良好的房舍,每20~30米2設置一個爐即可。為了防止舍內空氣污染,可以緊挨墻砌煤爐,把煤爐的進風口和掏灰口設置在墻外。煤爐供溫省燃料,溫度易上升,但費人力,溫度不穩定。
(2)保姆傘供溫 形狀像傘樣,撐開吊起,傘內側安裝有加溫和控溫裝置(如電熱絲、電熱管、溫度控制器等),傘下一定區域溫度升高,達到育雛溫度。雛雞在傘下活動,采食和飲水。傘的直徑大小不同,養育的雛雞數量不等。現在傘的材料多是耐高溫的尼龍,可以折疊,使用比較方便。其優點是育雛數量多,雛雞可以在傘下選擇適宜的溫度帶,換氣良好;不足是育雛舍內還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需要保持24℃)。適用于地面平養、網上平養。
(3)煙道供溫 根據煙道的設置,可分為地下煙道育雛和地上煙道育雛兩種形式。在育雛室,順著房的前后墻地下或地上修建兩個直通火道,火門留在育雛室中央或一端,煙道最后從育雛室墻上用煙囪通往室外。煙道供溫溫度穩定,舍內衛生,但浪費燃料。
(4)熱水熱氣供溫 大型雞場育雛數量較多,可在育雛舍內安裝散熱片和管道,利用鍋爐產生的熱氣或熱水使育雛舍內溫度升高。此法育雛舍清潔衛生,育雛溫度穩定,但投入較大。
(5)熱風爐供溫 將熱風爐產生的熱風引入育雛舍內,使舍內溫度升高。
2.用具
(1)飼喂飲水用具 育雛期的飼喂用具有開食盤(每100只雞1個)、長形料槽(每只雞5厘米)或料桶(每15只雞1個)。育成期的飼喂用具有大號料桶(每10只雞1個)或長形料槽(每只雞10厘米);飲水用具有壺式飲水器(育雛期每50只雞1個小號或中號飲水器;育成期可用中號或大號飲水器)、乳頭飲水器或勺式飲水器。
(2)防疫消毒用具 防疫用具有滴管、連續注射器、氣霧機等;消毒用具有噴霧器。
(3)斷喙用具 自動斷喙器。
(4)稱重用具 專用稱雞的秤或天平或臺秤(誤差小于20克),游標卡尺。
(三)藥品準備
準備的藥品包括:疫苗等生物制品;防治白痢、球蟲的藥物(如球痢靈、杜球、三字球蟲粉等);抗應激劑(如維生素C、速溶多維);營養劑(如葡萄糖、白糖、紅糖、奶粉、多維電解質等);消毒藥(酸類、醛類、氯制劑等,準備3~5種消毒藥交替使用)。
(四)人員準備
提前對飼養人員進行培訓,以便掌握基本的飼養管理知識和技術。育雛人員在育雛前1周左右到位并著手工作。
(五)飼料準備
不同的飼養階段需要不同的飼料。育雛料在雛雞入舍前1天進入育雛舍,每次配制的飼料不要太多,能夠飼喂5~7天即可,太多存放時間長飼料容易變質或營養損失。
(六)溫度調試
安裝好供溫設備后要調試,觀察溫度能否上升到要求的溫度,需要多長時間才能上升到。如果達不到要求,要采取措施盡早解決。育雛前2天,要使溫度上升到育雛溫度且保持穩定。根據供溫設備情況提前升溫,避免雛雞入舍時溫度達不到要求影響育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