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處  方

一、處方的性質

處方(prescription)是醫療和藥劑配制的重要書面文件。廣義地講,凡制備任何一種藥劑的書面文件,均可稱為處方。狹義的處方又稱醫師處方,是指醫師診斷患者病情后,為其預防和治療需要而寫給藥房配發藥劑的文件,包括臨床醫師開具的中藥處方和西藥處方。

醫師處方是醫師對患者治病用藥的憑證,是藥房調配藥劑和指導患者用藥,以及計算醫療藥品費用的依據,因此處方在法律、技術和經濟上均具有重要意義。其法律意義在于因處方書寫或調配錯誤而造成醫療事故時,醫師或藥劑人員負有法律責任。故須要求醫師和藥劑人員在處方上簽字,以示負責;其技術意義在于它寫明了醫師用藥的藥品名稱、劑型、劑量、規格、數量及用法用量,是藥師配發藥品和指導患者用藥的依據;其經濟意義在于可作為患者已交藥費的憑證及統計醫療藥品消耗、預算采購藥品的依據。

二、處方的內容與特點

(一)處方的內容

完整的醫師處方一般應包括處方前記、處方正文、處方后記等內容。

(1)處方前記 包括醫院名稱、門診號或住院號,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處方日期等。處方上寫明患者姓名,表示該藥物是專門為某一患者調配的。性別、年齡為藥劑人員核對藥品劑量的主要依據,對兒童尤為重要。

(2)處方正文 為處方的主要部分,包括藥品的名稱、規格、數量和用法等。藥品名稱用中文或拉丁文書寫,毒性藥品應寫全名,普通藥品可用縮寫名,但縮寫不得引起誤解。數量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劑量單位用公制或通用的國際單位。處方不得涂改,必要時由處方醫師在涂改處簽字。毒性藥品、麻醉藥品等更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3)處方后記 包括醫師、調劑人員及復核人簽名。處方寫成后須由醫師簽字或蓋章,方能生效。調劑人員配畢處方后須由復核人員查驗,雙簽名后方可將藥品發出。

(二)處方的特點

①處方正文中所用的中藥飲片按君、臣、佐、使及藥引的順序書寫。

②中藥飲片、中成藥、西藥三類藥品分別開寫處方,不得出現在同一處方中,中成藥處方書寫方法同西藥處方。

③中藥飲片處方一般以單日劑量書寫,同時注明總劑數。處方藥名一般用正名,若有并開藥物須書寫準確。對于藥味的特殊處理可用腳注注明。

并開藥物:系指將處方中2~3種中藥并開在一起。藥物并開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療效基本相同的藥物,如“焦三仙”即指焦神曲、焦山楂、焦麥芽,均具有消食健胃作用;“二冬”即指天冬和麥冬,都具有養陰、益胃、清心肺作用;“二活”即指羌活和獨活,都具有祛風勝濕、止痛作用。二是藥物配伍時可產生協同作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黃柏,其配伍能增強滋陰降火作用。

腳注:系指醫師開處方時在某味藥的右上角或右下角所加的注解。其作用是簡明指示調劑人員對該飲片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腳注內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藥法、服藥法等。常用的腳注術語有打碎、炒制、先煎、后下、另煎、包煎、烊化、搗汁、沖服等。

三、處方管理制度

(一)處方限量規定

①急診處方限3日量;門診處方普通藥品最多不超過7日量。如確有慢性病、老年病等特殊情況,經請示后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一般最多不超過1個月),但醫師必須注明理由。

②醫療用毒性藥品每張處方不得超過2日劑量;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每次不得超過3日常用量,第二類精神藥品每次不得超過7日常用量;麻醉藥品注射劑每次不得超過2日常用量,片劑、酊劑、糖漿劑等不得超過3日常用量,連續使用不得超過7天,再次開具處方必須至少間隔10天,開具麻醉藥品處方時應有病歷記錄。

③晚期癌癥患者持由科主任申請、院領導批準的特殊證明,允許超限量和連續使用麻醉性鎮痛藥。

(二)處方保管規定

①處方由調劑、出售藥品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或藥品零售企業妥善保存。每日處方應按普通藥品及控制藥品分類裝訂成冊,并加封面,妥善保存,便于查閱。

②普通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保存1年,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及戒毒藥品處方保留2年,麻醉藥品處方保留3年。

③處方保存期滿后,經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或藥品零售企業主管領導批準、登記備案,方可銷毀。

四、處方藥與非處方藥

藥品分類管理已成為世界發達國家及部分發展中國家醫藥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是藥品銷售和使用的依據。為保證人民用藥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我國自2000年1月1日起實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對藥品的審批、廣告、標識、銷售等進行分類管理。其意義在于:①有利于人民用藥安全;②有利于推動醫療保險制度改革;③有利于合理使用衛生資源,減少醫院壓力,節省患者時間;④有利于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意識;⑤可促進醫療行業與國際接軌。

(一)基本概念

根據藥品的品種、規格、適應證、劑量和給藥途徑不同,分別按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管理。

1.處方藥

處方藥(prescribed drugs)系指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在醫師、藥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監督或指導下方可使用的藥品。這類藥品一般專用性強或具有較大的毒副作用。

2.非處方藥

非處方藥(non-prescribed drugs)系指由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不需要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又稱為柜臺發售藥品(over the counter drugs ,簡稱OTC)。這類藥品具有安全、有效、價廉、使用方便的特點。消費者按照標簽上的說明就可以安全使用。非處方藥分為甲、乙兩類,乙類更安全。

(1)甲類非處方藥 OTC為紅色標識,只能在具有《藥品經營許可證》并配備執業藥師或藥師以上技術人員的社會藥店、醫療機構藥房零售的非處方藥。須在藥店由執業藥師或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2)乙類非處方藥 OTC為綠色標識,除了社會藥店和醫療機構藥房外,還可在經藥監部門批準的普通零售商業企業銷售的非處方藥。無需醫師或藥師的指導就可以購買和使用,相對而言安全性更高。

(二)中藥非處方藥遴選原則

中藥非處方藥的遴選范圍為《中國藥典》一部及《部(局)頒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凡處方中含有衛生部公布的毒劇藥、麻醉藥及妊娠禁忌的中藥品種,治療大病、重病的品種以及上市不久的新藥,均作為遴選時排除的品種。應在“慎重從嚴、結合國情、中西藥并重、突出特色”的思想指導下對非處方藥品種進行遴選,其原則如下。

1.應用安全

長期臨床使用已被證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處方中無十八反、十九畏及不含毒、劇藥物及麻醉藥物,重金屬含量不超過國內國際公認標準。不易引起依賴性,無致畸及致突變作用。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用法與用量用藥時,基本無不良反應。用藥前后不需進行特殊檢查或診斷。

2.療效確切

處方合理,功能主治明確,使用者易于根據自己的癥狀進行選擇。治療期間不需經常調整劑量,不需醫師辨證和檢查。經常應用不會引起療效降低或引起耐藥性。

3.質量穩定

有完善的質量標準,質量可控。制劑穩定,在有效期內于一般貯藏條件下不會變質。

4.使用方便

藥品說明書詳細且通俗易懂,內容包括藥品名稱、藥物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證、不良反應及可采取的預防處理措施、貯藏條件、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等。

對成人、兒童等不同使用者,說明每日總劑量和每次分劑量,易于掌握。明確標示藥物禁忌、飲食禁忌及妊娠禁忌。以口服、外用等給藥途徑為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襄垣县| 天津市| 隆安县| 航空| 罗山县| 德昌县| 五寨县| 瑞金市| 中牟县| 崇明县| 恩施市| 安阳县| 高青县| 梅州市| 清流县| 广水市| 津市市| 丰城市| 九江市| 贵溪市| 阳朔县| 修武县| 沂水县| 即墨市| 阿克| 筠连县| 红河县| 青岛市| 六枝特区| 广水市| 湄潭县| 桦川县| 塔城市| 花垣县| 洪洞县| 衡山县| 桂平市| 南充市| 高邑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