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化學例題與習題(第三版)
- 辛述元 張曉媛
- 12字
- 2020-04-10 20:07:32
第三章 實驗室管理與標準化
概要
一、實驗室管理
實驗室即工業生產企業的分析檢驗室,它承擔著生產過程中的原料、產品、中間體和試驗研究的分析檢驗工作。按主要使用分析檢驗方法分類,實驗室可分為化學分析檢驗室和儀器分析檢驗室;按功能分,其可分為中控實驗室和中心實驗室。
實驗室的管理主要包括:制度管理,分析檢驗人員的管理,技術資料的管理,實驗室儀器設備,藥品和試劑的管理,以及實驗室環境的管理。
二、實驗室安全與防護
保護實驗室人員和財產安全,是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的準則。實驗室潛在的危險因素有化學藥品的易燃性、易爆性、毒性、腐蝕性、放射性和電、氣設備的高溫高壓等,因此安全與防護主要包括:識別常見易燃易爆物質,掌握實驗室防火、防爆和滅火措施,掌握常見中毒癥狀的判斷方法和急救措施,掌握實驗室常用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方法,掌握實驗室外傷的救治方法,掌握實驗室“三廢”處理方法等。
三、標準與標準化
標準是通過標準化活動,按照規定的程序經協商一致制定,為各種活動或其結果提供規則、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文件。標準可以公開獲得以及必要時通過修正或修訂保持與最新技術水平同步,它們被視為構成了公認的技術規則。標準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按層次分類,標準可分為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6類。按約束性分類,標準可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按性質分類,標準分為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
標準化是為了在既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促進共同效益,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確立共同使用或重復使用的條款以及編制、發布和使用文件的活動。標準化的主要效益在于為了產品、過程或服務的預期目的改進它們的適用性,促進貿易、交流以及技術合作。標準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統一原理、簡化原理、協調原理和最優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