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然藥物化學(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是應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研究天然藥物中活性物質的學科,其具體內容包括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分離、結構測定、結構修飾、生物活性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新藥創制,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研發和藥品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類相關專業本科生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有一些供藥學類專業本科生使用的天然藥物化學教材。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藥研發和藥品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制藥工程的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我國很多高校相繼設置了制藥工程本科生專業。制藥工程是一個化學、藥學和工程學交叉融合的專業,屬于工學類專業,故制藥工程與藥學類的天然藥物化學本科生教材應具有不同的特色,目前急需一本適合制藥工程專業使用的本科生教材,以促進制藥工程本科生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在這種形勢下,化學工業出版社組織專家教授編寫一本適合制藥工程專業特點的天然藥物化學本科生教材,做了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根據專業培養特點和實際工作需要,本教材注重生產實際中相關知識的介紹,特別是在天然活性化合物(包括藥物)提取分離方法和實例中反映我國天然藥物生產實踐中使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而適當壓縮天然化合物結構測定相關內容的篇幅,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調整突出制藥工程專業的特色和知識需求,滿足人才分類培養的需要。
本教材的編寫隊伍由在天然藥物化學領域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經歷的專家教授組成。由孔令義(中國藥科大學,第一章、第四章部分內容)、張東明(北京協和醫學院,第二章部分內容、第十四章)、周應軍(中南大學湘雅藥學院,第二章部分內容、第五章)、田景奎(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第三章、第十二章)、李醫明(上海中醫藥大學,第六章、第十一章)、姜勇(北京大學藥學院,第七章、第十章部分內容)、宋少江(沈陽藥科大學,第八章、第十五章)、唐于平(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九章)、柳潤輝(海軍軍醫大學,第十章部分內容、第十三章)、楊鳴華(中國藥科大學,第二章部分內容、第四章部分內容)分別承擔相應的編寫工作,由孔令義教授擔任主編,楊鳴華副教授兼任秘書。
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化學工業出版社、編委所在院校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設置制藥工程專業的一些院校的教師也對該教材的編寫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使我們受益頗多,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雖然在編寫過程中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特別是初次編寫制藥工程專業的天然藥物化學教材,肯定存在不足之處,敬請廣大師生予以指正。
孔令義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