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裝概論(第三版)
- 趙競 尹章偉
- 2245字
- 2020-03-13 17:36:17
1.2 包裝在經濟中的作用
1.2.1 包裝是商品的組成部分
商品是指用來進行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
商品具有使用價值與價值兩個屬性。現代社會商品要實現交換必須有包裝的參與。商品是產品與包裝的結合。任何企業生產的產品,如果沒有包裝就不可能進入市場,也就不能成為商品。所以說:商品=產品+包裝。
商品從生產地點流向消費領域的過程中,有裝卸、運輸、儲存等環節,產品包裝應具有可靠、適用、美觀和經濟的特點。
(1)包裝能有效地保護產品
隨著市場營銷活動的不斷發展,商品要送往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必須經過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為避免商品在流通過程中受陽光、空氣中的氧氣、有害氣體及溫度和濕度的影響而發生變質;為防止商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受沖擊、振動、壓力、滾動、跌落等造成質量或數量上的損失;為抵抗各種外界因素如微生物、昆蟲、嚙齒類動物的侵害;為防止危害性產品對周圍環境與接觸的人造成威脅,必須進行科學包裝,達到保護商品數量完整和質量安全的目的。
(2)包裝能促進商品流通
包裝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幾乎沒有不經包裝就能出廠的產品。在商品流通過程中,若無包裝,勢必增加裝運、儲存的困難。因此,將產品按一定的數量、形狀、尺寸規格進行包裝,便于商品的清點、計數與盤查;可以提高運輸工具和倉庫的利用率。另外,商品的包裝上有明顯的儲運標志,如“小心輕放”“謹防變潮”“請勿倒置”等文字及圖形說明,為各類商品的運輸和儲存工作帶來極大方便。
(3)包裝能促進和擴大商品的銷售
設計新穎、造型美觀、色彩鮮艷的現代商品包裝可以極大地美化商品,吸引消費者,在消費者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從而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因此,商品包裝能起到贏得和占領市場,擴大和促進商品銷售的作用。
(4)包裝能方便與指導消費
商品的銷售包裝是隨同商品一塊出售給消費者的。適宜的包裝,便于消費者攜帶、保存與使用。同時,銷售包裝上還用圖形、文字介紹商品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便于消費者掌握商品特性、使用和保存,起到正確指導消費的作用。
總之,包裝在商品生產、流通、消費領域中起到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方便使用的作用。
1.2.2 包裝與自然資源的關系
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能為人類利用的一切自然要素。它包括土地資源、礦產原料資源、能源資源、生物資源、水利資源等自然物,但不包括人類加工創造的原材料。它們是人類謀取生活資料的物質來源,是社會生產的自然基礎。
自然資源與包裝發展的關系極大,是包裝工業生產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原料資源和能源資源對包裝工業的發展有更大的意義。能源不僅是包裝工業的動力源泉,有些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既是化工原料的主要原料,又是生產包裝材料的原料來源;礦產原料資源則是包裝工業所需多種金屬原料和非金屬原料的主要源泉。
包裝生產企業運用現代科技成就,使自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不但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成本費用有直接影響,同時對防止環境污染和保持生態平衡有重要作用。
1.2.3 包裝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包裝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密切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包裝工業對環境的影響和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包裝工業涉及的造紙、塑料、玻璃、金屬冶煉和一些輔助材料的加工等工業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廢渣,含有多種無機物和有機物。未經處理的廢物中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和微生物,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正確處理好環境保護問題,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包裝工業提供的商品包裝越來越多,包裝用后的廢棄物也相應增加,成為形成垃圾公害的重要原因。垃圾的處理是個棘手的問題。若以掩埋法處理,其中的有害化學物質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塑料難以分解,一旦被雨水沖刷流入江河湖海,會給一些水生動物帶來危害;若以焚燒法處理,一些釋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會形成“二次公害”,如形成酸霧、酸雨,危害地面植物和水中生物,影響農作物和水產品的質量;有些毒害性氣體物質,通過人的呼吸和皮膚接觸,產生致病、致癌的危險。因此,研究和采用無公害包裝,是發展現代包裝的一個重要課題。
1.2.4 包裝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品包裝以社會整體發展為動力,從技術科學、管理科學和藝術科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發展、結合為條件,以優化其保護功能、強化其促銷功能和擴大其方便功能為主要特征。包裝在發展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它是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手段,是使生產、流通和消費緊密聯系的橋梁。
包裝行業是一個跨地區、跨部門的行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包裝工業發展迅猛,包裝工業總產值從1980年的72億元增長至2002年的2500多億元,到2009年突破1萬億元,2014年達到的15000億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包裝大國,正在向包裝強國邁進。截至2016年11月上旬,我國包裝工業總產值已達1.7萬億元,包裝行業社會需求量大、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已經成為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支撐性產業(圖1-20)。

圖1-20 1995—2016年我國包裝工業總產值統計(單位:億元)
由于市場經濟的帶動和技術進步的促進,包裝工業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代表現代包裝發展方向的新型的紙、塑料等包裝材料和制品有了較快增長,在包裝產品中所占的比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十三五”期間,包裝行業將圍繞綠色包裝、安全包裝、智能包裝,全力構建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重點發展包裝材料綠色化、包裝產業信息化,推進包裝工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打造包裝經濟升級版,實現行業由大到強的實質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