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0 養老護理員必知的法律法規知識

1.《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它是以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為依據的,是我國第一部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和發展老齡事業相結合的專門法律。

(1)《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的知識。本法規定的老年人是60周歲以上的公民。

家庭服務員應明確老年人的權益也是受國家保護的,從而才能在照顧老年人的過程中尊重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做到知法守法。

(2)養老護理員的注意事項。養老護理員在照顧老年人時必須注意下圖所示的事項。

養老護理員的注意事項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書面協議。簽訂勞動合同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合同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內容在于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違反合同的責任。

(1)勞動合同的形式。勞動合同的形式是指訂立勞動合同的方式。勞動合同的形式一般有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兩種。

(2)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要求。養老護理員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要了解相關知識,做到知法辦事,從而可以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其具體包括兩方面。

① 預告解除。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無需說明任何法定事由,只需提前告知用人單位即可解除勞動合同。

② 無需預告解除。勞動者不需要預先告知用人單位,只需具備法律規定的正當理由,勞動者可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在無需預告解除中有下圖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養老護理員要掌握用人單位不得解除自己的勞動合同的條件。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

養老護理員要掌握解除勞動合同時所應得的經濟補償,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其定義是指因解除勞動合同而由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

(1)當事人協商一致,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要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其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3)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受傷。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受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其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其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金。患重病或者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4)因為客觀原因或用人單位破產。因為客觀原因勞動合同解除的,或者用人單位因破產整頓、生產經營狀況嚴重困難必須裁員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其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乐山市| 繁昌县| 布尔津县| 保靖县| 临沧市| 天峻县| 汉中市| 鄂托克旗| 乌拉特后旗| 大城县| 双城市| 敦煌市| 兴和县| 苍梧县| 杭锦后旗| 湄潭县| 绥滨县| 赤水市| 南木林县| 惠州市| 黑水县| 普兰店市| 邵东县| 桃园县| 秭归县| 文山县| 故城县| 买车| 东阳市| 游戏| 扎赉特旗| 从化市| 利津县| 都江堰市| 泽普县| 余庆县| 吴堡县| 玛沁县| 江川县|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