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概論及Revit精講
- 朱溢镕 焦明明
- 2992字
- 2019-11-15 18:29:20
2.3 新建軸網
2.3.1 內容前瞻
在學習Revit軟件具體操作之前,先從以下三方面簡單了解本節【新建軸網】所涉及的業務知識、圖紙信息、軟件操作等內容,幫助讀者對本節內容有總體認識,降低后面操作難度。知識總體架構如表2-9所示。
表2-9

2.3.2 實施操作
標高體系創建完成后,可以切換至任意樓層平面視圖來創建和編輯軸網。下面以《BIM算量一圖一練》中的專用宿舍樓項目為例,講解創建項目軸網的操作步驟。
(1)進入樓層平面視圖。根據“建施- 03”中“一層平面圖”軸網定位進行Revit軸網的繪制。在上述已完成項目成果的基礎上雙擊“項目瀏覽器”中“首層”切換至“首層樓層平面視圖”,單擊“建筑”選項卡“基準”面板中的“軸網”工具,自動切換至“修改|放置軸網”上下文選項,進入軸網放置狀態,“繪制”面板中繪制方式為“直線”,其他設置默認。如圖2-26所示。

圖2-26
(2)繪制第一根豎向軸線。移動鼠標指針至空白繪圖區域左下角位置單擊,作為軸線起點,沿垂直方向向上移動鼠標指針至左上角位置時,單擊鼠標左鍵完成第一條軸線的繪制,并自動為該軸線編號為1。注意,確定起點后按住“Shift”鍵不放,Revit將進入正交繪制模式,可以約束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繪制。如圖2-27所示。

圖2-27
(3)繪制第二根豎向軸線。確定Revit仍處于放置軸線狀態,移動鼠標指針至1軸線起點右側任意位置,Revit自動捕捉該軸線的起點,給出端點對齊捕捉參考線,并在鼠標指針與1軸線間顯示臨時尺寸標注,輸入“3600”并按Enter鍵確認,將距離1軸右側3600mm處確定為第二條軸線起點,沿垂直方向向上移動鼠標,直至捕捉至1軸線另一側端點時單擊鼠標左鍵,完成第2條軸線的繪制。該軸線自動編號為2,按Esc鍵兩次退出軸網繪制模式。如圖2-28、圖2-29所示。

圖2-28

圖2-29
(4)利用陣列方式快速創建軸線。選擇2號軸線,自動切換至“修改|軸網”上下文選項卡,單擊“修改”面板中的“陣列”工具,進入陣列修改狀態,設置選項欄中的陣列方式為“線性”,取消勾選“成組并關聯”選項,設置項目數為13,移動到“第二個”,勾選“約束”選項。如圖2-30、圖2-31所示。

圖2-30

圖2-31
(5)鼠標單擊2號軸線上任意一點,作為陣列基點;向右移動鼠標指針至與基點間出現臨時尺寸標注,鍵盤輸入“3600”作為陣列間距,按Enter鍵確認;Revit將向右陣列生成軸線,并按數值累加的方式為軸線編號。如圖2-32、圖2-33所示。

圖2-32

圖2-33
(6)對豎向軸線進行尺寸標注。單擊“注釋”選項卡“尺寸標注”面板中的“對齊”工具,鼠標指針依次點擊軸線1到軸線14,隨鼠標移動出現臨時尺寸標注,左鍵點擊空白位置,生成線性尺寸標注,以此來檢查剛才陣列軸網的正確性。局部軸網如圖2-34所示。

圖2-34
(7)繪制第一根水平軸線。單擊“建筑”選項卡“基準”面板中的“軸網”工具,繼續使用“繪制”面板中“直線”方式,沿水平方向繪制第一根水平軸網,Revit自動按軸線編號累計加1的方式命名該軸線編號為15。如圖2-35所示。
(8)選擇剛剛繪制的軸線15,點擊軸線標頭中的軸線編號,進入編號文本編輯狀態,刪除原有編號值,輸入“A”,按Enter鍵確認,該軸線編號將修改為A。如圖2-36所示。

圖2-35

圖2-36
(9)繪制其他水平軸線。確認Revit仍處于軸網繪制狀態,在A軸正上方1800mm處,確保軸線端點與A軸線端點對齊,自左向右繪制水平軸線,Revit自動為該軸線編號為B。使用同樣的方式在B軸線上方5400mm、2400mm處繪制軸線C、軸線D。繪制完成后,按Esc鍵兩次退出軸網繪制模式。同樣使用“注釋”選項卡“尺寸標注”面板中的“對齊”工具建立線性尺寸標注。結果如圖2-37所示。

圖2-37
(10)復制生成其他軸線。選擇軸線D,單擊“修改”面板中的“復制”工具,進入復制編輯狀態,勾選選項欄中的“約束”選項,取消勾選“多個”選項。單擊軸線D上的任意一點作為復制操作的基點,沿垂直方向向上移動鼠標指針,出現臨時尺寸標注,輸入“5400”,Enter鍵確認。在D軸線上方5400mm處復制生成軸線,Revit自動編號為E。如圖2-38、圖2-39所示。

圖2-38

圖2-39
(11)同樣的操作在E軸上方1800mm處復制生成軸線F。至此完成該項目軸網的繪制。如圖2-40所示。

圖2-40
(12)完成軸線繪制。繪圖區域符號表示項目中的東、西、南、北各立面視圖的位置。分別框選這四個立面視圖符號,將其移動到軸線外,至此完成創建軸網的操作。結果如圖2-41所示。
(13)將項目基點調出。在“首層樓層平面視圖”空白位置,點擊鍵盤“VV”,調出“樓層平面:首層的可見性/圖形替換”窗口,在“模型類別”頁簽中找到“場地”,在“場地”的下拉內容中找到“項目基點”勾選,如圖2-42所示。此時繪圖區域出現藍色原點,如圖2-43所示。
(14)將軸網左下角點與項目基點對齊。使用“移動”功能進行對齊。在“首層樓層平面視圖”中,按住鼠標左鍵從左上角到有右下角將繪圖區域內軸網、尺寸標注、東、西、南、北視圖、項目基點全部選中。如圖2-44所示。在當前選中狀態下,按住鍵盤Shift鍵,鼠標放在“項目基點”處,當出現“-”圖標時,單擊“項目基點”,此時將“項目基點”排除在選中狀態外。如圖2-45所示。

圖2-41

圖2-42

圖2-43

圖2-44

圖2-45
(15)繼續上述操作,點擊“修改|選擇多個”上下文選項卡 “修改”面板中的“移動”工具。如圖2-46所示。滾動鼠標滾輪將軸網左下角放大在主界面,左鍵點擊1軸與A軸交點位置,松開鼠標,將其移動指定到“項目基點”位置,如圖2-47所示。完成軸網左下角點與“項目基點”位置的對齊操作。注意:本項目是將左下角點,即1軸與A軸交點與項目基點進行了對齊操作,在做實際項目時,可以約定軸網的具體某個位置與項目基點對齊,只需保證同一項目的所有模型設置的項目基點位置一致即可。完成后如圖2-48所示。

圖2-46

圖2-47


圖2-48
(16)將軸網鎖定。在步驟(15)的選擇狀態下,按住鍵盤Shift鍵,逐個單擊東、西、南、北視圖以及尺寸標注,取消其選擇狀態,保證最后只有完整的軸網被選中。如圖2-49所示。點擊“修改|軸網”上下文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鎖定”工具將整個軸網鎖定。注意:軸網鎖定后,將不能進行移動、刪除等操作,可以保證后期建模過程中所創建的構件定位正確。如圖2-50所示。

圖2-49


圖2-50
(17)單擊“快速訪問欄”中保存按鈕,保存當前項目成果。
2.3.3 總結拓展
2.3.3.1 步驟總結
在創建軸網前一定梳理清楚相應思路,理解軟件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業務和圖紙。
總結上述Revit軟件建立軸網、軸網的軸網左下角點與項目基點對齊操作步驟主要分為四步。按照本操作流程讀者可以完成專用宿舍樓項目軸網體系的創建。具體步驟如表2-10所示。
表2-10

2.3.3.2 業務拓展
繪制軸網的過程與基于CAD的二維繪圖方式無太大區別,但Revit中的軸網是具有三維屬性信息的,軸網與標高共同構成了建筑模型的三維網格定位體系。
一般情況下,軸網分為直線軸網、斜交軸網和弧線軸網。軸網由定位軸線(建筑結構中的墻或柱的中心線)、標志尺寸(用于標注建筑物定位軸線之間的距離大小)和軸號組成。
在施工中,軸網用來確定建(構)筑物主要結構或構件位置及尺寸的控制線,決定墻體、柱子、屋架、梁、板、樓梯的位置。
在平面圖中,橫向與縱向的軸線構成軸線網,它是設計繪圖時決定主要結構位置和施工時測量放線的基本依據。一般情況下主要結構或構件的自身中線與定位軸線是一致的,但也常有不一致的情況出現,這在審圖、放線和向施工人員交底時,均應特別注意,以防造成工程錯位事故。
2.3.3.3 軟件拓展
上述內容詳細講解了【新建軸網】的操作方法,本項目創建的為直線軸網,在實際復雜的項目中,還會遇到斜交軸網和弧線軸網。針對斜交軸網和弧線軸網的具體繪制方法讀者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進入教學補充鏈接進行更詳細直觀的視頻收聽。具體視頻內容如表2-11所示。
表2-11


- JavaScript 從入門到項目實踐(超值版)
- Building a RESTful Web Service with Spring
- Animate CC二維動畫設計與制作(微課版)
- JSP開發案例教程
- Python Data Analysis(Second Edition)
- Learning AndEngine
- iOS編程基礎:Swift、Xcode和Cocoa入門指南
- 學習正則表達式
- Java系統化項目開發教程
- Java零基礎實戰
- Managing Microsoft Hybrid Clouds
- 深度實踐KVM: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與項目實施
- 寫給青少年的人工智能(Python版·微課視頻版)
- Mastering ArcGIS Server Development with JavaScript
- 現代JavaScript編程:經典范例與實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