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們的經典

傳統學問有正義、集解一類的方式。正義又名“疏”,也稱“注疏”“義疏”,是一種經注兼釋的注釋。集解則是匯集諸家對同一典籍的語言和思想內容的解釋,斷以己意,以助讀者理解。何晏曾說:“今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易,名曰《論語集解》。……”裴駰則說:“采經傳百家并先儒之說,豫是有益,悉皆抄內。刪其游辭,取其要實,或義在可疑,則數家兼列……號曰《集解》。”

多數人以傳統正、解的方式閱讀經典。但跟傳統以經解經的方式不同,在“正解”之外,本書稱為和解。本書有離經叛道之處,即是對經典的注解不僅只依從于自家經典,如一些儒生們習慣的只能以儒家經典來注孔孟;編者從經典的文句、義理等出發,聯接古今中外,讓讀者看到一段經典話語下,有孔子、老子、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莎士比亞、康德、黑格爾、魯迅、胡適、羅爾斯、湯因比等經典作家們在互動、對話,在辯難、闡發,“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在某種意義上,本書既是傳統圖書的新成果,又鮮明體現了網絡時代的精神:萬物相互聯接。

在網絡閱讀當令的時代,紙質經典閱讀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奢侈的人生體驗。現代人已經習慣了輕閱讀、快悅讀、消費式閱讀、網絡閱讀,等等,紙質經典閱讀似乎已經過時,我們從網絡上隨時可以獵取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孔子、墨子等經典人物的言行事跡。但返回到紙質經典閱讀,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更是他對自己的責任。

在傳統社會,無數寒門子弟的心愿是:“我要讀書!”無數的苦難大眾,那些終生勞作不得溫飽的“睜眼瞎”們的心聲是:“我連到學堂里面去摔一跤的機會都沒有。”今天的文明在整體上已經邁過了短缺、匱乏的時代,知識大規模下移,使任何一個卜居或旅居偏遠地帶的人,都能隨時閱讀;只要有一手機在,他就可以連接人類文明的圖書寶庫。

網生代享受的文明福祉是空前的。但跟文明史上那些傳媒介質咸與維新的革命有所不同,網絡閱讀并不會取代紙質閱讀。跟專家們預測的網絡閱讀取代紙質閱讀的趨勢相反,紙質閱讀仍是今日人類個體最寶貴的生活內容。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網絡精神,我們當知在網絡時代,新的革命不是推翻舊的、取代舊的,而是對舊的包容。即使從小生活在無紙化的新一代人,他們的大腦皮層有異于上代人,他們仍會向傳統歸隊,會獲得紙質經典閱讀的生命成就。

對紙質經典閱讀的樂觀不僅是源自網絡精神,網絡的共生精神跟古典文化的認知一致,道并行而不相悖,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甚至說,古典文化未能實現的夢想今天由網絡實現了。網絡不會推倒紙質圖書,更不會解構經典閱讀。更為重要的是,在共生的網絡時代,紙質經典閱讀對習慣無紙化的網生代來說是一種重要的修行。

談論網絡閱讀和紙質經典閱讀的差異還為時過早,一般人理解的網絡閱讀多不走心,是刷屏,是走馬觀花,是采集狩獵,等等,并非網絡閱讀的本質,網絡閱讀同樣能夠求知問學、明心見性。但從網絡的角度理解,紙質經典確實過于沉重、晦澀、凝固了,過于安靜了。紙質經典乃是用紙質把人類流傳千年的文明精神“封印”了。這些先人的精神文化血脈,如僅僅靠網絡閱讀是不足以消化為閱讀者自身的資糧的。現代人要打開人類的文明精神、聽取先賢們的深刻思想,僅僅靠網絡的音頻視頻介質去閱讀聽取是不夠的。在打開“封印”的文明之旅中,尤其是在跟先人對話并滋養自身的修行中,專注、精純的紙質經典閱讀幾乎是不二之路。一份調查顯示,在美國著名大學的閱讀榜上,占前一二十名的仍是古往今來的人類經典。

跟一般閱讀有所不同,經典閱讀是一種對自己的打開,是把自己從外在的世界中找回來。這一特征可以判定一個人是否讀進了經典、讀出了自己。有人拿著書“一目十行”,有人拿著書“心不在焉”,這些閱讀都非對經典的正當態度。經典并非“咳風唾地”的時語或“明日黃花”,而是文明演進的界石、臺階。在知識爆炸的網絡時代,這些界石、臺階需要我們去一一領略。在日常生活中閱讀經典是如同信徒做禮拜一樣聽聞福音的方式,更是我們成全自己、安頓自己的方式。遺憾的是,現代人容易忽略經典,容易傾向于在網上沖浪去獲取知識。但用網友們的總結,知識易得,智慧難求。

傳統社會的讀書,首先是調心。禮聞來學,無聞往教。沒有對自己心的把握,機械地認字識文,是難以讀好書,難以打開自己和經典的“封印”狀態,更難以獲得智慧。如同中西貫通的大儒馬一浮先生所說,“故欲讀書,先須調心。心氣安定,自易領會。若以散心讀書,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必不能入。以定心讀書,事半功倍。隨事察識,語語銷歸自性。然后讀得一書,自有一書之用。不是泛泛讀過。須知讀書,即是窮理博文之一事。然必資于主敬,必賴于篤行。不然,則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馬一浮先生還說:“讀書如人行遠,必假舟車。舟車之行,須由軌道,待人駕駛。駕駛之人,既須識途,亦要嫻熟。不致迷路,不致顛覆,方可到達。故讀書之法,須有訓練,存乎其人。書雖多,若不善讀,徒耗日力。不得要領,陵雜無序。不能入理,有何裨益?”

《我們的經典》以華夏經典為經,以其他文明經典為緯,構建“萬書之書”的格局,正是希望給讀者提供有效的“軌道”“舟車”。編者曾經有過在國外旅行生活的經歷,對其很多酒店房間放置經典的做法很是欣賞,也從中獲得閱讀之樂和教益。而關于國民閱讀的倡導是近年我國社會的熱點話題,其中既有我國國民對經典文化的疏離問題,也有我國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較為低下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如何讓大家從紛繁復雜的世界和生活中有所解脫,使浮躁的心得以安頓,“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顯然,閱讀經典仍是方便,“安禪制毒龍”,借用孟子的話,經典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經典的傳統出版形式,要么是經典文本的直接再現,要么加上專家的導讀,或各家各派內部的以經解經。本書則是面向社會讀者,以跨界域跨門派的方式呈現經典的多維角度。從某種意義上說,讓上述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家在書中聚會,既是經典的復調、多聲部的發現,又是讀者的嘉年華,是話語的狂歡。

在經典面前,我們的很多說辭屬于“佛頭著糞”,但本書有著編輯“再建構”和“重新發現”的用心,因此,我們愿在此書以新形式呈現之際,饒舌一二,希望讀者能夠善待經典,善待自己的人生百年。

是為序。

余世存

2017年12月寫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栖霞市| 平乡县| 邢台市| 蒲江县| 建德市| 乌兰浩特市| 南岸区| 绍兴县| 连州市| 汉寿县| 渝北区| 河源市| 齐河县| 丹江口市| 米林县| 武山县| 东阿县| 烟台市| 宁远县| 江达县| 澄城县| 北海市| 永仁县| 鞍山市| 巫山县| 古丈县| 黄梅县| 武义县| 南城县| 修水县| 富源县| 旬阳县| 偏关县| 苗栗县| 古丈县| 乐昌市| 辉南县| 奉化市| 牡丹江市|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