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第二十五冊
- 葉華谷 裴男才 廖文波 曾飛燕
- 497字
- 2020-02-26 12:39:14
矩圓線蕨
Colysis henryi (Bak.) Ching
【別 名】 中狹線蕨、邊那坡草
【基 原】 來源于水龍骨科線蕨屬矩圓線蕨Colysis henryi (Bak.) Ching 的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70 cm。根狀莖橫走,密生鱗片;鱗片褐色,卵狀披針形,長1.7~5.0 mm,寬0.5~2.1 mm,頂端漸尖,邊緣有疏鋸齒。葉一型,遠生,草質或薄草質,光滑無毛;葉柄長5~35 cm,禾稈色;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50 cm,寬3~11 cm,頂端漸尖或鈍圓,向基部急變狹,下延成狹翅,全緣或略呈微波狀;側脈斜展,略可見,小脈網狀,在每對側脈間有2行網眼,內藏小脈通常單一或1~2次分叉。孢子囊群線形,著生于網脈上,在每對側脈間排列成一行,從中脈斜出,多數伸達葉邊,無囊群蓋;孢子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腎形;單裂縫,裂縫長度為孢子全長的1/4~1/3;周壁表面具球形顆粒和明顯的缺刻狀刺;刺表面密生粗糙的顆粒狀物。
【生 境】 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或溪邊。
【分 布】 福建、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陜西、四川、云南。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將全草曬干。
【性味功能】 味甘,性微寒。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用法】 治肺熱咳血,尿血,小便淋濁,癰瘡腫毒,毒蛇咬傷,風濕痹痛。用量15~30 g。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