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二十四
- 葉華谷 裴男才 廖文波 曾飛燕
- 777字
- 2020-02-26 12:41:03
象頭花
Arisaema franchetianum Engl.
【別 名】大半夏、野芋頭、野魔芋、三不跳、紅南星
【基 原】來源于天南星科天南星屬象頭花Arisaema franchetianum Engl. 的塊莖入藥。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直徑1~6 cm或更大,周圍有多數直徑1~2 cm的小球莖,均肉紅色。葉1枚,柄長20~50 cm,肉紅色,基部粗可達1~2 cm,下部1/4~1/5鞘狀。成年植株葉片綠色,背淡,近革質,3全裂,裂片無柄或近無柄,中裂片卵形、寬橢圓形或近倒卵形,基部短楔形至近截形,驟狹漸尖,長7~23 cm,寬6~22 cm;側裂片偏斜,橢圓形,外側寬幾為內側的2倍,比中裂片小,基部楔形,長6~20 cm,寬5~19 cm,均全緣,側脈5~10對,集合脈距邊緣3~6 mm,有明顯的網脈?;ㄐ虮逃谌~柄,粗3~6 mm,肉紅色,花期直立,果期下彎180°;佛焰苞污紫色、深紫色,具白色或綠白色寬條紋,管部長4~6 cm,圓筒形,粗1.2~2 cm,喉部邊緣反卷約1 mm;檐部下彎成盔狀,長4.5~11 cm,漸尖,有長1~2 cm或5~6 cm以上的線形尾尖,下垂;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紫色,長圓錐形,長1.5~4 cm,粗2.5~6 mm,花疏,雄花具粗短的柄,花藥2~5枚,藥室球形,頂孔開裂,附屬器綠紫色,伸長的圓錐狀,長3.5~6 cm,基部粗4~8 mm,向下漸狹成短柄,上部粗約1 mm,由中部以下開始下彎,有時幾彎成圓圈,稀近直立;雌花序圓柱形,長1.2~3.8 cm,粗0.8~2 cm,花密,子房綠紫色,頂部扁平,近五角形,下部棱狀楔形,長5 mm,柱頭明顯凸起。漿果綠色,干時黃褐色,倒圓錐形,長達1.2 cm,粗5 mm,種子1~2,倒卵形或卵形,種皮淡褐色。花期5~7月;果9~10月成熟。
【生 境】生于650~3000 m的林下、灌叢中。
【分 布】云南、四川、貴州、廣西、湖南。
【采集加工】夏秋采收,塊莖鮮用。
【性味功能】味辛、苦,性溫,有大毒。散瘀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用法】治乳癰,瘰疬,無名腫毒,毒蛇咬傷,癰毒。用量1~1.5 g。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本品毒性較強,內服宜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