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二十一
- 葉華谷 張鳳秋 劉梅 曾飛燕
- 749字
- 2020-02-26 12:36:36
地丁草
Corydalis bungeana Turcz.
【別 名】 布氏地丁
【基 原】 來源于紫堇科紫堇屬地丁草Corydalis bungeana Turcz. 的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二年生灰綠色草本,高10~50 cm,具主根。莖自基部鋪散分枝。基生葉多數,長4~8 cm,葉柄約與葉片等長,基部多少具鞘,邊緣膜質;葉片二至三回羽狀全裂,一回羽片3~5對,具短柄,二回羽片2~3對,頂端分裂成短小的裂片,裂片頂端圓鈍。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總狀花序長1~6 cm,多花,先密集,后疏離;果期伸長。苞片葉狀。花梗短,長2~5 mm。萼片寬卵圓形至三角形,長約0.7~1.5 mm。花粉紅色至淡紫色,平展。外花瓣頂端多少下凹,具淺雞冠狀凸起。上花瓣長1.1~1.4 cm;距長約4~5 mm,末端多少囊狀膨大。下花瓣稍向前伸出;爪向后漸狹。內花瓣頂端深紫色。柱頭小,圓腎形,頂端稍下凹。蒴果橢圓形,下垂,約長1.5~2 cm,寬4~5 mm,具2列種子。種子直徑2~2.5 mm,邊緣具4~5列小凹點;種阜鱗片狀,長1.5~1.8 cm,遠離。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 境】 生于山溝、溪旁、雜草叢、田邊及礫質地等處。
【分 布】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湖南、江蘇。朝鮮、蒙古、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全草,除去雜質,切段,洗凈,曬干。
【性味功能】 味苦,性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主治用法】 治疔瘡癰疽,化膿性炎癥,瘰疬,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咳嗽,目赤,肝炎,腎炎,水腫,腸癰,泄瀉,眼結膜炎,角膜潰瘍等癥。用量15~30 g。
【附 方】
1. 治急性傳染性肝炎:地丁草50 g,水煎服。
2. 治指頭感染初起,淋巴管炎(紅絲疔)紅腫熱痛:地丁草、野菊花各50 g,水煎服。
3. 治療疔腫:鮮地丁草、蔥白、生蜂蜜搗敷。
4. 治濕熱瘡瘍:地丁草、金銀花、蒲公英各30 g,大青葉15 g,水煎服。
5. 治瘡癤:鮮地丁草100 g,洗凈搗爛,絞汁分兩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