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體系及要求
1.任務、性質及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設計的含義,理解設計的本質,掌握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認識設計的規律與基本特征,能夠“從設計中來,到設計中去”,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同時,指導學生學習現代設計的方法與技巧,從而提升藝術設計思維的素質和能力。
2.學生的能力培養要求
(1)基礎知識要求 認識并了解設計概論的重要性,掌握中外設計源流、設計的類型、設計的本質和目的等基本內容。
(2)素質要求 通過系統學習,認識中外設計源流、設計的類型、設計的本質和目的、設計藝術的基本特征、設計的文化、設計的思維、藝術設計美學、設計的營銷與管理、設計師等幾大主題,理解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結構及未來發展方向。
(3)實踐技能要求 利用一些切實可行的訓練課題和實際設計案例,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3.教學條件設施
多媒體電腦機房、網絡學習平臺、投影儀等。
4.教學基本內容
第一階段:了解設計的本質、目的和專業分類;了解漫長的設計發展脈絡,以及期間的設計運動、人物和其設計特點等,開闊視野,提高設計素養。
第二階段:掌握設計展開的程序,了解如何進行設計思考,以及如何應對設計市場和管理等問題。
第三階段:以實際的課題為主,對所學內容進行實踐檢驗和應用,以更好地從理論學習向實踐應用過渡。
第四階段:以課堂實訓的方式針對性地對所學課程進行全面考核。
5.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
6.教學方法說明
①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設計課程,在課程教學中,運用幻燈、PPT課件、網絡平臺等教學資源與設計素材進行優秀案例剖析,增強學生的基礎認知和對優秀設計案例的了解、掌握。
② 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其動手能力。
③ 組織學生對設計問題進行說明和討論、評說,培養學生的專業設計精神與職業素質,并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
7.考核形式及評分方法
本課程的考核,實施全過程課程考核方式,即平時成績考核與課程結束時的課程作業成績考核相結合。
考核成績比例如下。
上課考勤占30%;
過程考核(上課討論發言、讀書筆記、查閱資料、實際課題設計等)占30%;
課程作業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