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井下行動安全知識
一、入井前的準備
(1)入井前,一定要休息好。如果休息不好,在井下工作時,由于體力不足,精神不振,容易造成事故。
(2)入井前需召開和參加班前會,認真聽取區(隊)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布置的任務,以及各項安全措施和作業規程或操作規程。了解工作地點的安全生產情況,明確安全注意事項,保證作業安全。進行班前安全教育,仔細學習《作業規程》和布置當班工作,以及注意的安全事項。值班和當班人員以及全體人員都要認真想一想:工作地點有哪些不安全因素?要怎樣才能保證安全生產?入井前,還要認真想一想,自己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預防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3)入井之前,嚴禁喝酒。因為喝了酒的人,往往神志昏沉,精神不集中,工作中容易出現差錯,故而喝了酒的人絕對不準下井。
(4)下井前必須把工作眼鏡、安全帽、膠鞋、皮帶等穿戴整齊。入井前,還應認真檢查一遍,勞保用品是否帶齊,工作中應使用的大、小工具是否帶全,不要遺忘在井上,以免影響工作。鋒利的工具應套上防護套或裝入工具箱內,以防傷人或傷己。
(5)不準帶香煙和點火工具下井,入井前要把自己隨身帶的香煙、火柴、打火機或其他引火物品取出來,因為井下吸煙、點火會引起瓦斯、礦塵爆炸和井下火災,嚴重時,會造成礦毀人亡。
(6)下井前,一定要領取自救器并攜帶好。不佩戴自救器和不會使用者絕對不準下井。
(7)下井前要領取礦燈,不戴礦燈者不準下井。領取礦燈后,一定要認真檢查,若發現有任何不正常現象,要交回燈房重新更換,否則,礦燈在井下不但起不到照明作用,還影響走路和工作,甚至可能引起重大事故。領了礦燈,經檢查無誤后,要隨身佩戴好,不要提在手里。
(8)新入礦的井下作業員工,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訓,培訓不少于10小時。考試合格后,必須在有經驗的職工帶領下,工作滿3個月,然后經再次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工作。新入井的員工,要聽從老員工的指揮。在沒有得到老員工的許可前,不要擅自在井下單獨行動。
二、入井前的注意事項
礦工在入井之前必須做好各項準備,還要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1)每次入井前,一定要睡足、吃飽、休息好,絕對不許喝酒。要保持體能強健和精力充沛,否則,由于神志不清、精力不集中,就容易出差錯,甚至釀成事故。
(2)嚴禁攜帶香煙、火柴、打火機等引火物品入井,因為井下嚴禁吸煙,在井下吸煙、點火等,會引起礦井火災和瓦斯、礦塵爆炸。
(3)入井前要穿好工作服、膠靴,脖子上圍條毛巾,禁止穿化纖衣服下井。工作服和鞋襪要穿著整齊、利索,袖口扎好,膠靴不能破漏。
(4)要戴好安全帽、礦燈及自救器,方可入井。對隨身佩帶的設備入井前,還應認真檢查一遍,勞保用品是否帶齊,工作中應該使用的大、小工具是否帶全,不要遺忘在井上,以免影響工作。
(5)自覺遵守《入井檢身制度》,聽從指揮,排隊入井,接受檢查及人數清點。
三、礦燈的正確使用
1.礦燈的類型
礦燈有各種類型,以攜帶方式區分,有手提燈和頭燈(或稱帽燈)兩種。頭燈(圖1-68)對于井下工作的礦工來說攜帶最為方便。

圖1-68 頭燈
2.礦燈檢查
礦山安全規程規定:“發出的礦燈,最低應能連續正常使用11小時”。入井人員從燈房領到礦燈后,應做如下檢查。
(1)電池盒體上是否有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字樣和統一編號。
(2)電池盒體有無破裂或透氣蓋處有無漏液現象。
(3)燈線有無破損,燈線與電池和燈頭連接是否牢固,燈線兩端出、入口處密封是否良好,燈線長度應在1m以上。
(4)燈頭圈是否松動,燈頭殼體有無破損,燈面玻璃有無破裂。
(5)燈頭上的開關是否完好、可靠。
(6)燈鎖是否鎖好,有無松動。
(7)燈光是否明亮。
若入井人員檢查發現礦燈有上述問題時,應要求燈房人員進行修復或更換。
3.礦燈使用及其使用中的安全事項
每個入井人員,在使用礦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入井人員應按規定時間憑燈牌到固定窗口領燈和交燈。
(2)領到礦燈后,要檢查礦燈是否完好,若發現問題應要求燈房人員及時修復或更換。
(3)經檢查確無問題后,入井前要把礦燈佩戴好,不要提在手里,燈盒用皮帶系好扎在腰間,燈頭帽鉤插在安全帽上。
(4)入井人員要愛護礦燈,嚴禁在井下隨意拆卸、敲打、撞擊礦燈,以免產生電火花引起瓦斯或礦塵爆炸事故。
(5)不得手提燈線甩動燈頭,以免損壞燈線。
(6)礦燈必須裝有可靠的短路保護裝置。高瓦斯礦井應裝有短路保護器。
(7)禁止用礦燈的電池代替放炮器放炮。
(8)升井后必須立即將礦燈交回燈房,以便及時充電。如因工作需要連班時,必須換燈。
(9)使用中如果發生故障,交燈時應主動向燈房人員說明。
(10)使用固定礦燈的人員,不得隨意和他人互換礦燈。
(11)交回的礦燈應保持完好、無損傷。
四、井下行走注意事項
井下來往車輛很多,巷道寬度有限,還有很多機器設備和障礙物,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所以井下行走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在運輸大巷行走
(1)人員在運輸大巷行走,應隨身攜帶“大巷通行證”,并必須經運輸安全監察員驗證、允許。
(2)井下大巷行走必須走大巷一側專設的人行道,不要隨便在軌道中間行走或橫穿電車軌道、絞車道和無極繩道。
(3)在人行道寬度不夠的大巷里行走,在車輛接近時,要立即進入躲避硐室暫避。
(4)橫穿大巷,通過彎道、交叉口時,都應“一停、二看、三通過”,隨時注意來往車輛,在無車輛通過時迅速通過。
2.在采區巷道行走
(1)認真執行礦上的巷道行走規定,堅持“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任何人不準從斜巷井底穿過,必須從專門設置的繞行道通行。在回風巷行走,要走巷道中間,不要走巷道兩側。
(2)盡可能不走有軌道運輸的巷道,可走皮帶運輸巷中的人行道直達工作面,不準隨意在輸送帶及刮板輸送機上行走和扒乘。在滾筒驅動的帶式輸送機巷或刮板輸送機巷行走時,無論輸送機是否開動,都不得乘坐或在機槽內行走,不準越過輸送機驅動滾筒處的保護柵欄。橫過膠帶時,要走專門設置的過橋通道。
(3)如在軌道巷行走,必須認真執行有關規定,與有關人員取得聯系,嚴格遵守“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和“先行車,后行人”的原則。
(4)跨越鋼絲繩時要小心謹慎,不論何時都不要騎著鋼絲繩行走,通過彎道要走鋼絲繩外側。
(5)通過彎道、交叉口、風門等時,都要“一停、二看、三通過”,隨時注意來往車輛。
(6)巷道行走時要注意力集中,隨時注意路面和巷道支護情況。
(7)在采區巷道行走,嚴禁同時打開兩道風門,通過一道風門后,必須隨手關閉。
(8)釘有柵欄或掛有危險警告牌的地點,行人絕對不能魯莽進入。
(9)穿過在巷道上方有人工作的地方時,應與上面的工作人員聯系,待停止工作后再通過。溜礦眼和下料眼內不準行走,更不準在溜礦眼下部停留。
3.攜帶物品行走
(1)攜帶長件工具拿在手里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碰傷人或電線等,尤其不能碰觸架空線。
(2)多人扛抬設備或物料行走,要事先與有關人員聯系,取得同意后,停車后再行人。扛抬行走要互相配合好,安全抬運。
(3)攜帶危險物品行走人員,應按礦山安全規程的要求認真執行,保持一定的間距,中途不要逗留。
4.在采掘工作面行走
(1)在工作面行走時,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不要靠近礦車行走,也不要在支護不全或頂幫有問題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2)不準隨意跨越輸送帶、刮板輸送機等運輸設備,應走行人過橋或在打招呼停機后通過。
(3)不準隨意進入無支護的礦墻和不準隨意騎在輸送帶、刮板輸送機上作業或行走。如果確因工作需要,必須要有相應的措施。
五、井下乘車注意事項
1.乘坐罐籠
罐籠是運送人員上、下井和提升礦石、矸石、材料、設備的專用設備,是保證礦井正常生產和人員安全上、下的關鍵,因此,乘坐罐籠上、下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根據礦山安全規程的規定,每個人下井口都必須執行驗身制度,檢查所有入井人員,凡違反制度和紀律的不準下井。
(2)任何人乘罐籠上、下井都要遵守有關規定,服從把鉤工和井口管理人員指揮,排隊按次序上、下,不得擁擠和打鬧,進入罐籠后要關好罐籠門,身體任何部位不得伸出罐籠外。發出開車信號或罐籠沒有停穩時,嚴禁隨意開簾或上、下。
(3)罐籠每次乘載的人數是有規定限額的,如果已經滿員,要等下次再上,切不可強擠搶上,以免由于超載而發生危險。
(4)當罐籠已裝物料或已推進礦車時,不管物料多少,礦車有無裝物料,罐籠內都不準再搭乘人員。
(5)攜帶大件或危險品人員,要嚴格服從井口管理人員的指揮乘罐。
(6)罐籠升降過程中,人要站穩抓緊扶手。不要把所帶器具伸到罐籠外,不準在罐籠內打鬧,更不準向井筒拋扔任何東西。
(7)不準在罐籠下方穿行,必須走規定的行人繞道。
2.乘坐人車
在傾斜井巷乘坐人車時,必須遵守乘車規定,聽從跟車人指揮。在乘車地點依照先后等車,待人車停穩后,得到把鉤工允許時方可上車。上車后不得擠占跟車人位置,乘車人應從跟車人座位后依次坐好,把隨身攜帶的工具、物品放穩帶好,不得隨意靠在車窗座位上,更不能露出車外。發出開車信號后,不準上、下車,更不準在人車行駛途中扒上跳下。嚴禁扒車、蹬鉤、跳車。
在斜井乘坐架空乘人裝置時,必須在專門的乘坐點乘坐,人員要分散開,間距要大于5m;在斜井乘坐架空乘人裝置時,必須在專門的乘坐點乘坐,在運行途中要坐穩,不要亂擺動身體,不得用手或腳觸及鄰近的任何物品;攜帶爆炸物品的人員嚴禁與上、下班人員同時乘坐,乘人應在設有保護裝置的專門下人點走下裝置。
在斜巷或平巷乘坐帶式輸送機時,必須在專門的上、下平臺乘坐,乘坐時應按先后順序每隔1m乘坐1人,乘人應面向膠帶行進方向端正坐穩,不得站立或仰臥,不得用手撫摸膠帶兩側。嚴禁攜帶超長物品或笨重物品乘坐。
在水平大巷乘坐人車時,必須在專門的人車車場乘坐,遵守礦山安全規程,不乘坐固定廂式礦車、側卸式礦車、底卸式礦車、平板車、材料車。
井下乘坐人車必須遵守下列乘車規定。
(1)聽從跟車人的指揮,上、下車不要擁擠,車沒停穩或已發出開車信號時,都不準上、下車。開車前必須掛好防護鏈或關上車門。
(2)要乘坐專用的運人車輛,沒有特殊允許,不準乘坐其他車輛,更不準乘坐底卸式礦車或其他礦車、材料車、平板車等。
(3)嚴禁在車內躺臥和瞌睡,更不準在車內打鬧、嬉戲和摘掉安全帽。
(4)乘坐人車時,車開動以后,無論什么東西掉落車外,都不要馬上去撿,以免發生意外。
(5)人車行駛途中或尚未停穩時,嚴禁在車內站立和上、下車,以免摔傷。
(6)人體及所攜帶的工具,嚴禁露出車外。攜帶鋼釬、鉆桿、鐵鍬等長物乘坐人車時,上、下車必須注意防止鋼釬、鉆桿、鐵鍬與架線相碰造成觸電傷亡。帶危險品人員乘車,要嚴格服從管理人員安排,不準強乘。
(7)嚴禁在機車上或任何兩車廂之間搭乘。
(8)按車內定員人數乘坐,嚴禁超員擠坐。
(9)車輛掉道時,乘人必須立即向司機發出停車信號。在正常情況下,乘人不準亂發緊急停車信號。
(10)嚴禁在車輛行進中扒車、跳車。
(11)嚴禁乘坐空、重礦車。
(12)乘坐猴車(礦山架空乘人索道)時,上、下車要提前做好準備,做到穩上、穩下。手要扶牢吊桿,不要扶繩輪。每吊座只乘一人,不準超乘,在乘坐運行中,不要左右擺動,不準攜帶超重、超長器具。
六、通風設施安全要則
在井下不但工作人員要呼吸新鮮風流中的氧氣,而且從礦石中散放出來的有害氣體和爆破作業產生的有害氣體都需要新鮮風流來沖淡、吹散、排出。新鮮風流還起著調節溫度、濕度和改善勞動環境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礦井通風。
井下所需的新鮮風流是靠安裝在井上、井下的扇風機輸送的。為了順利地把新鮮風流按不同的需要分別送到各個地點,井下很多巷道設置了風墻、風門和風障,對廢棄不用的巷道進行密閉,在有的巷道里還裝設了調節風窗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通風設施,礦井通風就是利用這些設施來實現的。
礦井通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安全生產,搞好礦井通風不僅僅是通風部門的事,也是井下每個職工應盡的責任。因此,要求每位入井人員必須做到如下方面。
(1)愛護井下通風設施,不得損壞、隨便移動和拆除。
(2)每次通過風門后,一定要隨手把風門關好,切不可把鄰近的兩道風門同時打開,否則,將會造成風流短路,使工作面得不到足夠的新鮮空氣,并將造成有害氣體聚積超限。
(3)風扇要指定專人管理,其他人員不準隨便開關。
(4)在巷道里架棚、推車或搬運材料設備時,不要刮壞風筒,如果看到風筒有損壞,則要及時報告,以便修補。
(5)開動著的風扇,風葉轉動很快,不要將手、木棒等塞進去。
(6)一旦風機停轉,盲巷內人員要自動停止工作,并撤離工作面,到有新鮮風流的巷道中去。
七、不要亂摸、亂動井下機電設備
(1)礦山機電設備是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裝備,各種機電設備必須由經過培訓的取得《資格證》的指定人員操作。不是指定的人員切不要開動、停止或撥弄,否則不但會損壞這些設備,妨礙正常生產,甚至會發生重大事故。
(2)機電硐室是礦山重要的設施,為了保證設備正常運轉,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機電設備如發生故障只能由負責該設備的專職人員檢查和修理。
(3)在井下維修機電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懸掛停電檢修牌,并派人監護,絕對禁止帶電檢修。如發現有人帶電搶修設備,要堅決予以制止。
(4)愛護好井下電纜,任何人不準損壞。見到電纜落地,應把它重新掛好;發現電纜破口或露出明線,要立即報告,由機電專職維護人員及時處理。
(5)井下防爆設備不準破壞其防爆性能,不準拆除各種保護設施和帶電挪動設備。
(6)掛有警示牌的設備,任何人都要遵照執行,不準破壞。
八、熟悉井巷出口和避災路線
根據礦山的特殊工作條件,為了確保一旦發生重大災害事故時,井下所有人員都能迅速、安全地回到地面上來,國家規定不論是大礦還是鄉鎮小礦,每個礦井都必須設有兩個以上的安全出口,嚴禁獨眼井開采。安全出口是礦井的一項重要的設施,所以,在井下工作的人都要熟悉本礦井安全出口的位置和各條巷道通向安全出口的路線。新到礦山工作的員工,必須在師傅帶領下熟悉各主要井巷和安全出口。每隔一定時期或者井巷出口有改變時,全體井下人員要再次熟悉各主要井巷和安全出口。每年要認真進行避災演習。
礦山井下巷道很多,工作的場所分散,為了使每個人在一旦發生事故時都能迅速撤到安全地點,還應預先對每個工作地區選定最近、最安全的撤退路線,這條最近、最安全的路線叫避災路線。
根據發生災害的不同,避災原則和路線是不同的。如果是瓦斯、礦塵爆炸或火災事故,要佩戴好自救器,按所在工作面的避災路線撤退到安全地點或升坑。
每個入井人員都要熟悉自己所工作地點的避災路線,并要求都要像熟悉安全出口一樣熟悉避災路線。在這些避災路線中,自井下通到地面的各條巷道里,以及巷道拐彎處和交叉口,都要掛設路標。路標上畫有指示箭頭,指明出口方向,并寫明到安全出口的距離,沿著箭頭指示的方向就可避災自救或出井。
九、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是保證礦山安全生產極為重要的一項規章制度,礦山井下,特別是采掘工作面,條件復雜,情況經常變化。所以,每次到生產崗位之后,開始作業之前,首先要做好如下交接班工作。
(1)井下所有人員都必須在工作地點交接班。
(2)對口交接,區(隊)長向區(隊)長;班組長向班組長;特殊工種與特殊工種交接,不準托人代替交接班。
(3)交接雙方,都必須本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交接班。交接人要把本班的生產情況,安全情況,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詳細向接班人交待清楚,然后才能離開。
(4)在交接班之前,交班一方要主動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如瞎炮等,盡量在本班處理完,不給下一班遺留隱患和麻煩。班與班之間要互相創造安全條件,互相打好基礎,糾正和克服各班顧各班的本位主義現象。
(5)接班人應主動詢問上一班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處理情況,認真檢查工作面交班時遺漏的問題。在開始工作之前,先把工作地點存在的不安全隱患處理完,做到在安全條件下進行生產。